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家访

    张信道:“有些话我昨天已经说了,您的顾虑我理解,其实我也想给你们留个好印象。校领导早上表扬过我了。你们已经给过我足够的回报了,这钱已经没必要给了,我也不缺钱。”

    张信同样清楚,对方肯定查过自己,所以自己应该尽量真诚,最多九真一假。

    王父一进门就收着气场,这时还表现的很有亲和力,笑道:“好,那你就当不知道我们的身份吧,把我们当瑶瑶的父母就行。”

    王母也说:“你这孩子,心思太重。别想那么多。说实话瑶瑶很喜欢你,今天早上起来就非要找你。”

    张信窃喜。

    王淑瑶突然说道:“我以前就认识哥哥。张信哥哥,叫我瑶瑶就行。”

    这下王淑瑶的父母也愣了,立即询问情况。

    王淑瑶讲述了当时发生的事,张信简单补充了几句。

    其实王淑瑶还觉得,当初这事跟保姆不上心有关,但是又觉得说出来会显得自己不讲理,所以没提保姆。

    听完以后,王母感叹:“还真是缘分!以前张信就救过我们瑶瑶一次,三轮车不慢呢,我们医院都有过被三轮车撞骨折的。

    这次就更不用说了!哎!我都想不到有人还认为童女血能治痨病,还是个年轻人……”

    王父道:“你是高三吧,暑假也上课,但是没晚自习。你看这样行不,我们请你做家教,主要是盯着她写作业,稍微辅导一下功课就行。家里有保姆做饭,你放学了直接来家吃吧。”

    王父话不多,但是做到了少而精,不愧是领导。

    这要求,张信怎么可能拒绝?

    这运气确实可以,多少人想巴结人家都没这机会。

    张信道:“那个,我读的是普通学校的普通班。

    新知识也讲完了,已经开始复习了。这个阶段主要靠自学,哪个知识点不懂,哪种题不会做,都得靠自己发现和学习。

    我的意思是,我的时间比较灵活,肯定是有的。”

    王父笑道:“那就定了,再说费用,家教得给钱吧?”

    显然,人家不想欠张信太多。

    张信也笑道:“好。我的水平,市场平均价就合适。”

    王淑瑶高兴了,说道:“张信哥哥,我数学不好。你帮我。”

    张信:“……”我特么数学也不好!

    王父道:“瑶瑶,你不是想吃冰激凌嘛?让妈妈带你去吧?”

    冰激凌的魅力,王淑瑶当然抵抗不了,“好,我自己去就行了。”

    王母道:“不行,你自己去肯定多吃。”

    王淑瑶撇嘴,又问张信:“他们家球球好吃,你吃几个?”

    张信笑道:“和你一样吧。”

    母女俩离开后,王父道:“张信,你很聪明,还特别成熟,我也跟你直说了。家教只是对外的说法,瑶瑶依赖你,你陪着她就行,一起玩都行。

    我有给瑶瑶找心理医生,医生说瑶瑶需要亲近的人陪伴。可是我实在忙,你阿姨也不能长期请假,当然了,必要的时候你阿姨可以不上班。

    你也理解,孩子不仅需要父母的爱,也需要兄长和朋友。我觉得你能让瑶瑶恢复的更快。

    瑶瑶不严重,过一阵子就能恢复,不会耽误你学习太久。每天你来一下就行,最近尽量每天都来吧。

    希望你能理解一个父亲的心。”

    原来如此。

    张信道:“我理解。那个,我也直说了,我确实辅导不了瑶瑶的学习。我学习就不好,最近还准备给自己请家教呢。陪瑶瑶,哄她开心我还是有点把握的。”

    闻言,王父笑了,确实是那种父亲的慈爱的笑。

    不一会儿,王淑瑶母女回来了。

    吃着冰激凌,张信让王淑瑶聊聊她自己。

    这也是个怎能话题,王淑瑶果然来兴致了,聊各种琐事,其中还包括一些攀比和装哔打脸的事情。

    王淑瑶的父母在一旁看的高兴。

    饭后,张信骑摩托跟车,去王家认了门,还和司机保姆专门认识了一下。

    第二天上午,张信在镐城大学附近的咖啡厅要了个包间,约了足足七个家教面试。

    求职者明显多余岗位,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是人口红利。

    今天先不做题,面谈就要初筛,谈吐差不多的才进入第二轮。

    中午十一点,张信的电话响了,这次是小灵通。

    接通后,电话那头说道:“喂,是张信吧?”

