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暗流

    京师,朔方节度使李镇远一家。

    李镇远正在书房踱步,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见儿子李广君来到,便问道“广君啊,听闻皇上龙体欠安,你刚刚从朝廷回来,现下情况如何?”李广君答:“孩儿也没有见到皇上。现在消息封锁得紧,刚听闻华太医已被召进宫中。父亲是朝廷重臣,何不借上书奏事之机,探听近况?”李镇远听完沉思了半晌,道:“现在朝政由公孙权一手把持,此人老谋深算,说不定这里面就有他的参与。现在奏章多半会落入公孙手中,我们趟这趟浑水,势必引起这老狐狸的反感。此人虽说与我们志不相投,也犯不着挑衅他,多生事端。”

    李广君道:“父亲所言极是。不过孩儿有一点不明。太子杨成被废,杨吉在公孙权的谋划下即将入主东宫。这样的朝廷内斗,我们避之唯恐不及,父亲为何要力挺太子杨成呢?”

    李镇远长叹一口气:“哎——广君,朝廷就像一个大漩涡,而政治就是漩涡中的大船,小船是无法幸免的,必须依附大船。李氏一族是朝廷勋贵,我们家资丰厚,即使在漩涡中失去一些船舶,我们仍旧可以建造。”李镇远略微顿了一下,接着说:“但有一些东西,即使是我们这样的勋贵也是输不起的。那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大船。”

    李广君道:“孩儿明白了,太子杨成就是我们依附的大船。”

    李镇远话锋一转:“好了,不说这些了。对了,广君,怎么没见到你姐姐?”

    “姐姐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有了下厨的兴趣,刚才她到厨房亲手做了点心,非要我试吃,那味道……真是一言难尽。你也知道姐姐的脾气,我只能含泪吃下了。听说她还炖了些补品给母亲,我,我可不敢拦着她。这会儿应该留母亲房中,在陪母亲聊天。”

    李镇远略微有些慌张:“这可不太妙,你母亲这几天都说肚子痛,估计是即将临盆,现在受不得惊吓。还是让厨子做点补品,把你姐叫回去吧。”

    “啊……这我可不敢。”

    韩王府内,太子杨吉正一脸紧张地坐在书桌旁,精致的松子百合酥和重阳糕丝毫引不起他的注意,看着一言不发的公孙权,杨吉开口道:“丞相,眼下我是入主东宫了,但还是觉得很紧张。会不会被发现啊?”

    “太子殿下,您早前联合弄臣向皇上吹风,告发原太子造反,皇上不过是一时起意,下了废除旧太子的诏书。事过之后,皇上已经有了悔意,这几日皇上更是已经对诽谤的弄臣,以及殿下您,产生了诸多不信任。长此以往,老臣怕殿下连现在的王位也将不保啊。”

    “我也看出父王对我的态度不向以前那样亲近,等大哥平叛回来,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该如何是好?”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殿下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了。”

    杨吉道:“真要要做到这一步吗?但是鸩杀父皇非同小可,一旦泄露,你我就再无生路了。”

    “经过老臣安排,陛下近日要移驾北冀山养病,待返程时,也就是养病回京师的路上,只等太子殿下您当机立断,好事必成。”

    “那之后呢?”

    “陛下莫慌,到时您就秘不发丧,先扶灵柩回京师,老臣自有安排。最近天热,嘱咐膳厨尽量多备咸鱼干,以掩盖尸臭,免得旁人起疑。”

    “好的,一切按丞相所说准备。只是还有一事,大哥不日返京,以他的性子,必定会将此事追查到底的。还有那个李镇远一家,他们才是旧太子一党的核心。万一他们都来调查……”

    “旧太子不足为虑,倒是那个李镇远,确实有些棘手。太子殿下放心,老臣必将倾力辅佐。陛下的绊脚石,就是老臣的敌人。老臣一定会让他消失得很彻底。一个月之内,老臣当为殿下除去此人。没有了这些羽翼,废太子杨成就像断了翅膀和利爪的鹰,掀不起半点风浪。老臣这就退下去准备了。”

    “有劳丞相了。”

    待公孙权回到丞相府内,便着手准备帮助杨吉篡位一事。儿子公孙康记挂着大哥年纪轻轻就担任了左骁卫大将军,护卫京师,因此来找父亲商议谋个军衔。

    “父亲大人,我最近勤习枪棒,读了不少兵书。听说东北边境的玉米国,多次拒绝朝拜我大隋朝,我也想效仿大哥,征战沙场,为国效力。”

    “你大哥力能扛鼎,万岁御赐招牌‘勇武无双’,你怎么跟他比?”

    “孩儿自知比不过大哥,但是孩儿已经到了束发之年。甘罗十四岁都当宰相了,但我还是一介白丁,心里不免着急。”

    “宰相之家,自然会有功名,还需要你去立功?如今国家昌盛太平,即便你剿了几处山贼草寇的窝点,又能如何?当今之世,谁还会来看你的武功?”

    “父亲大人说的是。但我们公孙一族,自春秋以来就是名门显贵,父亲大人也会希望我有所建树吧。”

    公孙权听闻此言,抚了抚儿子的后背:“好孩子,你的心情为父很了解。现在是洞察人心、讲究智谋权术的时代。无须心焦,用不了多久,你就会见识到了。跨越千年,我们父子联手,一定会重拾我们公孙氏的辉煌荣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