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漉湖岸边的向日葵 > 第72章 特别的晚宴

第72章 特别的晚宴

    “我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咯。端木光B招工了。”亚平B说。

    “真的啊?那光哥你要回常沙了。”老大说。

    “是啊。”端木光激动地说。

    在羡慕之余,大家是沉默。这沉默是难舍难分,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是这样吧。我建议:今晚,我们去捉鳝鱼泥鳅给光哥吃,以表心意。”老大说。

    “太好了。”大家一致同意。

    于是,老大飞速跑回去拿了两个针扎子,两个木桶,还有两节新电池。

    “正好,他们有四支好手电筒。光哥他们负责打手电,我和建满负责扎鳝鱼泥鳅。老小和良满每人提一个木桶。毛砣和细砣就助阵。”老大说。

    “嬲里的,大乐B有大将风度呢。调度各路人马,清清楚楚。”亚平B说。

    “我补充一点。那两个木桶由我和亚平提着。”光哥说。

    “那就我和良满也扎鳝鱼泥鳅。”老小说。

    “那我跑回去再拿两个针扎子来。”良满说完就跑。

    “还要拿支手电来。”建满说。

    “嬲里的哒,我和义B就捉麻鬼(青蛙)。今天晚上只怕要大干一场。”甘B说完跑到队屋里拿了一个空化肥袋子在塘边洗干净。

    一会儿,他们兵分三路。老大和老小,光哥还有毛砣一组扎鳝鱼;建满和良满,亚平B还有细砣一组也是扎鳝鱼;甘B和义B一组捉麻鬼。

    他们就从队屋门口的八斗丘开始,都是左手拿手电,右手拿针扎子,在田垄两边开始搜索。一会儿,老大就扎了一条大黄鳝,往桶边上一磕,把鳝鱼就磕到了木桶里。这时,听见建满也在桶边磕了一下。一会儿又扎了一条泥鳅。马上把它磕到了桶里。一会儿,只听见:“咚咚”的磕桶的声音。大约,过了一两个钟头,每一组大概扎了五六斤鳝鱼泥鳅。

    “差不多了。只怕搞多了吃不完。”光哥说。

    “那我们就收兵。”老大说。

    光哥用手电向亚平B闪烁了三下。他说这是灯语收兵的意思。于是光哥又用手电向义B发出灯语。于是,他们就回到生产队为知识青年建的那座新房子里——也就是荷花园知识青年之家。

    于是,老大又开始分工:

    “光哥做总指挥。亚平B掌厨;甘B和义B破麻鬼;我和建满破鳝鱼泥鳅。毛砣和细砣她们就帮我们扇风赶蚊子。还剩老小和良满两个做机动部队,随时听命调遣。甘B和义B破完了麻鬼就全力帮厨。”

    “得令。”大家都说好。

    由于毛砣的衣服洗湿了,她要求先回家换衣后再来。

    她起身时,老大说:

    “对不起啦。换了衣服快点来。”

    “没什么?好。”毛砣回答。

    “哎呀,大乐B你们配合得好默契的。”亚平B说。

    “不好意思。刚才在放诱蛾灯时,发生了一个误会。”老大说。

    “什么误会?”光哥说。

    “等下再说。现在很忙。”老大说。

    “么子误会咯,就是老大把一砣稗子草泥巴甩到了毛砣的嘴巴上。”良满说。

    “那搞得蛮中啦。”亚平B说。

    “老大的手法不错嘛。”光哥说。

    一会儿,鳝鱼泥鳅麻鬼都破好了。亚平B开始加工。

    以前,荷花园生产队的男人以为这些城市伢子也像他们一样不会炒菜煮饭。后来才知道,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大厨级的师傅。比乡里的男人能干得多。

    一会儿,他们就搞熟了。装了一脸盆麻鬼和一脸盆鳝鱼泥鳅摆在饭桌上。抽好了筷子,并且,还摆着一瓶红酒。这时,毛砣也正好赶到了。

    他们围着一张饭桌坐下,六个城市人,四个乡里人。开始举行送别光哥的晚宴。只有两盆菜一瓶酒,没有饭。他们的桌前都是摆着一双筷子、一个茶杯和一个碗。

    光哥把红酒打开,在每人的茶杯里倒了一点红酒。

    “今天,你们都辛苦了。现在,虽然是半夜,但我特别的高兴。为我做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晚宴,我今生难忘。我真心的谢谢你们。没有好酒,我这里只有一瓶红酒。请大家一起干杯。”光哥说。

    他们举起酒杯喝了一口。除了四个大哥以外,这些小字辈的都没喝过酒。特别是红酒还是第一次看见。老大他们喝下去后,都露出了鬼脸。有的在摸喉咙;有的在拍胸脯;有的伸出了舌头;毛砣和细砣在不停地咳嗽......