    张信:“是我。您是?”

    电话那头:“我是你黎老师,我要去你家家访,你留的地址不详细,我已经到村口了,这儿有个什么斋,(繁体字写的龙飞凤舞,很难不懂,)应该是个泡馍馆。”

    按说该班主任来,可是黎老师身份也算合适,又是主动请缨,领导就同意了。

    张信:“不会吧?那你先找个有空调的地方,泡馍馆就行,点个饮料先,我请客。我还得十分钟。”

    黎老师:“你没在家?那你赶快。先挂了啊。”

    “好。”

    挂了电话,张信对正面试的家教说:“明天来答题吧,我请你喝个啥,今天先到这儿了,我临时有点事。不好意思了。”

    对方推辞,张信也就不请了。

    张信又找到了服务员,给了二十块钱消费,说道:“一会儿应该还有两个来应聘家教的,麻烦你给他们说一声,我临时有事先走了,抠抠联系。”

    服务员表示:没问题!

    张信赶快就走。

    十分钟后,张信到了,从门口往里看,看见了黎老师,同桌还有一个小女孩。

    “黎老师。”张信大声道。

    黎老师这才发现门口摩托车上的人是张信。

    张信笑道:“你怎么来了?”

    她嗔道:“我不来咋办?你要乖乖去学校,我还用来?”

    张信笑了笑,停车,进店。

    黎老师做了个简单介绍:“这是我女儿。米米,叫哥哥。”

    这只是一句礼貌,张信却和米米聊上了。

    “米米你好,你几岁了?”

    “五岁。”

    “上几年级?”

    “学前班。”

    黎老师发现米米居然没有胆怯,笑着说:“你不认生了?”

    张信笑着抢答:“颜值吸引。”

    黎老师又笑了,有点受不了这人的自恋。

    张信道:“米米,你叫我叔叔更合适吧?黎老师,我比米米大十三岁呢。你比我大几岁?”

    十岁。黎老师心算了一下,心里又有点小异样了。

    张信继续问米米:“你家还在大坡那里?早上能自己起床不?是妈妈带你吗?”

    米米道:“嗯,妈妈叫我起床,妈妈带我,妈妈顺路。”

    黎老师笑着接话:“有一批房子快下来了,这次有我,在一百零三街坊。”

    张信知道这属于福利房,价格很便宜,至于产权情况他就不知道了。

    张信当然要继续问了,“哪栋楼?哪种户型?”

    黎老师果然被搔到痒处了,“就中间那栋总高六层的,南房,两室一厅……

    唉张信!今天是家访你,别扯了。”

    张信笑着说:“请吧,我带你们看看,可是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黎老师道:“我去叫下我老公,他去外面接电话了。等下咱一起去你家。”

    不一会儿,黎老师又来到门口,招呼张信二人出来。

    出了大门,张信打量了一下黎老师的丈夫,身高一米七左右,略胖,油腻,有肚子,长得很普通,脸上的皮肤偏黄,还有点轻度高原红。

    印象中,黎老师的丈夫是农村长大,来城市很多年了,几乎赚不来钱,所以就家庭煮夫了,把家务打理的挺不错。

    可是后来,他把黎老师坑的不轻!

