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另类同学会 > 第14章 我的婚姻大事

第14章 我的婚姻大事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中,人生的起伏,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在刘老师家里,几位同学高谈阔论,尤其是王飞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不再多言,静下心来喝茶。继续看他们的表演。然而,大家在说了一阵后,该讲的讲了,该笑的笑了。于是渐渐平静下来。

    这时,陈勇把话题转到正题上。他说:“城东中学将要举办建校三十年周年的庆祝活动,现在已向社会各界发出了邀请。我们今天请你们来,就是想商量一下,我们要不要参加,如果参加,怎样参加?”

    王飞毫无犹豫地说:“参加,怎么不参加呢?我们是学校的元老了!”提到母校,我便想起以前与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情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学校环境恶劣,设施简陋,校舍缺乏,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建校劳动。

    我们刚升入中学的时候,借住在原县委大楼里,因为没有操场,上体育课只能在门前的院坝里进行。没有篮球场,没有跑道,只能进行跳高、跳远、跳绳、打乒乓球等简单的体育活动。当时,侧边的新校园还处在建设的初期,运动场也只是开垦出大体轮廓。为了配合教学,尽快地开展体育活动,学校决定发动学生参加劳动。所以,每到周末,我们就回家带上锄头、铲子、撮箕等工具到新校园参加劳动。挖土、运沙子、平操场……做得汗流浃背,热火朝天。到了初二年级,我们才搬到新校园去,但那里也只是起了几墩低矮的水泥平房,彼此相距较远,四周光秃秃的,全是黄泥,一到下雨天,就难以行走。我们又挑沙垫路,在教室四周,栽树种草。教室窗子没装玻璃,天冷,我们就自己筹钱买塑料薄膜来钉。直到初中毕业,学校仍处在的建设之中,可以说,我们当时的学习条件是多么艰苦。我们虽然在校时间不长,贡献也不很大,但每个角落都留下我们的脚印和身影,我们与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学校发展了,取得了成绩,我们为何不来看一看?为什么不来庆贺一下呢?我说:“要参加,这种活动很有意义!”

    刘老师拿出学校的邀请书给我们看,上面写着:

    城东中学30年庆典邀请函

    尊敬的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您们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02年我校将迎来30年华诞,届时我校将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诚邀请您们参加。叙旧抒怀,共享学校的教育成果,献策献力,共创城东中学美好的明天……

    刘老师补充说:“下面还写有时间。时间是下周星期六:早上报道参观,中午会餐,下午举行庆祝大会,晚上放焰火。这次是学校首次举办庆校活动,准备充分,很隆重的。”

    我问:“那么我们如何参加呢?”陈勇说:“你们没来之前我们商量过了,我们以集体的名义参加。因为其他班的同学有组织来的,我们不能落后。我们集体参加,人多力量大,以显示我们班的团结友好。当然啦,要参加,就得向学校表示一下,送点礼物什么的。”他伸出两个手指弹了一下,接着说:“这样就会产生一点费用。”

    “哎,我明白了。”我问,“是要每个人出点钱吧?”陈勇说:“你看呢?”黄龙是个急性人,忍不住了,说:“哎呀,别转弯抹角了,直说吧。刚才我们商量了,我和陈勇目前经济状况好点,他出一万,我出一万,我们加起来就是两万了,大家都不用出钱了,我们包了。”

    黄龙显出极慷慨豪爽的样子,他看看我,又看看刘老师,接着说:“后来刘老师也要出两千,我们不要,但他老人家不依。罗忠红也出两千。”我一听,他们这样不就把我和王飞撇在一边了吗?再穷也不至于此,王飞当即把胸部一拍,说:“怎么把我忘了,我也出两千。”我自然不甘示弱,我也说:“我也两千。”

    刘老师立即笑着站了起来:“看来你们都有本事了,有钱了。这样吧,你们成立一个小组,选一个人管钱,选一个同学管账。凡是以前的老同学,都通知到,有人要出钱的,也给记上,没有能力的来参加就行了。”

    陈勇说:“外地的张远航和王彩英我已通知了,城里的其他同学由黄龙和罗忠红通知。就是乡下的几个同学还没有通知到。”我站起来说:“乡下几个同学,我熟悉一点,我通知吧。”

    从刘老师家里回来,我把出钱参加校庆的事告诉了妻子贺敏。因为事先没有和他商量,怕他产生误会。不想贺敏倒是一个开明的人,她说:“你们班的同学真够齐心的,很团结啊。不像我们那帮老同学,到酒店吃顿饭,唱唱歌,闹腾一阵子,就散伙了,什么意义也没有。”

    得到了妻子的理解,我安心静下来。但转而一想,又觉得有些苦涩,陈勇他们发展了,都摆阔气,有事竟然没有事先与我商量,是不是把我当外人了?不过,我也知道,现在情况不同了,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也许他们认为我发展不好,钱不多。唉,不用计较了。我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尽快通知乡下的几位同学到位。

    我经常下乡搞调查,指导农户生产,也曾经遇到过乡下的几位同学,他们都在家,农忙时种地,庄稼成熟时进城卖粮,有空时便出门做工。但我竟然没有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回到局里,我查了一下各乡镇的花名册。翻到了黄松林,仔细一看,黄松林竟然是组长,旁边有他的电话号码,我一时兴奋不已,赶紧拨通了他的电话。

    接到电话后,黄松林却责备我起来:“咦,老同学,怎么找到我了?当官了哈。”我说:“你说哪里的话?你也混得不错啊!”他嘿嘿笑着,问:“什么事?”我把具体情况告诉了他。他说:“这是好事情,我当然要来。”我问:“你有其他同学电话号码吗?”他说:“其他同学你不用找了,我通知他们一起来。”唉,不想办事竟是这么顺利,几下就搞定了。这几天办事总是给人惊喜和意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