    “恭喜你!我们四人中你是第一个招工回城的。”亚平B说完碰了一下杯。

    “到了单位后,给我们来封信。”义B说完也碰了一下。

    “你回去了,麻烦你去问问我父亲,看我的招工指标什么时候来咯?”甘B说。

    光哥一一回答说:“好。”

    老大也学着光哥的样举起酒杯说:

    “恭喜光哥全家团圆。祝光哥前程似锦。希望你不要忘记荷花园;不要忘记我们;不要忘记今夜。”老大说完也和光哥碰了一下杯。

    “光哥,你如果想吃鱼,就来个信。我帮你送去。”建满说。

    “我这一辈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回长沙?”毛砣说。

    “别悲伤,你会回长沙的。”老大和毛砣碰了一下杯。

    “你不回长沙,不是正好吗?和大乐B在一起。”亚平B说。

    “她哪里舍得回去咯?”义B说。

    “你们只知道嘲笑人。”细砣说。

    “我们知道呢,你这个细鸡屎粒子也不想回去呢。”义B说。

    “光哥,你要记住。红辣椒是青辣椒变的。”老小说。

    “光哥,我们这里的竹子是长不大的。”良满说。

    “电灯泡不是用烟壶脑壳挖黑的。”光哥也说。

    “你何是不吃咯?大乐B。”亚平B说。

    “你们吃吧。这些东西都是我不吃的。”老大说。

    “你何似又会捉又会破,就是不会吃呢?什么原因?”光哥说。

    “小时候,听爷爷说:‘勿食无鳞鱼’。我就一直不吃。”老大说。

    “哦,原来如此。”光哥好像恍然大悟。

    “嬲里的,透鲜的,喷香的。真好吃啊。在长沙是绝对吃不到的。你还不吃,宝里宝气。”甘B说。

    这时,那两大盆也吃得差不多了,主要是他们四人吃。

    “现在,我提议,请毛砣唱一首歌,为光哥饯行。好不好?”老大说。

    “好。”大家一齐说。

    “唱什么呢?”毛砣说。

    “唱颂歌吧。”老大说。

    “唱《我们永远歌唱您》,好不?”毛砣说。

    “好。”大家拍手。

    “……啊……

    您是灿烂的太阳我们像葵花,

    在您的阳光下幸福的开放。

    您是光辉的北斗我们是群星,

    紧紧地围绕在您的身旁。

    ……

    地上的葵花呀,

    永远向太阳。

    ……”

    “唱得太好了!”大家热烈的鼓掌。

    “来,我们把杯中酒干了吧。”光哥提议。

    “友谊万岁!青春万岁!”光哥他们说。

    “友谊万岁!知青万岁!”老大他们说。

    ......,......

    已经是过了半夜了。只有星星还在天上精神抖擞的闪耀着,毫无睡意。所有的虫子好像都睡着了,大地静得一点声音都没有,真是万籁俱寂。他们望着杯盘狼藉的餐桌,一个个都是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伸懒腰,打哈欠。然后,挥挥手,向各自回家的路上走去。

    “你们记着把手电拿回去,记着明天早上收诱蛾灯。”分路时,老大对毛砣说。

    “好。”

    老大和老小各拿了一只木桶和钟扎子准备回去,走了四五步远后,老大突然感觉他的后脑被一颗很小的泥丸打了一下。老大知道这是毛砣回送给他的。他不由自主的大叫一声:

    “哎哟!”

    “莫放肆叫,冒得那样痛的。”毛砣在提醒。

    回家后,老大突然又想起:丢那兜稗子草时,他当时想最好是落在良满的头上,那就好看了。头上长着草。他正在幻想着落在良满头上的反应。他会大叫:

    “啊!天上落兜草下来了!”