    张信主动和黎老师的丈夫打了招呼,对方立刻友好的回应。

    一起到了张信家。

    黎老师心里诧异:“张信家条件这么差?他怎么穿的好,看起来也不自卑,还挺有见识。”

    张信道:“最近我就要搬了。这里人太杂,几点都有人下班回来,太吵了,不适合家教来讲课。”

    这时,院子里某个房间里传来极大的音乐声,大录音机配磁带,音质不说,音响绝对给力。

    黎老师无语了,凑到张信耳边说:“你带我进你家吧。”

    “好的。”

    张信租了两间,一间十六平米,另一间是把头的,九平米。

    进了屋子,一看生活用品,黎老师就知道这确实是母子俩在住了。

    张信在后面关了门,才让噪音小了一点。

    “你妈真去外地了?”黎老师觉得心酸,生怕张信长歪了,“你知道好好学习是对的。我觉得你没问题,你的心理素质也挺好。诶~请家教很贵的,你有那么多钱吗?”

    张信自嘲道:“有钱。亲戚太能撺掇,我妈去申城参加炒股培训班了。人家住这里是因为穷,我住这里是因为家里把房子卖了投身股市。”

    黎老师:“……”对了!他还骑摩托了,还挺新的,一看就不便宜。

    顿了顿,黎老师问:“听说你见义勇为了,被救孩子的父亲是区……”

    张信道:“人家会做事,给了我足够的荣耀,还暗示让学校领导照顾着我。昨天晚上人家还请我吃饭了。”

    黎老师关切的道:“人家能这么感谢你,你出的力不会小。具体什么情况?挺危险吧?”

    张信微笑着说:“咱去找个凉快的地方吧。中午了,咱边吃边聊,我请客。”

    “走吧。”黎老师嘴上没反对,却打算到了以后一定自己买单。

    米米先走,黎老师紧随其后,张信紧紧跟着。

    这时,对面房子也走出一个年轻女子,素颜就挺漂亮,穿的是吊带和牛仔裤,风尘气很明显,一看就是卖海鲜的。

    黎老师一愣,突然站定了。

    其实这有点不礼貌了,但是对面的小姐姐没计较。

    真是不容易,也就这年头了,做这一行的还有这么漂亮的。

    张信躲闪不及,从后面撞上了黎老师。

    日乌安!

    他是舒服了,黎老师忍不住轻呼一声,脸红了,没说话,往前走了几步。

    张信跟着出了门,回头把门锁上。

    一起下了楼,看见黎老师的丈夫又在打电话,时不时还走几步。

    张信两步和黎老师并排,自嘲道:“刚才对门把你惊了一下?不好意思啊。呵,人家是孟母三迁,我家是卖房炒股。离学校近的地方,这里最便宜。”

    黎老师没接话,张信这次站到她旁边后,她却感觉到了一股充满阳刚的男人气息,心里还纳闷,以前咋没这种感觉呢?张信明明是白净斯文型的。

    张信指了一下黎老师的丈夫,调侃道:“用的是小灵通吧?我也是。信号不好还忙着谈业务,难为人家了。”

    黎老师知道该给丈夫留面子,可是,看了一眼张信,她就特别想倾诉:“哎!他人不错的,脾气很好,事事顺着我。最近好不容易有了赚钱的机会,他就急着赚一笔,想让我高看他一眼。”

    张信道:“要是这样的话,人家还真没做错。”

    你居然不顺着我说话!黎老师嗔道:“你们男人就接受不了女人比你强?”

    张信笑道:“这个话题太大。您一直对我这么好,我就回报以忠言了。男人想赚钱没错,但是得先认清自己,得量力而行。记得有篇文章叫《乌鸦学老鹰抓羊》。”

    咦?这个标题怎么这么熟呢?

    黎老师这才笑了,调侃道:“说得好!怪不得选文科呢。”

    张信后知后觉:搞不好黎老师丈夫的变化就是从这次开始的。

    ……

    两天后,黎老师再次打来电话,口头表示张信可以先在家学习,但是下个月底的模考必须参加。

    这两天,张信干了不少事情,基本上把家教定了,又跑了中介和附近几个小区的门卫,委托他们帮忙找房子,晚饭还按时去王淑瑶家吃。

    又过了几天,家教选好了。

    张信又试了最新一期的足彩,这次没有预感。

    倒没觉得意外,不过他还是按自己的分析买了一注十六块钱的小复式,结果当然没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