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天璇剑 > 序章 白马识英雄(五)

序章 白马识英雄(五)

    第二日凌晨,天色尚暗,无忧早早收拾好行李。他去牵了马,轻步穿过院子,便出了大门。

    此时街巷内空无一人,无忧回头对着大门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便向军营方向而去。

    天刚蒙蒙亮,雾气弥漫,白马关前的军营中,两个守门的士兵刚刚冻缩缩地开了大门,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不等两人有所反应,只见一人一马已如闪电般闯入营中。两个士兵急忙大呼,接着一阵急促的鼓声响起,前营军士迅速赶来阻截不速之客。而位于关内的后营,听闻前方大乱,立即便铺开各处人马防御。

    此时,唯一的通道两旁早已聚满了兵卒,他们衣甲鲜明,长枪林立,却都默不作声;只有树叶哗哗的响声充斥其间,一片肃杀景象,似是专门等着猎物前来。

    无忧一边飞马越过一道道栅栏,一边凭借高超的骑术左右摆动躲开无数兵器的拦阻,直冲后营大道而去。他为闯这军营,昨夜偷偷潜入营中探查了一番。他知道这前营主要是粮草和战时物资的存放之地,士兵不多,而后营为了防御白马关,精兵聚集,那里才是他此次闯关的难点;那后营依山而踞,两边山林中尽是军队兵帐,守备森严,反而是中间那条大道平坦易通,可直接骑马出关。他艺高人胆大,竟决定于天亮之前,趁士兵守备松懈,强行闯关。

    却说无忧也非一般武林高手,他乃五台山罗汉堂首座,习得少林寺数种绝学,武艺惊人,江湖中少有对手,如果只是他一人,凭借轻功就能直接过关。只是他此去镇州,包袱中带着不少医具和药材,而心爱的杜青儿,他也不愿丢在此地,所以无奈之下,他只能直接硬闯过去。只是此法凶险,他不愿牵连了闻承奕,所以才骗他说是走小道绕行。

    无忧迅速过了前营,马不停蹄直奔后营大道。后营半山腰有一将领,站立在一排青瓦房前,全副武装,表情严肃。他看着山下那青衣斗笠的豪侠,人马合一,健敏非常,便取出一面黄色令旗,遥遥一指,只见后营大道旁有人大喊:“升起铁木踏,开虎牢!”

    你道这“铁木踏”和“虎牢”是何物?只因此处守将深知后营大道平坦宽敞,极易通行,己方人马通过方便自然是好事,可是若敌人快马袭杀而来,这大道便成了头等隐患;于是他们在大道中间,挖一深坑,长逾三丈,深有丈八,便是一只猛虎跌入,也无法逃出,称之为“虎牢”;平时通行,在坑上覆盖两扇由机关控制的大板,大板正面精铁制成,背面有许多凹陷处,皆嵌入硬木,称为“铁木踏”。行军时若需快马出关,由铁木踏之上而过,畅通无阻;一旦有外敌侵入,则升起铁木踏,露出虎牢,将敌人马军拦在此处,也便于防御。

    无忧飞奔在大道上,远远看见有机关开启,心中不由一惊,但此时的他已是那离弦快箭,停止不得。只见他眉头一紧,毫不畏缩,反而猛的加快速度。等来到虎牢前,他用力一提缰绳,“杜青儿”如他肚中蛔虫一般,会意地高高腾起,一人一马,竟要强行飞跃这虎牢!

    只见无忧飞马腾在半空后,立即扔出头上斗笠,等到杜青儿飞跃到最高处,他不知何时已转到马儿身下,一手托住杜青儿肚子,脚踩斗笠,沉声喝到:“起”,竟将马儿生生拔高了四尺,随后一手抓住马尾,一手扬起马鞭卷住斗笠拉将回来,再一个翻身,已经上马越过了虎牢!

    起初无忧飞马时,所有士兵都以为他必将跌落虎牢中,皆幸灾乐祸地等着看戏,岂料无忧功夫竟是这般高深,当看到他在空中如鬼魅般飞行时,都震惊的无法置信,尤其是看清楚摘了斗笠的闯关者是一个半百的光头老者时,不由得各自惊呼,直到无忧落地奔出十余丈后,众兵士才反应过来;那起先下令开虎牢的偏将立即大喊:“快放箭,拦住他!”

