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大汉古玩店,鉴宝成天仙 > 第九十七章 望水楼文会

第九十七章 望水楼文会

    陆观知她顾虑,微微一笑问道:

    “这文会是什么形式?可要吟诗作对,即场念赋?”

    “若是太考急才,只怕我和温乔也帮不上什么忙,徒然害得你丢面子。”

    沈明烛说道:

    “惯常而言,若是为庆祝文人于前线立功凯旋归来的文会,写的都是征战诗。”

    “前汉时诗学昌盛,那些擅写征战诗的文人只须在军前朗声诵读诗句。”

    “就能起到提振全军士气的作用,妙处半点不比兵家修士的御兵之术为少。”

    “当朝萌生写征战诗的风气不久,没多少人写出过著名的佳作。”

    “但太学中也有一位先贤,凭着产出极多,以量取胜。”

    “于班定远开拓西域之时随军出征,立下累累战功,被封了关内侯。”

    “成了不少今人敬仰的榜样。”

    班定远就是班超,立过平定西域五十余国的显赫战功,同时也是一位征战诗的大家。

    追随他军中撰诗酬军的三位读书人,后来被称为“征西三君子”,前后陆续都封了侯。

    可说是大部份读书人追求的人生巅峰。

    但对陆观而言,拜相封侯的吸引力,还及不上天仙鉴奖励的一份合用功法。

    修行有了成就,功名自然手到拿来。

    相反空有爵禄却无实力支撑,再多的家底也守不住。

    “难得来到太学,应当入乡随俗,见识一下太学生们的文会是什么样子。”

    “何况我们刚惩治了黄勃、黄达兄弟。”

    “此时明明身在问心湖上却不去见黄慧。只会教她以为我们怕了,气焰更是嚣张。”

    陆观下了决定:“且去赴会。”

    ……

    望水楼外,意欲共襄盛事的太学生们,已将整片湖畔挤得水泄不通。

    这些人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自知挤不上顶楼与会。

    但也想站在楼中各处,旁听一下一众英彦的议论和诗作,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

    儒家的练气士腹中诗书越多,浩然气便越深厚。

    玄阶以上的高阶修士们有了更多学识,也能更有效地实践五德,助长修为。

    一座小小酒楼,又岂容得下这许多人。

    有些太学生索性撑着小舟守在湖上,只盼能第一时间,知悉楼中传出的诗句雅论。

    便在此时,有眼尖者发现正东方向,一叶轻舟正自缓缓划近。

    划舟之人,竟然是当朝太傅爱徒,新晋君子之位的沈明烛。

    舟上的乘客乃是何人,竟能教沈明烛为其划舟?

    一道道目光都往舟上射去。

    只见一名相貌清俊的少年站到沈明烛身旁,神色祥然,目光深邃。

    缓缓拉开一副古朴拳架,气与神合,拳风沉稳有力。

    气力聚而不散的拳头前端,隐隐泛露白玉光华。

    看着与太学中广为流传的君子拳有七分相似。

    然而却比君子拳更沉稳,更老练,拳脚动作间扬起的白玉之气也更显充盈。

    如此风仪,在看重人物清议的太学中不出三月,必已名动天下。

    却为何面生得教人想不起来?

    沈明烛紧盯着陆观拳脚的每一个细微动作,与自身所学相印证。

    越看越是赞叹不已:

    “君子不重,则不稳,学则不固。”

    “懂得这套君子拳的人虽多,却没几个晓得像陆公子般舍快求慢,弃轻取重。”

    “拳势越沈越重,积累的五德香火便越是深厚。”

    “如此下去,陆公子所学有成的速度,反要比别的急功近利之人快上三到五倍!”

    温乔已经放弃了与沈明烛争辩的念头,只有气无力地问道:

    “沈姐姐你就不好奇,陆观这套与正统传承颇有不同的拳法是哪里学来的吗?”

    “而且他早已走上开辟五行辅府的道路,尽弃前功,转修儒家的可能性很低。”

    “就算养出了文运小人,他又没法把文宫筑起来。”

    “徒然浪费了本可用作修炼自家功法的心血时间。”

    沈明烛笑而不语。

    技多不压身。

    何况学百家艺的人,本身便必然能吃透百家饭。

    此时此刻,每一分五德文气的累积,都使得陆观的辅府建设得更为坚实。

    这份积少成多的水磨功夫,很快便会在陆观的本职修行中显出益处。

    ……

    陆观三人登岸之时,早已瞧得双目瞪直的士子们自发让出了道路。

    望水楼的掌柜不敢怠慢,亲自推挤开群众,引着三人登上顶楼。

    初登顶楼,只见一众读书人们已然酒过三巡,醉醺醺地高谈阔论。

    时而吟诗,时而嬉骂,甚是自在。

    被邀请出席文会的士子们,一来是为凑热闹而来。

    二来也得给新近风头一时无两的黄慧面子。

    当中与黄家兄弟十分亲近,或是想要借力司隶校尉府于军中发展的文人等的“黄慧铁杆派”。

    占的比例其实不算太多。

    大部份人还是愿意给沈明烛面子的。

    见她带着两位客人现身,登时起身举杯迎接。

    “黄师姐,沈师姐带同两位贵客到访。”

    坐在酒筵主位,正与旁边精瘦如猴的男子低声地说着话的女子抬起一手,万籁具寂。

    “明烛肯来为我道贺,我心甚慰。”

    “人来,引明烛在我右首上座。”

    “我自彩鳞岛鲤鱼王宝库中搜得的游子酒呢?”

    “这就为沈师姐斟上,不可怠慢了贵客。”

    说着热切款待的话,语气却平平淡淡的毫无亲热之情。

    沈明烛笑道:“不请自来,还请师妹勿要见怪。”

    黄慧说道:”无碍。”

    “师妹身旁这位,就是近日在城中大大有名的陆掌柜?”

    陆观本已落座,听见她的话后身形微一凝滞,目光即向黄慧望去。

    不知是否因着身边的美人甚众,瞧见眼前只算中人之姿的女子时。

    陆观格外地瞧不顺眼。

    何况或许是久处海疆受风沙吹拂,又远不如沈明烛般注重保养相貌。

    黄慧狭长脸上的肌肤,犹如久历战阵的刀剑般粗砺。

    唯有一双锋锐目光,稍稍为其容颜生色。

    陆观不知道眼前的女子,到底是为何得到自家对头卧虎的赏识。

    只能猜测女子的内涵,确实出众得能掩盖容貌上的劣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