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大汉古玩店,鉴宝成天仙 > 第八章 雨师出游,妖随其后

第八章 雨师出游,妖随其后

    既有了解邻街之事的机会,陆观没打算轻易放过。

    只有了解更多情报,他才能判断出目前形势的最优解:

    就此逃出城去?还是怀抱侥幸守着店子?

    前有武院,后有妖魅,可说是进退两难。

    但是,如果能尽早摸清楚邻街妖气的根底……

    陆观展开脚步,往着平城大街而去。

    ……

    他路过平日用早饭的豆浆摊子,已不见一个人影。

    中年摊主周平,还有甜美娇柔的摊主幼女周湘儿,看来都到平城大街上凑热闹去了。

    平城坊中的修行者为数甚少,因此大众对声名在外的清微真人,抱持着相当强烈的敬畏之心。

    但凡家中遇了甚么怪事,或求钱财,或求姻缘。

    都将祈愿写于黄纸之上,交予清微真人居所“常雨轩”处的点香道人代为处理。

    祈愿所须的香火钱,自是为数不菲。

    十次祈愿之中,偶有一两次应验,信众少不免又得补上一份“酬神金”。

    上谢雨师,下谢真人。

    完美的生财骗财之道。

    但哪怕祈愿所耗甚巨,又甚少能够见效,人们仍是前仆后继地到常雨轩烧香。

    究其根源,大部份人想要活着,便一定得信奉些甚么才成。

    非佛则道,非仙则神。

    至少近在咫尺的清微真人,要比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佛陀更可靠点。

    陆观步出一处岔口,踏足平城大街。

    但见一辆辆马车拖着堆满供品的赤木神轿,像一条瞧不见尾巴尖儿的长蛇蜿蜒前行。

    传闻掌管行云布雨的神祇“雨师”最喜铺张。

    地上信众为祂大举巡游作祭,方可使神明大悦,保佑来年天降清霖。

    十二年前,司隶全州旱灾粮荒。

    连贵为帝都的洛阳城也险些断粮,民间躁动不安。

    传闻更有道门中人借机混迹人群,煽动生变。

    直至清微真人率领门人东来,设坛大祭整整三月。

    将自州内民户压榨而来的余粮,一把火献予神明“雨师”。

    才终于触动神明,降下甘霖解民倒悬。

    自此,都城民众便变得越发迷信,对鬼神祭祀之事极为上心。

    光武以来沿用的都城名称雒阳,也改回了带水字旁的洛阳。

    至于清微真人,则是借着此事得到朝廷封赏。

    以素无根基的外人身份,在洛阳城的边缘地带站稳了脚跟。

    陆观回想起原主记忆,自祈雨巡游成为恒定节目以来,司隶一带确是再没大旱过。

    天雨应时,五谷丰登。

    但代价是甚么?

    陆观望向一座座神轿上供奉的米稻麦种、肉肴鲜鱼。

    均是百姓为求雨师垂怜,自掏家底献出。

    眼前所见,还只是官府和常雨轩道士们所得的十之一二而已。

    作惯了人上人的他们,就连神明的所有物也要纳为己有。

    而为着满足巡游所须,洛阳百姓连年奉献的家财又有多少?

    陆观心生感慨。

    自古而今,天灾杀伤者虽多。

    似乎却仍及不上人祸所害。

    供奉祭品的神轿络绎不绝,从陆观眼前一路延伸至南大街尽头。

    众轿之间,是身披淡蓝道袍的年青男女们。

    座下骏马高大壮硕,显然比巡游队伍两旁的民众吃得饱足得多。

    队伍中央群道簇拥的一骑,格外地鲜明夺目。

    头顶道门鱼尾冠,脚蹬大宛千里马。

    浅蓝道袍平整,一张看似初过甲子之龄的面孔俊如冠玉。

    正是常雨轩主,洛阳平城坊修士中的魁首清微真人。

    早年身居西域苦寒之地,来到中原仅十二载,便已位列道门二十八宿之列。

    在洛阳多如细沙的得道真人当中,名气可居前五。

    传闻他曾以一道雨师敕令符,召唤雷雨覆灭位于北海之渊的龙宫!

    寻常道门真人,斗法起来绝不是清微真人十合之敌。

    群众中登时响起欣喜呼喊:

    “见过清微真人!”

    “真人亲自出马,这次祈雨必然顺遂。”

    “也不枉咱这些年来,把大半家财都送进了道观。”

    “钱财身外物耳,旱灾可是真的能害死人的。”

    “我住在城外的二叔一家三个孩子,当年便折了两个……”

    众人对气度俨如得道高士的老道人,抱着无比的信心。

    陆观却记起了大掌柜顾全义,曾向原主提及的一些流言。

    于司州旱灾期间忽然冒出的清微真人,自称是上清一脉。

    但有头有面的各家道门名宿,却纷纷表示不清楚他的来历。

    甚至有传言指,清微真人根本不是道门出身。

    而是南疆巫门混入中原的奸细,以人祭妖法求得降雨。

    短期内解了旱灾,暗中却损耗着大汉王朝的气数。

    更有人声称,清微真人是某个反朝廷地下组织的重要成员。

    当年自导自演出司州旱灾,便是为着取得朝廷信任,以便渗透进洛阳。

    当然,支持常雨轩的忠实香客为数不少,自有一番证明偶像清白的说辞。

    皇室与朝廷清流,数百年来最是厌憎巫蛊之徒,遇之必极刑磔杀。

    清微真人却大摇大摆地走在洛阳街头。

    受朝廷册封为护国盟威真人,恩宠一时无两。

    如此人物,怎可能是人人喊打的巫门奸细?

    陆观却比传播流言之人,看得更深了一层。

    常雨轩众道祈雨作法之时,时有怪异舞蹈相随,不似是道门手段。

    队伍中一些道人所戴怪异面谱,更是令人联想到巫傩常用的俳优面具。

    清微真人与巫门间的关系,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然而只要道人们能祈得风雨,济得旱灾。

    他们是甚么出身来历,当真会有许多人在意吗?

    陆观轻叹一声。

    大汉高皇帝斩大妖白蛇,终建八百年鸿业。

    如今子孙后代,却将国运托付鬼神之手。

    看来这看似繁荣的盛世,不复长久矣。

    对于清微真人根脚的种种猜测,并无真凭实据,陆观也不在乎真假。

    他仅是紧盯着车队末尾,那道张狂跋扈似在无人之境的高升妖气。

    在不动根本印的加持下,陆观仅须花费少量真气,便能施展望妖术,甚至不必暴露双瞳异光。

    便在此时,那妖气的来源却似乎注意到了他的眼神。

    阴冷目光飞似射来,如一柄冰冷铁槌狠叩在陆观眉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