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七十三章 办案

第七十三章 办案

    调查组办案,当然不是抓陈立东这条小鱼。

    陈立东心里也猜测,八成是周备钫的事情发酵了。

    沉吟了一下,陈立东坐正了身体:“不瞒两位领导,我确实出售过钢坯,但那些钢坯都是从毛子那边倒腾过来的。”

    刘组长问:“你和北钢有关系吗?”

    “要说关系还真有,我哥就是北钢的,不过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前年就回家创业了。”陈立东在寻思着自己还认识马建国,可千万不要给马老师找事儿了,引火烧人最恶心了。

    就听刘组长接着问:“北钢那边对你出售的刚才有些反映,我们在蓝市也调查了两家轧钢厂,对方也承认你的钢坯是北钢生产的,你怎么解释?”

    “事情很简单。”

    陈立东解释说:“我是从毛子那边进口的钢坯,是从共青城钢铁厂运过来的,那个钢铁厂不如北钢的牌子大,我就打了北钢的幌子,说是某位北钢领导批的条\\子。就这么回事儿。”

    陈立东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两位领导,我手里从来没有过北钢哪位领导的签字,跟北钢在钢材方面没有一点往来,这些很容易查的。

    这都怪我虚荣心盛,给北钢造成些影响。

    前段时间北钢的周备钫找人查过我,我已经跟对方解释过了。”

    “周备钫已经查过?”张组长开口问道。

    “嗯,我前段时间在蓝市遇到了燕京来挂职的温晓宇,她跟我提起过。”陈立东解释道。

    “你认识温晓宇?”张组长继续问。

    “是的,我跟温主任正在协商在蓝市投资的事情,北钢的情况我也跟温主任也解释过了,跟我刚才说的一样。”陈立东继续解释,除了钢坯以进口为理由,别的都是实情。

    张组长看了看刘组长,刘组长问:“你和周备钫到底认不认识?”

    陈立东苦笑着说:“二位领导高看我了,我哪儿认识人家。要是能搭上周总的关系,我早就跟着去东珠炒股票了,哪儿还需要干实业赚辛苦钱。对了,我正在立项建一座钢铁厂,有国外的投资方。是不是北钢准备打压我?不想让我抢他们的市场?”

    刘组长看向张组长,张组长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不会干扰正常的商业行为。”

    “领导,事情就这样。我卖的钢坯不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没有问题,结算、缴税也都按规矩来,至于打了北钢的旗号,我也只是和个别人口头上吹吹牛,从来没有在实际交易中做过假。”

    说道这里,陈立东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当然,如果领导们或者北钢想追究我的责任,可以按法律程序来,是打是罚我都认”。

    张组长听完后,说道:“行吧,就这样吧。艾昌军,你起草个调查笔录,请陈总签一下。内容就按钢材说的这样,措辞上你斟酌一下,别像审犯人那样语气生硬。”

    说完他又看向陈立东:“陈总,打扰你了。希望没有给你带来麻烦,如果有其他问题,我们会委托县里核实,请你继续配合。”

    “没问题,我们搞经济的,也希望你们给我们企业保驾护航。”陈立东心头一松,表态道。

    张组长听完哈哈一笑,说道:“感谢陈总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气氛轻松下来,开始进入闲聊模式。

    张组长问:“现在干企业环境还行吧。”

    陈立东沉吟了一下,说道:“现在上头政策好,各级领导对办实业都非常重视,我们蓝市、我们滨海县的领导就更加注重打造好的营商环境。

    现在我们正准备投资3个多亿美元上炼钢厂项目,也是看中地方上对我们的支持。

    要是环境不好,我可不敢拿钱往里扔。”

    陈立东这话相当于唱赞歌了,听得调查组的两位领导哈哈大笑。

    再等了一会儿,艾科长把调查笔录做好了,递了过来。

    刘组长看完递给张组长,张组长看看完又递给陈立东,说道:“陈总看一下,如果没问题,就签一下字。”

    陈立东结果来顺了一下,都是按自己说的写的。就拿起笔,写上:以上跟我说的一致。陈立东。

    刘组长接过来,看了一下,问:“陈总对查办案件很熟悉吗?”

    陈立东脸上画个问号,啥意思?噢,写多了。上一世他在开发区任副职,也被调查问责过,每次笔录后边都要写上那几个字后再签名。

    嘿嘿,露马脚了。

    于是讪讪地笑道:“我爸原来在村里当村长,因为生我妹妹被撸下来了,去年镇里补充调查,我替他写过笔录。”

    陈立东真不愧是大忽悠,谎话张嘴就来。

    两位组长听了一笑而过,等陈立东在笔录上按上手印后,张组长站起来跟陈立东握手:“不打扰你了,祝你工作顺利、事业发达。”

    调查组终于应付过去了,陈立东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距离过年还有几天,陈立东打算去一趟远东,跟洛维奇对对账,把远东商贸年终决算做出来。

    一起去的还有孙旭友和陈淑芬。

    王桂清听说他们要去毛熊,担心地说:“听说毛子那边在打仗,会不会有危险?”陈立东哈哈大笑:“妈,毛子在西边打,我们去东边。中间隔着一万里呢。”

    这时,陈家的进出口生意已经做得很大,在这里给读者大大们理一遍经营路线:先由元亨商贸从蓝百集团采购物资,走铁路运到哈市,经绥城到双城子完成出口。

    在远东的运输和销售,走的是远东商贸的账,远东商贸的股东是陈立东和根纳季,但具体操作人员都是洛维奇安排的运输旅的人。

    货物在双城子就开始分销了,一小部分运往海参崴,大部分运往伯力,再从伯力销往阿穆尔州等大区。

    物资销售后获得的资金,会就地采购木材和废钢,木材运回国内,记到元亨商贸账上,转由蒋仁义安排人分销。

    收购的废钢开始时也运回国内,后来就直接送往共青城的钢铁厂了。

    完成这么一轮交易,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扣除运输费用、关税费用、人工费用、攻关费用,总体上有30%的利润,诸位注意,这是商贸交易,30%可是厚利。

    元亨商贸开始以8000万垫本,半年多赚了多少了?大概两个亿,当然是人民币。

    至于洛维奇和蒋仁义赚了多少,那是人家的事情。

    不过,陈立东这边的利润都留在了远东商贸账上,一部分资金收购了共青城钢铁厂的股份,还与根纳季拿下了共青城的柴油机厂。

    远东冶金的日常费用、采购废钢的费用、后续启动炼钢的费用,都要从这里出。

    飞到伯力,见到洛维奇的时候,老爷子在发火,原来西边与诺赫琴反对势力的争端对远东这边已经有了影响。

    洛维奇因为大义灭亲的举动,成为这个年代毛子部队的一股清流,现在他已经成为远东军区副司令兼后勤部参谋长,算是位高权重了。

    这几天洛维奇接到命令,有一支北高加索军区的参战部队要来这里集训,战斗训练局归洛维奇负责。

    老爷子很不乐意,心里琢磨:万里迢迢来这里训练,难道是因为我敢把儿子毙了,有震慑力?

    关键是拨付的训练经费寥寥无几,莫非是听说这边生活过得去,想让远东帮忙养一下新兵蛋//子?

    后来一想,算了,也为国家统一做点贡献吧。

    正是基于这种心底的家国情怀,让洛维奇成为了对诺赫琴反对势力的打击者,为他将来免除了一场危机。

    否则,他作为未来的远东金融寡头,肯定会上某个人的黑名单。

    金融寡头不重要,选边站队才关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