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漉湖岸边的向日葵 > 第54章 放学路上遇冻雨(下)

第54章 放学路上遇冻雨(下)

    “你们四个都只能在中间爬,不准越位。我和建满在前面开路,蒲叔断后。像刚才那样的队形。知道吗?”老大又重新强调了一遍。

    “好。”细砣说。

    “谢谢。”毛砣说。

    “毛砣,你们在常沙读书时,没有这样爬过吧?”老大说。

    “我们家住在五一路,学校就在我们家旁边。我们从来没有遇过这样的天气啊。我们上学的路上没有冰啊。”毛砣说。

    “看来,你们这些小知青不仅要学习农业知识,而且还要接受老天爷的考验。”老大说。

    “这就是你们常说的,‘到个山上,唱个歌’吧。”毛砣说。

    “你们这两个乌龟婆子不准再爬快的。只能和我们这些乌龟公子一样的速度爬。”良满说。

    “你……”毛砣惊奇的,不好意思地说。

    “好。”细砣答应了。

    “把手缩到衣袖子里面去。”老小说。

    “这样手指没有那么冷。”细砣说。

    现在,通过了一段的爬行,他们对爬行技术越来越熟练了,也爬得越来越快了。这时,在他们队伍前后爬行的学生,陆陆续续地被他们家的大人(穿着一双木屐)背回去了。

    爬了一会儿,老大一看,路上爬行的人只剩他们七个了。老大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一个不少。这七个人都是没有人来接的。建满他们家,也只有一把年纪的父母亲和一个尚未出嫁的姐姐。因为建满他们两兄弟是他们父母亲倒数第一和第二两个孩子,上面的四个都是姐姐。毛砣她们家,妈妈老了,不能来接;她们的哥哥姐姐不一定知道农村的路上结了冰只能爬行。也不知道会不会来接。蒲叔叔家只有一把年纪的父母亲,他也是父母的最小的儿子,他的哥哥已结婚,姐姐已出嫁,父母年龄大不能接。老大和老小虽然是父母的最大的两个儿子,可是,谁会来接他们呢?他们家里面,只有妈妈和爷爷,还有半身不遂的外婆,还有两个小妹妹,哪一个能来接他们呢?虽然有爸爸,可他在学校。所以,他们这七只乌龟都只能自己爬回去。

    他们终于爬过了渠堤,转入了田间小路。可以站起来走田里了,因为田里虽然结了一层薄冰,但田里的底子没有渠堤硬。只要一踩上去,薄冰很快就破了。所以走田里不溜。但田里走不很快,因为田里的泥土是软的,脚一踩下去就是一个脚印,只能一步一步地迈。但比爬行不仅快得多,而且人也舒服些。这样走路才像人,不要作乌龟了。他们一边在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前行,一边用手拍打着身上的薄冰。

    这时,建满说:

    “今天,你们两兄弟为什么不睡得你爸爸的学校里呢?”

    “一放学,我们一起走的啦。像往常一样背起书包就往回跑,不知道路上结了冰不能行走。等到了堤上走不动了,要爬了,又不好打转了。”老大说。

    “哦,还不是今天跟着我们在路上做乌龟爬。”蒲叔说。

    “大城里的小姑娘都能爬,我们怕什么呢?”老大说。

    “嗯,那段路,都只能爬。不爬,如果发蛮走,一定摔得厉害,要是滚到渠道沟里,不淹死,也会冻死。”毛砣说。

    “那不就正好成了***了,那是学英雄学到家了。”蒲叔叔说。

    “就是冻死淹死,那也不是***呢。”老大说。

    “那为什么?”良满说。

    “那***是为了救朝鲜小朋友淹死的。我们这个算什么,自己没走好路摔到沟里淹死的。”老大说。

    “只怕是比鸿毛还轻。”建满说。

    “肯定不会比泰山还重,最多是比鸿毛还重。”蒲叔说。

    “比鸿毛还重,不如比泰山还轻。”建满说。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是在发奋学习的路上遭遇大冰雪而冻死的。可以说是:死得比笔架山还重。”老大说。

    “死得比笔架山还重啊,好像冒得这个说法。”毛砣说。

    “死得比泰山还轻比鸿毛还重,难道有这个说法?”蒲叔说。

    “还不都是拟出来的。”建满说。

    “你敢说‘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也是拟出来的?”蒲叔惊讶地说。

    “对!都是拟出来的。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就是司马迁拟出来的。我们现在用这句话都是借用。”

    “话也借得?只有打鱼的丝网子就借得啦。”老小一脸的疑惑。

    “好话,都可以借用。你看,我们写作文时,有时引用了别人的话。那就是借用啦。”老大说。

    “哦,本啦。咿呀!跟着老大走路都能学到知识。”良满恍然大悟。

    “这是什么知识,最多是小常识。”老大不以为然。

    “小常识也是知识啵。”蒲叔说。

    “我们冻得话也说不出来了。”毛砣说。

    他们一看毛砣和细砣,她们两姐妹的俏脸冻得就像两朵盛开的荷花。

    “我们今天不会冻死了,快要到家了。什么泰山、鸿毛都与我们无关了。明天我们可以去看笔架山了。”老大欢喜地说。

    “笔架山在哪里?”细砣战战兢兢地说。

    “就是在我们学校的前面。”老大说。

    “啊——,我们快到家了。”老小和良满高兴得在吆喝。

    他们七人来到了一个叉路口。

    “毛砣,你们两姐妹要不要送?”老大说。

    “不要送呢。我们自己能回去了。谢谢你们一路的关心。”毛砣说。

    “好的。”

    如是各自回家。

    一会儿,老大和老小他们全身和泥和水,衣服上有的地方还结着凌乱的小冰片。他们终于到家了。妈妈见了后说:

    “简直是两个泥菩萨。不知今天学了几个字。”

    “我们的脚都冻脱了。”老大说。

    “来,快点把鞋子和衣服换了。”

    他们把外衣脱下来放在火箱上烤着,换上了家里的旧棉衣。妈妈端来两盆热水要他们洗脚。因为老大的雨鞋烂了,里面很湿,他迫不及待的把双脚放在热水盆里。可是,不一会儿,他的双脚痛得钻心的痛,不由自主地发出:

    “哎呦!”

    “我还冒喊得赢,你就放进去了。脚冻了,要等一会儿再放进去。要不会很痛的。老小你的慢点放进去。”妈妈说。

    “好。”老小动作慢些,他没有吃这个亏。

    老大只好连忙把脚放在脸盆的边上。可是痛得更加厉害了。又不能下来走,又不能放进热水里,只能让他儍痛。真不是滋味。这时,妈妈又用瓢舀了一点冷水放进去,让老大慢慢试着把脚放进去,然后帮着轻轻地擦洗,轻轻地揉捻。过了好一阵才恢复过来。

    “我们这里上学真难。”妈妈说。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爷爷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