    “我的头发又要洗。”

    那就笑得紧紧捧着肚子。这时,毛砣和细砣同时也会发出少女清纯的笑声。可是偏偏落在她的嘴上。听到的不是惊叫,而是“阿噗阿噗”的声音。他是又急又想笑,又不敢笑,又怕挨骂。老大知道,今天挨骂是罪有应得。可是,她竟然不骂一句,越发紧张起来。因为不知道她将要怎样报复自己。

    毛砣回家后,肯定在骂人。因为天气又热,害得她回去又一次洗澡洗衣。也许,她不会骂;也许她认为这是巧合,这是天意。不是故意的。这样一想,老大竟然无碍一身轻,飘飘然,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老大在睡意朦胧中隐隐听到民兵排长的声音在呼喊:

    “快点起来!去收诱蛾灯。诱蛾灯点得好的要表扬。”

    老大眯着眼睛从床上溜下来,他没有叫醒老小,想让他多睡一会儿,因为昨晚实在睡得太晚。他歪歪斜斜有气无力地向着八斗丘走去。太阳还没有出来,尽管是三伏天,湖区的早晨还是比较凉快。晨风吹去了一夜的昏沉,劳累了的小虫子正在睡着早觉,清静的乡间早晨,只有小草叶儿上晶莹透亮的露珠,在悄悄地微笑着。老大打着赤脚,在田间的小路上高一脚低一脚的跳跃着。尖尖的泥角,颗颗都刺着他柔嫩的脚心,一直痛到头顶。他的脚皮很薄,天生就怕痛。所以,走起路来有人老是说他“猫弹鬼跳”。

    “知我者,谓我脚痛;不知我者,谓我兴动。”

    老大、建满和毛砣陆续来到了昨晚点灯的地方。都在兴奋地看着,瞌睡一下烟消云散了。他们点的灯竟然还亮着,而且还有水。水面上飘着一层飞蛾,数以千计。还有几只飞蛾的翅膀在水中挣扎。经过民兵排长龙利民的检查后,他们点的三盏诱蛾灯都被评为标准诱蛾灯。向全队提出表扬。他们可高兴了。

    这时,毛砣趁老大不注意,她用手挖了一点稀泥迅速抹在老大的脸上,就一路笑,一路跑了。老大于是用左手把脸一抹,右手迅速从田里抓一坨毛桃子那么大的泥砣,向着毛砣扔去,正好粘在她的裤子上。她用手往屁股上一摸,正好又抓住那坨泥巴向老大扔过来。老大还在笑,泥巴就正好打中了他的额头。毛砣这时笑得像一朵花,一手护着裤子上的泥巴,一边小跑回家了。老大只好向塘边跑去清洗。

    “一个被击中屁股;一个被打中额头。都是好手法。”建满在笑着。

    “下次会打中你的额头咯。”老大说。

    “她不会打我。”建满说。

    “她妹妹细砣会打你的。”老大说。

    “我又冒得那样的手法,能把稗子草甩进人家的嘴巴里,而且还能溜到胸脯上。昨天夜里打前面,今天早晨打后面。”建满又在揭他的短,而且越说越来劲。

    “咿呀,你平时不说话,说起话来蛮厉害啊。”老大气得要死。

    “哦,哦,哦......”建满一路飞跑回家了。

    老大回到家里在想,人类真聪明啊。点一盏诱蛾灯,就能杀死上千只飞蛾。而且,都是它们自己来玩火不小心淹死的。人们只是点了一盏灯而已。既不很劳累,又够不上是凶手。

    还有,装花篮,装篌,放丝网,不都是让鱼儿自己钻进去再也出不来的吗?要是在国家的边界上也点上一排“诱蛾灯”、装一排篌和花篮,放一线丝网,让敌人都自投罗网,那就好了。

    夜晚,老大想起“诱蛾灯”的事,心情激动,忽然想写点什么。他突然找到一本竖排的繁体字《宋词一百首》,翻了翻,突然对辛弃疾的《青玉案》饶有兴趣。于是请教了一下爷爷,模仿着,填了三首《青玉案.诱蛾灯》。

    (一)点灯

    炎炎夏夜禾苗哭,风如火,飞蛾蛀。

    田垄沟边凼凼筑,

    水中灯火,灯光摇曳,画里龙宫府。

    繁星闪闪装天宇,萤火灭明如情愫。

    少女知青姿不俗,

    电池已老,微光闪闪,照着田间路。

    (二)诱蛾

    野田忽地花千树,风摇动,星如雨。

    叶底飞蛾闻信出。

    奋飞展翅,绕光飞转,一夜和灯舞。

    蛾儿蛾女娇声语,向着灯光飞过去。

    不料灯光如火炬。

    伤痕累累,忽然坠落,清水盈盈处。

    (三)收灯

    天刚欲晓笼轻雾,凼凼里,蛾飘拂。

    满眼风光都是谷。

    民兵排长,逐一检阅,拇指轻轻竖。

    田间追赶少男女,笑语盈盈泥掷去。

    碰巧击中姑娘裤,

    骂也不好,哭也不是,只好娇羞护。

    注:1、针扎子,是把一二十口大针绑在一根竹片上,专门用来扎鳝鱼泥鳅的工具。

    2、篌:一种捕鱼的竹制工具。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