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灵能万分之一 > 第三十六章 薛姨小吃

第三十六章 薛姨小吃

    车在高速上以非常不高的速度行驶着,前进的方式纯属毛毛虫式:向前蠕动一点,然后停下,再蠕动一点,然后再停下。

    而且还是一只严重缺乏运动的毛毛虫,向前挪动一点点,就要等好久才能再动一下。平时大概几分钟的车程,我们开了一个多小时了。

    也不知道蠕动了多久,我们发现了塞车的原因:高速上发生了连环追尾。长长一排的车首尾相撞,至少有十几辆,像是蜈蚣一样弯弯曲曲不规则地连在一起。

    司机和乘客都下了车,有在抽烟的,有在打电话的,有在相互争吵的,总之是一片愁云惨淡。

    交警已经到来了,在维持秩序,也在调查事故原因。

    如果大家讲理还好,该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可是但凡有一个人胡搅蛮缠,就少不了一些鸡飞狗跳般的抵赖和推诿。

    看各个车追尾的情况,应该不至于会有严重的人员伤亡。出车祸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说,“只要人没事就好”。

    确实,任何财产和生命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想想处理车祸的后续麻烦,也足够让人头疼。此时我更加理解关叔他们这几天的不容易。

    慢慢磨蹭过了车祸现场,道路开始畅通起来,车速也相应提升了。只是耽误的时间,怎么也追不回来了。

    赵晓宁的计划是十点多到达采石场,找到接头人,在场地里面熟悉一下,然后找个机会吃一顿午饭,吃完饭继续找石头。

    可是现在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到了采石场可能正好踩到饭点。不如直接先去吃个饭,然后再到采石场去。

    当她说出这个提议,张明伟没什么意见,我们仨也都赞同。

    又继续开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下了高速,很快我们来到了采石矿附近的一个小镇。越往采石场方向开,周围的景色就越发荒凉起来。

    道路明显变得颠簸,纵使赵晓宁铁手无情开得再稳,也躲不开路上各种坑坑洼洼,以及越来越多的小石子。

    来来往往拉货的大卡车也多起来,每走过一辆必定扬起一阵尘土。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

    道路两边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小饭店。这些饭店店面不大,可是一个个停车场都非常大,太小的停车场可停不下这些来往的卡车。

    远远看到一家门口停了不少卡车,很像网红店门口排起长队的人们。料想这家店应该不错,没有人比这些卡车司机更懂各个店的口碑了。

    大家似乎都看出来这家店的不寻常,不约而同建议去看看。

    赵晓宁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她慢慢减缓了车速,在大卡车之中找了一块地方,停了下来。被周围这些巨大的卡车包围着,我第一次感觉关叔的SUV是如此的迷你。

    “简直就像是奥尼尔、巴克利和巨石强森的合影。”下了车的曾严不停用手比划着卡车和SUV的大小。

    巨石强森我知道,大块头嘛,或许曾哥是把大卡车比作他了吧。

    张明伟也从沉睡状态恢复了过来,和我们一起下了车。

    李惟肖问他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吃个饭,他摆摆手,示意我们自便不用管他。既然这样,我们也不再强求。

    眼前这家店,叫做“薛姨小吃”,名字简直不能更直白了。

    薛姨可能是店家女主人的名字吧,只是这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红楼梦,或者情深深雨蒙蒙。不过这路边小店,怎么看也不像能放下白玉床,也没有很厚实紧闭的门板。

    我们四个走进去,店里面还算宽敞,摆放着大概十张桌子,大都是四人或者二人的小桌,

    只有最里面用几张四人桌拼成了一长条。此时有几个人正在吃饭,从他们的穿着神态,可以猜到基本都是路过的卡车司机。

    一位看上去大约50多岁的阿姨见我们进来,很热情地上前来招呼我们坐下,随手递给我们几张塑封的菜单。

    她大概就是店主“薛姨”吧?

    张明伟这时也进了店来,“薛姨”也过去招呼,他选了一张角落里面的桌子独自坐下了。

    我们几个看了看菜单,都是一些大众的家常菜,价钱也比较实惠,感觉很符合这家店的定位。这时候“薛姨”又拎着一壶热茶过来,笑呵呵地问我们想吃点什么。

    曾严问她有什么值得推荐的菜,“薛姨”很熟练地把菜单翻到“本店特色”的一栏,给我们介绍了几个他们店的招牌菜。

    我们四个简单合计了一下,从里面挑了三个,又加上一个赵晓宁想吃的丸子汤,总共点了三菜一汤。

    “薛姨”重复了一下我们点的单,确认无误之后,对着后厨喊了一声“老大”,然后把我们点的三菜一汤报了一遍,喊得这几声中气十足。后厨听到之后答应了一声,也没再多说什么。

    可能我们来的时候还不算最高峰,菜很快就上了来。

    菜色并没有很漂亮,但是菜量真是很足,即使我们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吃掉这三菜一汤,可能也需要努努力。

    前两道菜是“薛姨”端上来的,最后一菜一汤却是一个中年男子端上来的,“薛姨”此时不知道去了哪里。

    他年纪和“薛姨”差不多,也在50岁左右,大概就是那个“老大”吧。眉宇间看上去跟“薛姨”颇有几分神似,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夫妻相吗?

    我们几个也没什么寒暄,更没有人有“动筷前必须先喂手机”的强迫仪式感,菜没上齐就开始吃了起来,整体味道还算不错。

    旁边张明伟似乎点了一碗面条,默默地自己吃着。

    过了一会儿,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手里面搬了一大箱食材,一步步地向后厨挪去,从他缓慢的步子上来看,箱子应该还挺沉。

    年轻人进了后厨很快就又出来,开始搬第二箱。来回这么搬了三四趟,终于算是搬完了。

    他走到饭店收银台后面,给自己倒了杯水,开始大口地喝起来。

    这时候“薛姨”也回到了店里面,看到喝水的年轻人,笑眯眯地对他说,“买菜回来了?慢点喝看把你急的。”

    由于我们桌的位置离收银台不远,我坐下的位置又正对着他们,他们说的话全被我不经意听到了。

    这年轻人看来不是专门给店里送菜的商家,大概是店里面的伙计吧。

    年轻人喝完了水,对“薛姨”说了句,“嗯,刚回来,奶奶”。

    嗯???奶奶???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意外称呼,我夹菜的筷子差点握不住要从手里面掉下来。

    果然在非常意外以及吃惊的情况下,是很难握住筷子的,刘皇叔我终于理解你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