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深宫晚棠香 > 第4章 相求

第4章 相求

    “你既是一早便对日后的出路有所顾虑,为何你不去求叶晴蕊?她是太太亲生,也进了殿选名单,届时,叶家定然会全力支持她,而非我……你去求她,岂不是更有胜算?”

    叶晚棠望着叶晴萱狠狠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有些好笑,道:“何况,你们才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姐妹,比起我,显然她帮你的可能更大一些。你既然这般求我,显然,是已经求过她了吧?”

    “我倒有些好奇,她是如何答你的?”

    叶晴萱抹了眼泪,眼神有些尴尬,她犹豫片刻,才道:“……我还没有求她,她便已经放出话来,若她成为妃子娘娘,日后必定好好提携二少爷,不会叫家里庶出的爬到嫡出的头上张狂。”

    “太太亲生的,除了她,不就只剩二少爷叶时荣和七少爷叶时桦,七少爷今年才六岁,等长成人还早呢。她所说的提携,指的自然是二少爷叶时荣。”

    “端看他们是如何待你的,便知以后他们待我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池鱼幕燕的典故,我还是知晓一二的。三姐姐靠不住,我只能选你。”

    叶晚棠微微垂下眼睫。

    看来,叶家这个五妹妹,对自个儿的处境十分忧心呢。

    叶晚棠把手里的茶盏递给阿月,示意她再给自己续一杯热水,阿月傻乎乎地笑:“姑娘多喝些热水,等发了汗,风寒就会好了!”

    “五妹妹,你方才说了这许多话,情态恳切,言辞周密,想来不是一日之功吧?我在叶家的这半年里,你我之间的情分并不算亲厚,甚至可称得上淡薄。”

    “不过,那时的我并未入殿选名单,随时都有可能从前面的选秀流程里落下来,为了不得罪三姑娘,你对我冷眼旁观亦在情理之中。如今,虽说你已道出三姑娘不会帮助你的情状,可,你怎就这般笃定我一定会帮你呢?”

    “难道你就没想过,若是我非但不帮你,还把你方才诉说的那些言辞告诉父亲和太太,你的处境只会比现在更艰难?五妹妹,依着你平日的性子,这等没把握的事儿,你可不会做。”

    “你的这番言辞,原本大可以等到我真正入选之后,才与我说。所以,你必然是知道了什么事儿,或是有旁的什么缘故,能叫你猜出我的立场会和你一致,至少不会相左。你才会选择冒这个风险,你才敢在现在殿选结果未知的时候,将你的那番话提前说与我听。”

    “既到此处,若是你不能开诚布公地与我明说,即便我已应了会帮你,但日后,是帮一二分,还是帮八九分,所致结果自是天差地别。五妹妹是个聪明人,这当中的寸口,想必不用我多说吧?”

    这一番话下来,叶晴萱的神色很是怪异,她望了望淡定自若的叶晚棠,眼神有些躲闪,迟疑了一会儿,才道:“大姐姐,你有些不似之前那般了,之前的你,可不会追问那么多……”

    叶晚棠的视线落在手里的青瓷盏子上,微微一笑。

    之前的她,是自小在江州无忧无虑地长大,天真烂漫的青葱少女,比起叶晴萱这样打小就浸淫在官宦人家后宅争斗里的女孩儿,不论是心机还是城府,皆远远不如。

    直到她入了宫,做了十年女官。

    后宫里的争斗,比她想象中更为复杂多变,稍不留神便会粉身碎骨、无处可诉。

    她身在其中时,并未觉察自己有何改变,直到重生回来,她才忽然发现,原本被她认为心机深沉的叶晴萱,竟也有而今被她看透如白纸的一天。

    “五妹妹不必烦忧,你说与不说,都在你。这与我,倒是无甚干系。”

    叶晚棠神色自若,轻轻掀开帘子一角,往外探看几眼,又在阿月的殷殷注视下,乖乖地将帘子放回:“就要到永宁寺了,我这汤婆子有些凉了,阿月,再给我续些热水吧。”

    阿月点点头,忍不住絮叨几句:“姑娘若早这般知道保养自个儿,便不会有这样着风寒难受的时候了!”

    叶晚棠不再管叶晴萱如何思虑,她拢了拢身上的羽纱大氅,将自个儿的衣裙一褶一褶地理顺,再就着阿月递过来的小铜镜将自个儿的发髻和昭君套规整一番。

    在她记忆中,叶家太太是一个对衣食坐卧都十分讲究的人,自己本就不讨她心喜,更无须在这等小事上落她的话柄。

    叶晚棠为自己整理一番,又顺手理了理阿月的发髻和衣襟,见都好了,才满意一笑。

    “大姐姐倒真如无事人一般……”

    叶晴萱终于再度开口,她盯着叶晚棠身上的大红色大氅,眼神略有些酸涩,见叶晚棠并不接她的话,她才正了正神,继续道,“前几日,大姐姐是不是曾悄悄出府,独自来了永宁寺一趟?”

    叶晚棠眼神一闪。

    车架就快到永宁寺了,叶晴萱的语速也加快许多:

    “三月初二那日清早,大姐姐曾带着你身边的阿月悄悄从角门出了叶家,恰好被我的丫鬟撞见了。守门的婆子说,大姐姐是为了给亡母进香,已禀过了父亲才出府的。”

    “我那丫鬟谨慎,多跟了几步,正好见着你们套了车马,往正西去了。据我所知,先夫人的坟茔是在江州,牌位香火也在江州,大姐姐半年前入了叶家,父亲心善,体念你思母之情,便在江州的白云观里也给先夫人供了一个牌位。”

    “白云观的确是在城西的方向,只是,大姐姐若真的只是去白云观,为何不乘叶家的车马,反而要另使银子去雇外头的车马?”

