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被大唐诅咒了 > 第34章 用现代思维做生意

第34章 用现代思维做生意

    正当李世民纳闷的时候。

    房间里面传来了一阵欢声笑语。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特别是金凤的声音十分好听。

    听了让人耳朵很舒服。

    于是,李世民示意程咬金道:“走,咱们到边上的窗户看看街道风景。”

    程咬金会意,李世民这是在说让他一起去偷听李愔他们在说什么。

    说是偷听感觉有点太下作,可是去看看街道的风景就不一样了。

    于是二人走到了金凤房间边上的窗户处。

    然后假意看着底下的风景。

    薛仁贵目光紧紧的盯着二人,如果他们再敢进一步,他可能会出手,阻止二人。

    李世民与程咬金两人走到了窗边,这里可以十分清楚的听到房间里面的声音。

    这时房间内共有五个人。

    李愔、金凤,春花,还有房遗爱与程处弼。

    这时李愔从怀里取出了一小罐东西。

    并且放到了桌上。

    “公子,这是?”

    金凤好奇的问。

    房遗爱抢先说:“这是细盐!”

    当细盐二字一出时,门外的李世民和程咬金两人的表情变得十分震惊。

    因为什么?

    因为这些细盐可不好弄,而李愔拿这些细盐想要干什么?

    二人也无心欣赏街道风景,仔细的听了下去。

    “你们尝尝!”李愔示意。

    然后程处弼拿来了两个小茶碗,并且放置了一些细盐到里面。

    看着如此洁白的细盐大家都震惊了。

    因为它的品质太高了。

    程处弼没有停下,直接倒上了水。

    春花拿起茶碗先尝了一口,随后她表情一亮。

    “这细盐的品质比凤鸣楼的细盐品质还要高,您这是从何而来?”春花如此问道。

    金凤跟着也尝了一口。

    随后表情与春花无异。

    “这细盐的品质太好了,公子这是……”

    显然,她不是很理解李愔拿这些细盐是要干什么?

    春花则是悄悄的问:“公子,这不会是官盐吧?”

    说到官盐二字时,李世民与程咬金两人的表情跟着变化莫测。

    如果是官盐的话,那是谁给到李愔的?

    李愔拿这些官盐又想干什么?

    不会是想要打官盐的主意吧?

    春花接着又问:“公子拿这些官盐,不会是想要贩卖官盐给我们吧?私自贩卖官盐可不行的,那是要杀头的!”

    当她话一出时,金凤跟着也担忧起来。

    “公子,咱们犯法的事千万不要去做。这事,对咱们不利,所以……还是不要做的好。”她也不知道怎么劝李愔。

    而外面的李世民与程咬金二人,此时的心情变幻莫测。

    李世民在想,官盐是何人提供给李愔的,回头好好查查。

    而程咬金则是在担心自己的儿子程处弼。

    如果真的是官盐,那他可保不住程处弼。

    李世民一直在说不能打官盐的主意,特别是官员们要严格律己。

    李愔笑了。“你们想哪里去呢!”

    程处弼跟着替李愔说:“先生这是从粗盐里提取出来的细盐,并不是官盐,数量众多,至于违法的事,咱们可不干。”

    此话一出,春花与金凤二人彻底震惊。

    这……这也太天才了吧?

    “这是真的?”金凤问。

    “千真万确!我们亲眼所见!就跟神仙手段一般。”房遗爱则是说。

    李世民在外面变得五味杂志。

    真的想不到李愔竟然懂得提纯细盐。

    这若是用到官营的盐巴生意上面,那基本是没有王家什么事。

    而如果是粗盐提纯的话,那么程咬金这里也安心了。

    他小声的与李世民说:“黄老爷,如果这是真的话,那六皇子如能将细盐生意做大,对于王家,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这个,我也想到过!”李世民跟着说。

    确实是这样的,如果能造出细盐,并且将这细盐给做大,那王家的生意将受到影响。

    现在五姓七望可都敢和李世民拍桌子,如果说李愔可以将细盐生意给做起来,那确实是可以打击一下王家。

    这也是李世民想要看到的。

    “希望他可以做起来!”李世民又说,若是李愔来做,那和自己做差别也不大吧。只要能打击到王家,李愔做是最好的。

    “再听!”李世民表示说。

    程咬金跟着仔细听着李愔接下来想要说什么。

    “公子拿这细盐是想要做什么?”金凤问。

    春花则是说:“公子不是想要与我们做生意的吧?公子是想要将细盐卖给我们?”

    不得不说,这个春花的思维方式还真敏锐。

    否则也不会叫上她。

    李愔一边把玩着瓶子,一边心不在焉的说:“这么说吧,我这里有一个建议,看你们想不想参与进来,当然,如果你们参与进来,我敢保证,赚得不比开凤鸣楼要少!”

    春花来了劲头。

    “您说。”

    李愔放下了瓶子。

    然后面无表情的说:“这一小瓶细盐你们觉得值多少?”

    “值十文?”春花问。

    “二十文?”金凤则是问说。

    “我觉得可以值一百文!”李愔却是说道。

    春花不以为意。“怎么可能,一小瓶一百文,那一斗不是得十两银子?”

    那可是平时的十倍啊。

    就算品质再好,那怎么可能卖得掉!?

    所以说这些人没有销售思维。

    不懂得变通。

    李愔笑着解释:“一般我是以斗来计,可是我分装成一小瓶,一瓶一百文,大家花起来也不心疼。而且在姑娘面前,面子很重要,连一百文都不掏,那来什么青楼?

    并且将它包装精美一些,再冠以金凤为品牌。前期可先赠来金凤楼的酒客一人一瓶。而后,等他们感觉到这细盐好之后,再到外面售卖,那一天不得卖个千八百瓶的?”

    李愔这么一说,春花心动了。

    一瓶一百文,十瓶一两,一千瓶,一百两,两千瓶,二百两……

    每天都是这么多,一年下来,以万两来计,那真的是比凤鸣楼还好赚。

    这凤鸣楼虽然来钱快,但支出也多啊。

    真的到她手中的钱,只有十分之一不到。

    但如果是卖细盐的话,结果就不一样了。

    春花心中一喜,赞赏道:“公子好方法啊。以金凤之名气,怕是许多人抢着要!”

    李愔笑而不语。

    金凤更是感觉到李愔的非凡。

    李愔用的可是未来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自然是这些古代人不知道,也想不到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