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长生从获得长生鼎开始 > 第二十六章 坐看群臣斗

第二十六章 坐看群臣斗

    二十年份紫青花,二十年份落阳草,二十年份雷云草,五十年份兰星花,四十年份春露草,二阶妖兽雷鸣兽内丹,还有许多未曾见过的灵植,李平真是大开眼界。

    上好的炼丹炉,地火凶猛,这里简直是炼丹师的梦中情房。

    这里材料足以炼制两枚回春丹,李平完全可以借此练手。

    在炼制回春丹前,李平准备先炼几炉聚灵丹试试手。

    打出法印,炼丹炉内涌起地火。

    李平将聚灵丹对应的几株灵植投入炉内,引地火浇筑。

    待到灵植化液,催促地火加大火力,引导灵液聚集,化成丹丸状。

    屋内时而亮时而暗,这一炼便是一天。

    竖日中午,李平大喝一声,炼丹炉内砰地响起,四枚晶莹剔透的丹丸飞出。

    颗颗饱满华贵,俱是顶尖。

    看着有灵气环绕的聚灵丹,李平嘴角微翘,他的手艺没有退后,这一炉炼得真不错。

    就在李平沾沾自喜时,一道像黄莺般清脆的女童声传来,“哇,是上好的聚灵丹诶。”

    李平转身,见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衣着华贵,想必不是普通人,兀自道:“小妹妹,你认得这丹药?”

    女孩点头,自信道:“我见过这种丹药,父亲的炼丹房内有。”

    “只是父亲的那些没有你的好看,你的这些好透彻。”女孩凑到李平跟前,打量这些丹药,小脸红扑扑地。

    “哼哼,我这可是佳品。”李平此前一直谦和,如今反倒在个孩子面前骄傲起来。

    “好厉害,大哥哥,你能教教我吗?鸢儿也想炼出上好的聚灵丹给父亲看,父亲一定会夸奖鸢儿的。”女孩天真地大眼睛盯着李平,李平也不好拒绝,只当是哄着这孩子开心。

    能够出现在公主府,想必也是哪位皇亲国戚的后代,大颂炼丹风盛行,皇帝最爱,有其余皇亲喜爱也是正常。

    “当然,只是这聚灵丹炼制时可需要聚精会神,待会教你,你可要认真。”李平嘱咐道。

    “嗯嗯,鸢儿会的。”

    小女孩很认真,李平便把自己的心得告诉对方。

    因为长生鼎的缘故,李平最是懂得如何炼制这种丹药。

    这就像是解方程式,长生鼎直接把过程交给你,你照着做就好。

    这一题你会,以后再做只是重复。

    缺点也很明显,若是遇到另一种题型,那便解不出来。

    李平教授女孩便是如此,把过程全部交给她,而不是带她从零研究这,研究那。

    鸢儿有基础,天赋也很不错,经过李平指点,炼制这聚灵丹很快上手。

    聚灵丹是二阶丹方中最为简单的丹方,最难则是回春丹。

    砰,一炉丹药出炉,李平从中收获四枚丹药,一枚残次,一枚废丹,其余两枚都是品质上佳。

    鸢儿捧着两枚聚灵丹上窜下跳,很是欣喜。

    她拉着李平衣领就要出去,说是想要给自己身边人看。

    李平也随了女孩意,炼了一晚上,也是时候休息一下。

    鸢儿领着李平在院内转来转去,终于在看见凌瑶公主闺房时才停下。

    李平在院外等着。

    鸢儿敲着门,门内无人呼应,显然凌瑶公主外出不在。

    女孩想了想,又拉着李平去找别人。

    等到她找到秋雨姑娘,李平见到对方行礼请安,并在口中听见秋雨叫她公主这才知晓这孩子的身份。

    “二公主殿下,您做的很好哦。”秋雨身体微躬,笑着夸奖鸢儿。

    二公主,那岂不是凌瑶公主的侄女?凌瑶公主为长公主,这位想必是当今皇帝的二女儿。

    “嘿嘿,是这位哥哥教我的。”鸢儿拉着李平衣袖,抬头笑着与李平对视。

    李平回以微笑。

    秋雨道:“有劳李公子,这快要到时间,奴婢要送二公主回去,恕奴婢不能相陪。”

    李平挥手,告诉对方不要在意。

    鸢儿被秋雨牵着手带走,手中握着那两枚聚灵丹。

    有仆从送来饭菜,李平匆匆吃完,又回去研究炼丹。

    回春丹,李平势在必得。

    宫内,奉天殿。

    大颂成景帝奉景胜端坐在宝位上,手中握着一柄玉如意,睥睨着底下大臣。

    “朝议开始!”大太监王素开口,声音传到殿下,众大臣跪地,高呼万岁。

    “众卿家请起。”王素的声音再传来,大臣再高呼万岁,这才起身,站好。

    成景帝整个过程就这么坐着,一句不说。

    “陛下,逐北王一事刑部已有定论,虽主犯已死,但逐北王三位世子坐视妖族祸乱逐北城,理应受罚,臣等请求陛下废除逐北王王位,贬为庶民,不再继承。”

    刑部尚书王和从队列中出来,高声道。

    身后不时传来大臣的复议声。

    成景帝有些玩味地看向王和,缓缓开口,“殷宰相,你有什么看法?”

    队列中,名为殷庆的老人一步一步走出,动作缓慢。

    “老臣以为逐北王对大颂有功劳,不应如此对待,应该再做定断,给出更加合适的结果。”

    虽然年纪大,但这人嗓门却是嘹亮。

    成景帝嗤笑一声,笑骂他打太极,话里有话。

    又问副宰相章遇春,“章副宰相有何见解?”

    章遇春闻言,出列朗声道:“臣以为此次罪过皆在那奉玉竹,逐北王世子被妖族所骗,本就蒙在鼓里,后来知晓,也全力救援,应当还他们个清白。”

    “哼,副宰相怎知他们不是装的,在外几天毫无察觉,你会信吗?”

    那刑部尚书开口,怒怼章遇春。

    章遇春也不恼,只道了声我信,而后退回队列。

    成景帝想了想,直接下令,“逐北王主罪已死,三位世子疏忽大意,理应治罪,但念在逐北王生前功劳重大,从轻处理,现处罚三位世子即可回到封地,全力建设城池,剥夺他们王位,十年后再次授回。”

    “陛下万岁!”众大臣高呼万岁。

    “此事就如此,再议他事。”

    成景帝开口,这事便翻了篇。

    无论是刑部尚书还是副宰相章遇春,甚至是宰相殷庆,都不过是给皇帝提意见,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中,而皇帝其实一早便有了答案,至于让他们提出意见,不过是为了捧一打一,坐看群臣斗罢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