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被大唐诅咒了 > 第13章 突厥内乱

第13章 突厥内乱

    翌日早朝,李世民坐于龙椅之上,整个人十分憔悴。

    因为昨天一晚没有睡好,时间都花到了长孙皇后身上。

    所幸长孙皇后的病情逐渐好转。

    他是哈欠连连,就连文武百官所启奏的折子,他都漫不经心。

    一直到有太监突然来报。

    “报!”

    李世民手轻轻的一挥。

    “说!”

    “启禀陛下,昨天夜里突厥可汗晚暴毙,早上传来消息说突厥内乱,许多突厥人因抢可汗之位内乱,此时突厥人死伤无数,突厥大军向北退出三百里。”

    这消息一出,李世民直接清醒。

    他突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你说什么?突厥可汗暴毙!”

    这个消息也让文武百官震惊。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突厥可汗竟然会死了。

    太监又说:“是,陛下,现在突厥人北退,我军迅速收复先前被突厥人占据的领土,边疆万民齐庆祝!”

    这时李愔的诅咒反作用彻底的爆发。

    事发昨晚,看样子突厥可汗不能长命百岁了。

    “好好好!真是天佑我大唐也!”李世民这时彻底清醒了。

    文武百官听了这个消息之后,个个是激动不已。

    大家开始讨论起来。

    说突厥人恶有恶报,突厥人作了太多的孽,罪有应得。

    甚至于长孙无忌阴阳怪气的说:“看样子李愔就是一个祸害,昨天还在说着突厥的好,真是长别人之气灭自己威风!少了他之后,大唐就变得清明!大唐国运也将变好!”

    此时他这么一说,竟然还有人附和。

    “齐国公所言极是。”

    “六皇子或许就是一灾星。”

    “现在六皇子一走,大唐一切向好啊!”

    ……

    许多与长孙无忌站一条线上的官员这么说。

    这事让李愔知道了,非得笑岔气不可,他李愔何德何能,以一人之力可以影响整个大唐?

    而这时,有一个面相和蔼的老者站了出来,他开始反驳道:“长孙无忌,你这话说得不对,一个皇子而已,怎么可能会影响到大唐国运?”

    长孙无忌一看对方这么质疑他,有点不开心了。“魏国公,我说得不对吗?当六皇子离开之后,大唐正在变好,从皇后的病好,到水患停止,再到突厥内乱,这一切向好,全部因为李愔的离开而发生的。”

    他口中的魏国公,正是房玄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是李世民最重要的谋臣。

    当李世民上位之后,他主要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

    在执政期间,因他善于谋略与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

    此时他站出来替着李愔说话。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房玄龄却是这么说,谁不知道长孙家与杨妃还有李愔之间的恩怨。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

    并且还带着一丝鸭公一般的嗓音。

    “俺觉得魏国公说得没有错,如果真是六皇子的错,那为什么以前就没事?俺觉得那只不过是碰巧罢了。”

    此时说话者,正是程咬金,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原名咬金,后改名知节,字义贞。

    亦是李世民最信赖之人。

    长孙无忌正要说点什么的时候,却被李世民打断了。

    “行了,现在说那些没有用!不管怎么样,接下来怎么办得想好。”

    房玄龄这时说:“陛下,臣以为,趁现在加固边境守卫,然后追击后退突厥人,将他们打得找不到北!将他们从大唐拿走的一切夺回来!”

    趁你病,要你命!

    大唐苦突厥太久了,当时渭水之盟让李世民很没有面子,现在突厥人内乱,正是灭杀他们的好时机。

    只要大唐边境稳定了,那何愁经济发展不起来?

    许多官员也表示支持他的看法。

    “俺觉得魏国公说的是,这次便让俺去吧!”程咬金也是主动请战。

    这时长孙无忌没有说话了。

    因为他知道,此去战突厥,那可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而他现在要专心对付李愔。

    可不能让李愔好过,如果他出征战突厥的话,那等于是没有机会与李愔交锋。

    “两位爱卿所言极是!”李世民这时认同的说。

    房玄龄却是说:“臣以为,让长孙无忌前往,最能代表陛下天威!由他出战,真如陛下亲临一般。”

    长孙无忌直接不说话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房玄龄竟然让自己出战。

    至于其他官员,亦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无一敢说让长孙无忌前往。

    “好了,关于出征人选,朕已经有了人选。”

    此时整个宫殿之中变得安静无比。

    长孙无忌低着头,不苟一言,显然,他在担心李世民会让自己前往。

    可是下一秒,当李世民叫出一个名字之后,他松了一口气。

    “李靖!”李世民又说。

    显然,李世民想起了昨天晚上杨妃所说‘若要突厥瓦解,非李靖出征不可’的话,也正是李愔的意见。

    其实他昨天想了很久,综合考虑一下,还是李靖合适。

    “臣在!”这时一名威武雄壮的男子站了出来,他年纪有点大了,但气势依旧不凡,这时他双手抱拳道。

    此人正是李靖,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李世民手中的能人勇将!

    他的一生征战无数,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并以他的治军作战经验,创作了《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朕封你为大将军,带兵十万!前往讨伐突厥!即刻出发!”

    “臣遵旨!”李靖回应道。

    随后便出了宫殿,前去点兵出征。

    纵然是现在大唐过得不好,但是面对着突厥,他们还是得咬牙打下来。

    否则那将是一个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会炸了。

    李靖一出宫殿后,李世民冷然道:“那逆子所说的,就是虚妄!霍乱人心罢了!”

    显然,他对于昨天李愔所说的话还是十分的在意。

    因为那是他不可触碰的存在。

    “陛下,俺呢?让俺也去!”程咬金在一边叫道。

    “知节,你还有其他去处,朕还需要你镇守大唐!”李世民这么一说,程咬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是,陛下!”

    如此一来,突厥一事算是定了下来。

    “还有其他事吗?没有的话,那就退朝了。”

    可这时有一名七十来岁的老者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事要启奏!”

    众官员一看,说话者,正是太子太师孔颖达!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大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