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贞观十八年甲辰,黔州,坠龙崖。

    一个身穿粗布道袍、身长七尺、年约三十的健壮男子定睛望着正从坠龙崖上滚下的马车,有些无语的问身旁同样穿着粗布道袍却极其精瘦的七旬老者:“师傅,不是说要来救人么?就这么看着?”

    精瘦的七旬老者抬起右手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眼睛仍旧盯着马车,打了一句机语:“方外之人贸然出手,有违天道,要等机缘。”

    健壮道士闻言转头看向与他并排而立的精瘦老道,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想说的话咽回了去,又转回头望向正磋磨着山壁往下滑的马车。

    精瘦老道眼睛盯着马车,左耳微不可察地动了几下,放下捋着胡须的右手,平静地说道:“机缘来了。”

    随着精瘦老道的话落,一声嘹亮的啼叫声骤然响起,接着一只青灰色的巨鸟从两人身前约百米的密林中飞出,巨大的羽翼鼓动了几下便朝着山壁上正在往下滑的马车冲去!

    “鹏鸟?”,健壮道士看着半空中直冲马车而去的巨鸟,有些迟疑地开口问道。

    精瘦老道眼含叹服地接道:“是。闻其音年岁尚小,其翼虽距垂天之云甚远,确是货真价实。”

    精瘦老道看着几息间就飞至山壁此时正一只巨爪抠着马车,一只巨爪已然抓住一条白色人影的鹏鸟,然后眼光飘向身前百米处的密林,低声叹道:“小小年纪就能驱使传说中的灵禽救人。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惜今日无缘相见。”

    被精瘦老道赞美“人外有人”的“小小年纪”是个穿着一身黑色劲装的纤瘦少年,此刻正站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眼睛专注地望着山壁上的马车,顺便不忘咽下嘴里嚼着的最后一口米糕。今日的天气极好,未时的阳光火辣辣地烤着纤瘦少年稚嫩又清秀的脸庞,不多时就逼出了阵阵密汗,也让少年的脸庞在阳光的映衬下越发黑亮。

    纤瘦少年望着已经从马车里掏出一条白衣人影准备往回飞的鹏鸟,眼神瞬间开心后又锐利起来。刚才只顾着看鹏鸟和马车,没察觉到坠龙崖上又出现了几个人影,而且看样子是要往下放箭?!

    纤瘦少年拿起胸前挂着的银色鹰哨,正准备吹响,两道少年的声音突然从他的脚下响起,打断了他的动作。

    “程鸾!咱们该回家了!”

    “找你半天了!”

    纤瘦少年,也就是程鸾,闻声低头往树下望去,两个长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圆眼少年正一左一右扒着树干气鼓鼓地抬头望着他。圆眼双胞胎少年旁边还站着另一个浓眉大眼的少年,正摇着手上一个巴掌大的黑色石盘,露出一口白牙憨厚地笑望着他。

    程鸾没有答话,对着树下的三个少年摇了摇手中的鹰哨,抬头再往坠龙崖方向望去,却只看到鹏鸟鼓着翅膀往回飞,而鹏鸟爪子上已然没有了那条白色人影!

    不过几息,鹏鸟已落到了树下三个少年的不远处,程鸾有些失望地看了一眼坠龙崖的方向,手脚并用,稳稳地从树干上滑了下去。

    圆眼双胞胎少年中的一个好奇地跳到鹏鸟旁边,从鹏鸟巨爪上取下一条白色的腰带,说道:“腰带?我还以为是条白色长虫。”

    “腰带上还有个团龙纹的金牌。”,双胞胎少年中的另一个接道。

    程鸾没有接话,走近几步,轻轻地抚了几下正在抖动翅膀的鹏鸟。

    双胞胎少年连忙将手中的团纹龙金牌塞进了程鸾手里,一边将白色腰带甩飞,一边小心翼翼地道:“我们不是要和你抢...”

    程鸾转头看向双胞胎少年,满脸写着莫名其妙。

    站在三人旁边的浓眉大眼少年轻轻笑了一声,说道:“回去吧,鲁叔他们大概已经收好营帐了,咱们别耽搁了。”

    浓眉大眼少年说完又看向程鸾,接着说道:“人各有命,别难过了。咱们不能耽搁,走吧?”

    程鸾轻轻握了一下手中的团龙纹金牌,有些颓丧地看了三人一眼,道:“走吧。”

    “程鸾,你刚才是让鹏鸟去救人了么?”

    “程鸾,你好厉害!”

    “我们不会告诉营长的!”

    “鲁林!”......

    耀眼的阳光仍火辣辣地照着密林,少年们的声音逐渐消失在了密林深处,只剩下草地上沾染了尘土的白色腰带在阳光的映照下泛出层层叠叠的繁复花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