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修仙:从海洋开始 > 第五十三章:炼神

第五十三章:炼神

    回到家中,杨逍遥略作调整,恢复状态。

    这一夜他被紫府期的妖修毒牙暗下毒手,又得金丹期妖修相助,因祸得福。

    整个过程要是让鹳雀楼的说书先生编排下,能连讲五六天。若是从意外结识老龟开始,这故事讲上一个月都绰绰有余。

    他之所以突然想到了鹳雀楼的说书先生,是因为对方之前主动找到他,希望将他单杀筑基期妖禽的故事加以改编,搬进书场,被他谢绝。

    调整好状态后,杨逍遥还是隐隐感觉到识海有股鼓胀感。

    只是天已经蒙蒙亮,他还要晨修,之后还要忙论道园的事情,没有时间研究龟福给的法诀。

    他不可能在没弄明白法诀的情况下,直接盲目上手修炼。

    晨修结束,收拾一下后,杨逍遥直奔紫竹园苏冉处,开始一天的工作。

    忙完了岛主府的事情,杨逍遥又联系三名护卫,连续跑了北甲岛、东乙岛和东甲岛三岛。

    这三岛有不少他布设的阵法在红嘴鸥之灾中严重损毁,因此,他把这些阵法列为工作的第一优先级。

    否则,他一个岛接一个岛地修复阵法最省事。

    在口碑和省事之间,他选择了口碑。

    傍晚,文简发信提醒他明天就是去灵石商会的日子。

    杨逍遥简单回复了句“好的”,便不再理会。

    照例打坐修炼,这是水滴石穿的功夫,一日不可停歇。

    今日他识海的鼓胀感依旧存在,杨逍遥仔细阅读龟福所赠的无名法诀,认真揣摩其中意思。

    等到他自觉已经理解后,这才开始修炼。

    这是一篇炼神的法诀,讲的是如何凝练自身的精神,化为神念。

    人之精神不可见、不可闻,为无形之物,昔日先贤为探索精神修炼之法也是历经波折。

    最终有人发现有些人即使没有炼气,其精神也异于常人。

    譬如凡俗中的圣贤有浩然之气,行侠仗义之人有凛然正气。

    这些人的共同点便是心志坚定、知行合一。

    修炼者由此切入,发现精神与肉身的奥秘。

    炼气是通过吸收天地灵气,不断壮大己身,最终易筋洗髓,脱胎换骨。

    到了这个地步,修炼者气血鼎盛,要想更进一步,就要洗炼自身的精神。

    所谓精神本质是由无数欲'望与观念组成,普通人一般多是对之放任自如,听之任之,所以有心猿意马之说。

    炼神便是要驾驭自身的心猿与意马,这里的心猿指代的是欲'望,意马指代的是观念。

    心随意动,意由心生,两者交互影响。

    炼神第一步是静观,要能以旁观者视角观察自身时刻涌现的欲'望与观念,不干涉、不思虑。

    如果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修炼之道的人会感觉这一步极难,普通人一般习惯于随欲'念而动,难以做到即时性的反观己身。即便短暂做到,也难以持久,反而容易生出烦躁之情。

    而修炼者自小打坐修行,吐纳阴阳,除吸收天地灵气外,也有静心凝神之效,比之一般人更容易进入静观状态。

    炼神第二步是寻道,此道为修炼者自身所愿意相信、践行的理念,属于人道,而非天地之道。

    一个人唯有寻到自己的道,才可能做到心志坚定、知行合一。

    心志坚定、知行合一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自身的道统合、驾驭心猿与意马。

    譬如世俗的侠客,因为坚信心中的道义,所以能够言出必行,重义轻利,哪怕因此舍弃性命,也在所不惜。又有书生可以超越自身的本能,做到坐怀不乱。

    善人持善念,恶人持恶念,无论哪种信念都能成为一位修士的道。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一劳永逸之事,人之信念或许一辈子也不会改变,也可能在某一刻发生翻天覆地的根本性改变。

    对于修士来说,当自身气血足够鼎盛时,便可通过炼神之法,凝练自身的精神,化为神念,神念一旦生出便不可逆。

    这不是说修炼者自身的信念发生改变对自己没有任何影响,堕入魔道、神念威能大减都是可能的结果,只是一个生出神念之人,不太可能会因为信念变化而消失。

    炼神第三步是破茧,修士按特殊的行气之法不断催发自身的精神,使之如春蚕破茧,最终破开肉身的保护与束缚。龟福所赠法诀的精妙之处便在于这一步。

    杨逍遥的神魂因为融合了原主残魂的缘故,比之一般炼气修士强大一些,而今又得紫府期妖兽一缕神念的滋养,一下子到了一个临界点,这才出现鼓胀感。

    若是正常修炼因为是一丝丝缓慢提升上来的,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当下,杨逍遥依照法诀一步步凝练自己的精神。

    许久之后,他缓缓睁眼。

    经过这一番修行,他识海中的鼓胀感淡了不少,整个人松快很多。

    一晚上当然练不出神念,不过他确实感觉到对外界多了一丝丝另类的感知,这种感觉因为非常弱,如果不是他仔细体会根本分辨不出来。

    倒是一个好的开始。

    或许是精神强盛的缘故,他修炼完之后精神抖擞,并无任何一丝一毫的疲惫之感。

    想到还有一枚二阶阵法传承玉简没有学习,杨逍遥便动了学习的念头。

    他还想休息了一会儿,将状态调整好,然后开始炼化玉简。

    玉简中的信息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入他的脑海之中。

    半晌后,手中玉简裂开数道细细的纹路。

    杨逍遥睁眼,看着手中裂开的玉简,忍不住感叹一句“奸商”。

    这东西少说要卖上百下品灵石,结果所用玉材如此低劣,死死卡着传承次数,传承一断,立刻报废。

    玉简中记录的传承果然是最普通、最基础的二阶传承,主要包括神念在阵法中的基础运用技巧、复杂阵法的构建要领和一种基础二阶阵法的布设方法。

    即便如此,这一枚只能使用一次的书简也值上百灵石。

    这东西的售卖对象主要是初入筑基期的修士,很多修士炼气期忙着修炼,到了筑基期实力大增,又修出神念,自信心一时间到达一个顶点,原本没时间、看不会的东西也想试试。

    所以,多数筑基初期修士,都会购买布阵、炼丹、制符、炼器这四大艺的传承玉简来学习。

    独属于个人且不限定使用次数的传承玉简太贵,万一学不会又不能转让,那就是血亏。于是,这种能够使用一两次的基础传承玉简应运而生,很好地满足了广大修士的需求。

    结果是绝大多数不信邪的人最终还是没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还要大,就像一道数术题,有些人看一眼就能解出来,而很多人一辈子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杨逍遥得此传承,让他对更高阶的阵法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很多知识学到高阶后,再回首曾经学过的那些低阶知识,会有新的认识与体悟。

    这些事都不是一日之功,非得日日打磨,耗费大量时间。

    所以杨逍遥舍弃了除阵法外其他技艺,对相关知识仅作了解,不会去系统修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