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墨珠青玉 > 第二十章出嫁

第二十章出嫁

    这时天已黑了下来。天上繁星点点,弯月如钩,四面环山的小院静谧祥和,昏黄的灯光轻轻透出门窗,照在院中几个清闲的人身上,地下拖出长长的影。身边树影寥寥,田野虫鸣蛙唱。几人一边摇着扇,一边聊着天喝着茶吃着零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是汉未的佚名诗,写的就是牵牛织女的传说。《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牵牛和织女这时已成为夫妇了。

    遥望夜空,一条银河星光熣灿,闪烁的大星星也星罗棋布。但要在浩瀚的星空中把两颗星找出来,光凭肉眼却并不容易。首先要在银河中,找到那团三角形星云(天鹅座),这其中最亮的三颗星,顶点的就是牵牛星。牵牛星两边各有颗小星与之连成直线,那是牛郎的两个孩子。星河对面的是织女星,与牵牛星同侧的就是鹊桥(天津四)。

    健娃指着天上的星辰,仔细讲给七妹及桂花大勇听。其实他也是读中学后才认到的,看着七妹崇拜的眼神,心中也自鸣得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大勇忍不住念起了这首千古绝唱。

    “不好,不好。这写的分别离苦,要来首写长长久久的。”桂花听大勇先前自吹有才华,此时便刁难他。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大勇能上大学,平日又学些风流,到也背得几首诗词。大家听他背了,都为他鼓掌。桂花此时只觉大勇儒雅俊秀,还博学高才,对他好生钦佩,也更对他钟情。

    这边柏洪氏己切了一大盘熏肉,拿了几个碗几双筷子,并提了罐酒放到桌上。

    看到华俊已在桂花怀中睡了,柏洪氏接了就抱到春娃屋里去。

    “大哥、二哥,妈整了点下酒菜,出来喝两口。”健娃朝着两个哥哥的屋喊道。

    春娃与冬儿二人却说,己睡到床上,不想起来,让他们几个慢慢喝。

    几人也不再客气,各自都斟了酒,一边摇着扇,喝酒吃肉剥花生,说着些知心的话,享受这夜凉如水,岁月静好。

    将近子时,几人才收了桌凳碗筷回家。柏宁义因明天还有匠人,早已睡了。柏洪氏却是在屋中等着,待安排好七妹与桂花一屋,大勇与健娃一屋方自歇去。

    第二天早上,待七妹起床,才知健娃己下矿去了。

    辰时中,几个木匠也到了,一起吃过早饭,柏洪氏给两个媳妇交待完中午如何给木匠安排饭菜,便带着大勇桂花七妹到镇上去了。

    路上,柏洪氏递了个小布包给七妹。打开看时,却是方红绸布,与几团黄丝线。原来七夕节都有男方送女方针线的习俗,这些都是健娃提前准备好了,托母亲转交给七妹的。七妹又羞又喜,他总是想的仔细周道,还通情达礼。到了镇上,七妹留到三姐休息,大勇自回家中。桂花有些嫁妆还没做完,柏洪氏领着桂花到裁缝店去了。

    健娃是个勤快的,每天都像陀螺样转个不停,下矿之余不只要帮着打理农活,抽空还给李家送了三次煤,也只有去见七妹时的两个下午,才是他这段日子最悠闲和幸福时刻。

    转眼就到了桂花出嫁这天。柏宁义家头天下午已在堂屋大门贴了喜联和囍字,七妹睡觉厢房也贴了喜联和囍字。健娃也在头下午接了七妹到家中,要给桂花当伴娘。

    第二天刚卯时,头晚都请好的厨子就过来了。家中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大哥、二哥、健娃负责装杠摆抬合,柏洪氏和二嫂张氏到厨房帮忙。大嫂汪氏就过来帮着给桂花换衣梳头净面化妆。

    当桂花羞答答换上红绸肚兜,穿着红绸开裆裤,抱着七妹两人就笑成一团。赶紧穿上大红的婚衣长裙,两人方才正经起来。

    大嫂又给桂花把头发顺着额头往后,用发油梳得油亮,用红绳捆了,在脑后盘成髻,暂用小夹子固定着,只等送聘的金饰来了再做打扮。

    然后,大嫂拿出一根白棉线,在桂花额头,鬓角,脸庞,鼻头,下巴等处细细地边滚边弹,这叫开脸。开脸时棉线要卷出些脸上的绒毛,有细微的痛,开脸后,桂花的脸显得嫩白红润。再轻轻在整个脸庞扑上层白粉,脸颊打上胭脂搓散开来,又用眉笔把眉仔细勾出好看的柳叶状,唇含红纸,看着镜中的自己,简直美艳不可方物。桂花很满意自己的花容月貌。

    这时已到辰中,二嫂端了碗红糖醪糟合包蛋,还加了红枣枸杞,上面铺了层米花。这是专为新娘准备的,今天的新娘吃过早饭后差要饿到拜堂后才能吃到饭菜,中途可以悄悄吃些点心。

    二嫂又招呼了大嫂、七妹关了房门到外面吃早饭。这时外面院子里好生热闹,三亲六戚,乡邻好友都挤在院中。见胡守云两口也来了,七妹开心迎了过去,健娃也过来招呼他们到席上坐好,方才离去。

    乡里地方小,一轮酒席只摆了四桌,开了两轮所有宾客才吃过早宴。早宴后众人七手八脚把院中重新收拾干净,然后把放到春娃冬儿房前檐下的嫁妆抬到院中,方才进七妹屋内取出棉被细软等物放入抬盒中。

    柏家收拾妥当,众宾客都各自找地方站了或坐着,等着新郎官上门。

    七妹也进了新娘房间陪桂花,另一个伴娘也在房中,却是桂花远房堂妹,小名喊个细妹,比桂花还小一岁。

    巳时中,远远就听到唢呐锣鼓音,早有人前去迎接。待唢呐在院中吹起《百鸟朝凤》,鞭炮也已点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