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深宫晚棠香 > 第2章 重生下

第2章 重生下

    叶晚棠再探出些身子,去看前头的车架。

    叶家在江西府并不算是名门望族,叶老爷图谋半生,也不过是个六品知州的职位,且叶家是先前分出来的旁支,家底并不算富裕,经营三代,才勉强算是个锦衣玉食。

    江西省向来富庶,在这里头当官的人家,大多原本就非富即贵,类叶老爷这般半路出家的,青云路一眼就能望到头了,自然不能高枕无忧,素日行径无可避免地要多谨慎些。

    叶家的车架,除了老爷和太太日常出行所乘的那辆,装饰还算是华丽些,其余的车架,都是下分到各房,各房再根据自己的丰俭自行决定所乘车架的装饰。

    叶晚棠,不过是年前入冬时才从乡下的庄子上接到府里来的,她在叶家,一无钱财,二无体面,她自然是没有余钱去装饰车架的。

    别的姑娘们或多或少,都会在车架上施以雕刻和彩绘,再不济,也会打几个好看的流苏络子,在车篷四周挂上一圈作点缀。

    只有叶晚棠的这辆车架,既无彩绘,也无点缀,与太太初分给她时并无两样,就连车厢里头钉的厚棉帘子,都是她捡了一床不用的旧褥子,缝巴缝巴给胡乱钉上去的。

    寒酸得甚至连叶家奴婢们所乘的车架也比不过。

    怪不得方才叶晴萱说,若非是太太吩咐,她自不愿意和叶晚棠一个车。

    叶晚棠用力嗅了嗅车架外头带着泥土味和草木味的冷冽空气,一面忍不住咳嗽,一面又舍不得放下帘子。

    她本就风寒,这会子冷意上头,她咳得愈发厉害,不一会儿,浓郁的潮红便弥漫上她洁白如玉的肌肤。

    “咳!咳咳!”

    叶晴萱冷眼瞧着她,嗤笑一声,道:“大冷天的,外头有什么好瞧的?你咳成这个样子,待会儿还怎么进寺烧香!”浑然忘了适才她是如何掀起帘子往外贪看的。

    烧香?

    叶晚棠终于回过神来。

    她扭过脸看着叶晴萱,虽说在她的记忆中,这个庶妹对自己一向算不得客气,可毕竟这会子车厢里只有她们两个人,她斟酌着词句,问道:“咱们此番,是要去哪儿?”

    叶晴萱翻了个白眼,并不想答话,她倚着车壁,闭目假寐。

    见她不答话,叶晚棠的视线渐渐下落,停留在自己身上这件大红羽纱斗篷上。

    在她的记忆里,这件斗篷,还是她当年初进叶家时,正巧赶上太太要给家里的姑娘们做冬月的新衣裳,五个姑娘每人一件斗篷,或粉红,或鹅黄,都是拿一样的羽纱料子来做。

    她从乡下带过来的衣裳,太太全都不让再穿了。

    说是毕竟要参加选秀了,若是穿的连家里的奴婢都不如,出去走动时,丢的可是叶家的脸,得拿绫罗绸缎裁剪衣裳,再打一些金银首饰,细细地娇养起来才好。

    太太这话说的十分漂亮,听得叶老爷连连点头,直夸太太贤惠得体。

    不过叶老爷不知道的是,太太给她做的新衣裳,都是拿积箱底多年的大红大紫的料子做的,看着光鲜,实则与时下追求雅致、淡然的风气全然违背,家里的姑娘们没一个愿意挑这样的料子做衣裳,才全便宜了叶晚棠。

    叶晚棠收回视线。

    这件大红羽纱斗篷,她也就穿了那一季,次年深秋,她入宫选秀,既没能选做皇上的妃子,也没能被当场赐婚给王爷或是朝中大臣,她虽被留了名字,却是进后宫做了一名小小的女官。

    说是女官,可也就比宫女们稍微好上一些罢了。

    女官都有自己的服制,即便是后来,手里宽松些了,能自己掏银子让司衣房给做几身新衣裳,也得严格按照宫中女官的仪制来,这些大红大紫的颜色,若无意外,此生她无穿上的机会。

    可眼下,这件大红羽纱斗篷,却好端端地穿在她的身上。

    叶晚棠后知后觉地醒悟过来:难道,自己这是死而复生,又回到了选秀之前?

    车厢里是漫长的沉默。

    叶晴萱好似睡了过去,半晌也没有动作。

    叶晚棠放下帘子,垂手静坐,她身上的这件大红羽纱斗篷,衬得她整个人精气神极好,完全不似一个发了风寒的虚弱者。她忽然有些贪恋这样的时刻了。

    距离她前世在叶家的生活,已经过去十年了,她有好些事情,甚至是好些人的面孔,她都记不大清楚了。不过好在,她本身就是在乡下长大的,进宫之前,她在叶家生活的时间也不足一年。

    此刻外面雪花未消、春寒料峭,算算时间,她重生的档口是在初春,离她进叶家也不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即便她有些记不清楚,打个含糊,应当是能应付过去的。

    叶晚棠尽力地回想当年自己在叶家是个什么光景。

    她只记得,自己的亲生母亲方氏是叶老爷的原配太太,乡绅小姐出身,是和叶老爷是指腹为婚的娃娃亲,他们俩之间的机缘,有好些情节,都和叶晚棠曾在戏本子上看到的桥段极为相似。

    叶老爷这一脉,并不算是叶家的本宗,而是由叶老爷的祖父那一辈,从本宗叶家分出来的旁支,靠着一些人脉和田产,开门立户了。日子过的倒也富庶,只是比起乡绅方家来,叶家于银钱上倒是弱了许多的。

    既是娃娃亲,方家和叶家当年也算是门当户对。方家的几个子侄于读书上都不是很有出息,倒是对经商很有天分,只在学堂识了字启了蒙,便纷纷下学去,跟着家里的长辈学习经商之道。

    叶老爷这一户,虽不是富贵大户,但许是分得了一些叶家本宗的影响,子侄皆读书上进,尤其是叶老爷,年纪轻轻就中了举子,要进京赶考去了。方家大喜过望,立马将两个孩子的亲事给办了。

    洞房花烛夜后,叶老爷便进京去了,这一去,便走了三年。

    方氏在家独守空闺,等了三年,才终于等到夫君中了进士了好消息。

    虽不是前三甲,好歹也能够得上天子门生这四个字,方家更是足足地端起岳家的身份,出钱出力,替女婿打点行关,只求谋个好些的官职,将来他仕途若有出息了,连带着方家也能风风光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