    无忧此时已似出山猛虎,气势如虹,道路两旁分不清是人是树的景象都急速向后倒退而去。他耳边风声呼呼,目光却锐利如鹰,瞥见有箭矢袭来,一身本事不再保留,运起内力形成一道防护屏障,两旁射来的箭矢如碰到铁板一般,尚未近身便纷纷掉落,这更令两旁的士兵们惊为天人,不禁呐喊起来,反倒像是为他鼓劲助威。

    半山腰的将领却是面沉似水,毫无异色。他令旗再挥,直指白马关方向,顿时便有数骑精骑飞奔驰出,直追无忧而去。

    就在此时,将领身后的屋门“吱呀”一声开启,走出一人。只见这人玉冠锦带,器宇轩昂,沉声说道:“敬山,不用追了!”

    话语虽轻,却自带一股威严之势,如雷霆万钧落下。那被称为敬山的牙将吃了一惊,旋即躬身敬道:“尊侯爷令。”毫不犹豫便向白马关方向,挥动令旗打了一个收势,然后站到了中州侯身后,不言不语,如一尊泥塑。

    这中州侯望着无忧远去的身影,手中摩挲着一块精细白玉佛像,笑道:“大和尚,你骗我说走绕山小道,却将我这大营当做阳关大道,真是好气魄,好手笔,不愧为五台山罗汉堂首席。看在你怕牵连我,偷偷出关,又留下这块佛像当做礼物的心意上,我不与你计较太多。但,你若认为我这白马军中无甚高手,拦你不住,那你就太目中无人了。”

    话语方毕,只见化名“闻承奕”的中州侯左肩微动,一股凌厉气劲似利剑一般往无忧方向而去。

    无忧自冲出白马关,见那几骑精骑追了数里便折返回去,稍稍松了口气,翻身下马,朝着渡口走去。

    他这杜青儿本是一匹极其罕见的草原烈马,被他驯服后一直养在五台山上。马肚子上有一块青斑,起初唤作“肚青儿”,后来还是那白衣秀才觉得这个名字俗气,才帮它改名叫“杜青儿”。这次一路狂奔数十里,杜青儿体力透支,不断喘着粗气,马腿上也渗出不少鲜血。无忧怜惜的抚摸着马脖子,说道:“苦了你了,待过了河,我一定多寻些草料,让你饱餐一顿。”

    就在这时,无忧突然感到一股强力气劲袭身而来,他迅速隔空劈出一掌,挡住大半劲力,但仍一缕气劲穿过他的掌劲,贴着他的身体钻入了地下,只在地面留下一个细小的圆孔。

    此时天已大亮,阳光照在白马关内的山上,雾气散去,一片翠绿如墨。无忧循着气劲来向远远望去,只看见一个模糊的白衣身影,遥遥站立于半山腰,似乎也正遥望自己。无忧心中惊讶:“想不到这军伍之中还藏有如此高手,虽不知是谁,但他这一道气劲,在当今北武林已能称雄,方才他要是出手,我如何能过得了这白马关?他此前按兵不动,如今又出手警示,想来不是敌人,能碰到如此非凡人物,我这次下山也算收获不小。他日再回此地,定要寻得此人好好一叙。”

    一念至此,无忧双手合十,遥遥对着白衣人念一声“阿弥陀佛”,转身牵着杜青儿,缓缓渡河而去。

    那中州侯于半山腰仍是一动不动,任山风吹拂面颊,他目送无忧逐渐远去,直至看不到人影,才叹了一声,自嘲道:“十年前送走一个,今日又送走一个。哈哈,这难道是天注定的么?”

    随后,他摆了摆衣袖,轻轻闭上眼睛,满面萧索的样子,喃喃道:“戎疆万里笑封侯,长空岂容燕雀窥。杳渺一鹤任来去,千秋知交醉不归。罢了,罢了,也只有这般英雄人物,才值得我这一剑相送。”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七八!

    既相交于江湖,后会总还可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