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漉湖岸边的向日葵 > 第107章 种田的艺术

第107章 种田的艺术

    “老大,我们去把扮桶里的种谷撮进温室里吧。”汤队长说。

    “好。”

    因为温室太窄,不能用肩挑;加上种谷离温室很近,只有几米远。所以,适合用撮箕撮。老大和汤队长把扮桶拖到温室旁边。一上午,他们两个人就把三千多斤种谷用撮箕撮进了温室。他们把温室的薄膜门关好,让它升温发芽。

    晚上,老大在家里发呆。

    “这鸭子无缘无故的死了,也怪了我。要是今年的种谷发不出芽,汤队长也怪我,那怎么办呢?我也不知道要求哪位菩萨保佑,才能让我们生产队的种谷顺顺利利地发出芽来。”

    老大只能默默地祈祷:平安发芽。

    “老大,我们翻种谷去。”大概是十一点多钟汤队长提着一盏马灯经过老大家的时候说。

    “晚上去翻啊?”老大一脸的惊奇。

    “必须现在去翻,要不会烧坏的。你带一支手电和一个木桶咯。”汤队长说。

    “好。”老大左手拿着手电右手提着木桶快步跑到了汤队长后的面走。

    一会儿,他们来到了温室前。汤队长把温室的薄膜门掠开,一股暖气冲出门外。他把马灯挂在事先装好的一个铁丝钩子上。然后用双手把种谷向外面扒,越往里面扒,温度越高,有的下面已经开始烫手了。

    “快点去提一桶冷水来。”汤队长说。

    老大马上在塘边提来一桶水,递给汤队长。汤队长接过水,把它浇在发烫的种谷上。汤队长一边翻,老大一边提水。快一点钟的时候,种谷翻完了。都浇了一遍冷水。他们才放心的回家去睡觉。

    老大睡在床上,腰酸背痛。

    天未亮,老大又被汤队长叫醒去翻种谷。翻到天亮才翻完。每隔半天就要翻一次。宁愿多翻一次,也不能让谷芽烧坏。但是翻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一顿乱翻,要是把刚刚发出来的嫩谷芽翻断了,就会破坏谷芽的生长,影响秧苗的质量。

    今天早上老大翻了一半谷芽,他知道了那里面温度像夏天一样热,翻不了多久,全身出汗。特别是额头的汗大滴大滴地往下滴,眼睛都睁不开。有时汗水流到嘴里,又苦又咸。有时上面薄膜的冷水滴正好滴进后颈窝里,冷得一颤。双手扒得发软,有时谷尖插在手指甲里,那个痛啊。腰子弓在温室里不能伸直,加上温度又高,呼吸也困难。老大在外面看着汤队长翻种谷时,还觉得好玩,等到他自己翻种谷时,这才感受到温室育秧是什么滋味。其实外面与里面相差只有一米远。所以有一个哲人说: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

    “你要知道温室育秧的滋味,你就要亲手翻一翻。”这是老大说的。

    确是啊,这是名言。没吃过梨子的人,无论他描述梨子的滋味是怎样的甜美,那其实都是说空话。老大如果没有进温室去亲自翻种谷,怎么会知道翻种谷的滋味?所以,“实践出知真”,那是讲得太对了。

    过了几天后。

    “谷芽长出来了,可以播到秧田里去了。”汤队长说。

    “您怎么知道的?”老大问。

    “你来看咯。谷先生出来的是白白的根,现在长出来的才是谷芽。再过几天,等到谷芽还长出来一点,就可以下泥了。”

    “哦。”

    汤队长把秧田已经耕好。最后一道程序就是把整块的秧田分成一个一个的播种谷的长方形。每一个长方形就是一帘。大概是每一个长方形像一个窗帘或者门帘,如实种田人就把一个长方形的秧块叫着一帘秧。分帘的方法就是由汤队长这位农艺大师用脚走。他走的时候,充分表现了一位种田人的高超的艺术。他双手背在后面,两眼平视前方,端正身子,看准对面的一个点。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每一个脚印就像是书法大师写的一个字一样,没有写歪半点。而且每一个脚印之间、每一行之间都是非常均匀。秧田的路正如人生之路一样,就是要走得正、走得匀。出不得半点差错。走出来的那一行脚印,就是一道分帘的直线。两行脚印之间就是一帘秧田。播种的时候,有脚印的这一条直线上是不播种的。那是留下的一条通道。等秧苗长起来后,可以进去施肥、杀虫、除草。

    当那一帘帘秧苗长得绿油油的时候,如同书法家的一幅幅作品。美极了。

    秧田里的那几步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走得好的。一个生产队只有一两个这样的大师。其他人走出来的,要么是歪歪斜斜,要么是松松垮垮、宽宽窄窄。当然,秧苗也会长出来,但那毕竟没有韵味。正如人人都会写字一样,但书法家只有几个。

    秧帘分出来后,就是调动在家的全部力量播种。其实就是几位老社员。老大和汤队长挑谷芽,老社员播种。播种,不是简单地把谷芽撒到秧田里去。而是要把谷芽均匀的播在秧帘里。不能播得太密,也不能播得太稀。特别是帘边的谷芽,要撒成一条直线。秧苗长起来后,就像一页书、像一幅字,或者简直就是一幅会动的画。别看农业是粗活,但有些环节就是艺术,高超的艺术。

    这些,都是汤队长一边做一边教老大的。花了几天时间,终于把谷芽都播到了秧田里。

    这时,汤队长安排老大做一个事。要他做一个稻草人站在秧田的显要处,保护谷芽不让麻雀吃掉了。老大通过严密的构思,终于设计出了能保护好谷芽的稻草人形象。

    他在队屋的晒谷坪里,扎了一个和他自己一样高的稻草人。然后,跑回去把他摸鱼的那身旧衣服拿来,穿在稻草人身上。特别把它的右手扎得高高的举起,把他家里那把扇煤火的烂扇子用一根绳子系在那个高高举起的右手上。再用一个烂缸子套在稻草人的头上,用石灰刷白,再用毛笔画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还戴上一顶烂草帽。脚上也穿了一双烂鞋子。再把一根搭黄瓜辦的木棍子从稻草人的裆里一直插到头顶的缸子里。用麻绳子将稻草人牢牢地固定在木棍上。然后,把它稳稳地插在秧田的正中间。

    老大对着稻草人,仔细看了很久,觉得蛮威武的,像个秧田卫士。这时,一阵风吹来,稻草人手中的那把破扇子便在空中飞舞,发出一阵阵响声,吓得麻雀不敢侵犯秧田上面那一片领空。

    “今年的这个稻草人真好看,像一个真人一样。只怕麻雀子王都不敢来了。”汤队长看了一眼稻草人说。

    “哎呀,今年这个稻草人,有点像老大他自己呢。只怕麻雀子见了都会吓晕。我的鸭子都吓死两只了。”满叔说。

    “满叔,鸭子死了,怎么怪我咯?这个稻草人还可以吗?”老大问。

    “有点像你。”满叔说。

    没读书的小孩子,都跑到队屋晒谷坪来看稻草人。因为秧田就是在队屋晒谷坪的前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