    叶晴萱弯了弯嘴角,笑容里有一丝志在必得的笃定,挂在她泪痕未干的脸上,颇有些格格不入。

    “事后,我便叫丫鬟去寻到了当日大姐姐所雇的车马,那车夫说,你的确是进了白云观烧香不假,但你只雇了他一程。等你出了白云观,却并未直接回叶家,而是又另外雇了一辆车马,再往西南方向去了。”

    “大姐姐,你的确足够谨慎,一路上换了好几辆车马,且都使了银子封口。我虽不晓得你为何这样做,可大姐姐,永宁寺的方向,恰好是在抚州城外的西南方向。”

    “太太叫咱们今日过来烧香,是上个月底就说过了的事儿,说,永宁寺的香火极灵验,寺里的慧能大师修为高深,能判古今。谁都知道,选秀,本朝从未有一家一次出两名妃子的先例,你和三姐姐都入了殿选名单,太太自然是想着提前准备一番……”

    “你自半月前便染了风寒,连每日给太太的晨昏定省都免了,我想着,能叫大姐姐不畏严寒,借着替亡母祭扫的由头出府,路上那般地谨慎辗转,除了来永宁寺,还能是为了什么?”

    叶晴萱双眼发亮:“大姐姐既然已有一飞冲天的念头,又有这般谨慎的好心机,将来必定前途光明。”

    叶晚棠抬眸:“所以,你才决意提前将自个儿的心思告知于我?”

    叶晴萱重重点头:“比起三姐姐,我自然是更希望你中选。自然了,若是你肯帮我,自然也是再好不过了。”

    车厢里有一瞬间的静默。

    阿月听得稀里糊涂,她侧过眼,瞧了瞧句句紧逼的叶晴萱,又望了望面色沉静的叶晚棠,有些欲言又止:三姑娘,她在说什么?

    而叶晚棠在留意到了阿月的复杂眼神之后,微微一笑,轻声道:“永宁寺就要到了,我们收拾下东西,待会儿好下车进寺。”

    阿月虽想不明白叶晚棠和叶晴萱这两个到底在说什么,但她谨记一条:姑娘所说的,便是对的,她想不明白没关系,听姑娘的便对了!

    阿月便不再理叶晴萱说什么,手脚麻利地拾掇她们进寺要用的东西。

    “大姐姐?”叶晴萱忍不住催促。

    叶晚棠拢了拢身上的羽纱大氅,微垂的眼睫下,掩住了她一双似笑非笑的眼神。

    就在方才,叶晚棠还以为叶晴萱是捏住了自个儿什么把柄,才叫她那般笃定地,把她酝酿许久的成算提前漏给自己知道。

    却原来,就这?

    前世的叶晚棠,的确曾偷偷溜出叶家一趟,她也的确是在出白云观之后,辗转换了好几辆车马去往别处。

    只是,她那般谨慎,并不是为了去永宁寺。

    而是为了去通汇钱庄。

    叶晚棠的母亲方氏,出身江州方家,方家数代经商,家资殷实,曾富甲一方。

    方氏死后,她的私产全数留给了叶晚棠。

    后来方老太爷过世,方家分家,几位看着也晚棠长大的方家爷叔不忍心叫她吃亏,便干脆对外人道,方氏即便和离,也是出嫁女,叶晚棠姓叶不姓方,不应分得方家家产,且方氏的嫁妆,也应继续由方家保管,等叶晚棠成亲之后,才会继给她。

    而事实上,方氏留给叶晚棠的嫁妆和私产,早就分毫未动地给了叶晚棠,且原应分给方氏的那一份家产,也已经由方家的爷叔们见证,一分不少地给了叶晚棠,全部存进了通汇钱庄。

    因着选秀,叶晚棠不得不来到抚州的叶家。

    方家的现任主君,乃是方氏的亲哥哥,叶晚棠的亲大伯——她原该是叫舅舅的,但方家人曾说,方氏既然是和离之后才生了叶晚棠,那她叶晚棠,就是他们方家的小孙女。

    即便是性叶,那又怎样?若非当年叶沅那个绿毛汉仗着有做大官的新岳丈撑腰,捏着方氏的和离书不肯放人,他们也不会妥协把叶晚棠的户籍落在叶家。

    方家的所有人,对叶老爷叶沅都极不放心。

    叫叶晚棠一个小姑娘手持数万家资,孤身一人去叶家,犹如小儿抱金行于闹市,他们对叶家极不放心,便干脆对外隐瞒了叶晚棠已经承继了方氏私产的事实,宁愿落一个苛待孤女的名声。

    方家大伯曾说,方家的名声,是数代经商换来的,是铁打的,可若是为着保全方家的孩子,区区名声又算得了什么?

    前世,叶晚棠进了殿选名单后,便在盘算自个儿的前程。

    若是能进宫,她一个宫妃定然是不能随意进出皇宫,她留在钱庄里的钱财必然要有人经手才好。若是她落选了,叶家二少爷已然在算计她的婚事,虽然她不甚在意,可也得提前想好应对之策,才好顺利脱身。

    当时她风寒未愈,整日关在自个儿房里,甚少见人,恰好那几日落雪,人们都只想躲在屋里取暖,鲜少来回走动串门,若要出门,那便是最好的时机。

    为了权宜,她先去叶老爷跟前哭了一通思母之情,换取了能出门去白云观拜祭的机会。

    倒不曾想,却被叶晴萱瞧见了。

    若是当时叶晴萱有耐心,多使一些银子挨个去向那些车夫仔细打听她的行程,兴许还能猜到一二。不过她当时出门的时机紧挨着太太吩咐去永宁寺的当口,很难不叫人把她那趟出门和永宁寺联系起来。

    倒真是歪打正着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