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我在隋唐当神仙 > 第十二章 职业变体

第十二章 职业变体

    自两晋时期,道教开始了蓬勃的发展,先后诞生了上清道、灵宝道等对于后世影响深远的教派。

    其中上清道,始自于上清大宗师魏华存。魏华存乃是女子,自幼便博览百家,尤好老庄,平日里便导引、吐纳,后来被父母强嫁于南阳刘乂,为其生育两子。

    之后两人别居,魏华存便一心修道,先是入天师道,成为天师道祭酒,后又随清虚真人王褒修行,得传《黄庭经》。

    后杨羲扶乩降笔,据说得魏夫人传法,得授《上清真经》31卷,其中包便含了《黄庭经》,因此杨羲为上清派第二代宗师。

    杨羲传法于许谧、许逊,许谧为上清第三代宗师,许逊便是后世道教传说中的四大天师之一,被后世的净明道供奉为祖师,但其实许逊修习的也是上清一脉。

    不过后世的道教科仪经典《太上天坛玉格》中记载,一切上真天仙神将,不附生人之体,若辄附人语者,决是邪魔外道,不正之鬼!

    而扶乩,就是附身传法。

    当然,和尚们的那些佛经,其实很大一部分,甚至绝大多数也是差不多的路数,言称得佛陀菩萨传法,也不过是一路货色而已。

    顾清河是知道这些的,所以他本身对于这些宗教并没什么尊敬,在他看来,就算真的有这些上真天仙,佛陀菩萨,也不会因为他的不敬而降下什么处罚。

    如果有什么神仙会因为凡人的冒犯而降下处罚,那肯定就不是真正的神仙,不过是些强大些的凡人罢了。

    什么不供佛,就会堕入地狱;什么不敬神,就无法上天堂;什么供养僧人可得大福报;什么赎罪券可洗净罪孽......

    凡所有教,皆是邪教。

    在顾清河看来,真正的神仙真人,应当是像大道运行一般,不会以外物的看法来影响自身的存在。

    重力不会因为你喜欢祂,就对你有所偏爱,所以一斤的铁必然是和一斤的棉花一样重的,哪怕你天天三跪九叩的祭拜祂。

    数学不会因为你不喜欢祂,就会厌恶你,一加一必然不可能等于三,所以数学对于世间是平等的,哪怕你天天诅咒祂,唾骂祂,不会就是真的不会,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才是顾清河眼中的上真天仙,佛陀菩萨。

    不过,顾清河虽然对于这些宗教很不喜,但是对于宗教人士的智慧,顾清河还是很敬佩的。

    秦敬之说自己家世代供奉上清道,顾清河就想起了上清道的经典《黄庭经》。

    从万能的群友那里得知,《黄庭经》其实分为内外二篇,其中内篇被称为《黄庭内景玉经》,外篇被称为《黄庭外景玉经》,后来还多了一个中篇,但是中篇的水平太差,并不被后世认可。

    《黄庭内景玉经》,相传是太上大道君所传,开头便是“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万过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

    根据万能的群友的说法《黄庭内景玉经》,其实还是颇有功效的,不过这些东西需要配套的观想图,如果没有这些观想图,就很难入门。

    而《黄庭外景玉经》开篇则是“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

    上清大宗师魏夫人传下的《黄庭经》,其实是《黄庭内景玉经》,所以上清道尊奉的主神之一便是太上大道君,这位太上大道君是何许人也,便是后来的上清灵宝天尊。

    《黄庭外景玉经》开篇提到的“老君”,自然便是太上老君了。

    按照万能的群友的说法,魏夫人早年间是天师道的祭酒,也是天师道的高层了,后来应当是破门而出,自立一派,这《黄庭内景玉经》便是依照《黄庭外景玉经》演化而来的。

    太上大道君这尊名,其实也是为了和天师道的太上老君抢位置。

    你是太上,我也是太上,你是老君,那我就是大道君,肯定要压你一头。

    后来的山中宰相陶弘景,他也是上清一脉的宗师,他所写下的《真灵位业图》中,太上老君的位置就只是第四等,从天师道的主神,变成了第四等的神仙。

    至于太上大道君则是排在了第二等,成为了第二等的主神,是为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明显是要压太上老君一头的。

    上清,上清,意思就是太清之上嘛(笑)。

    后来在宋朝三山符箓归一,正式确立三清的地位,太上大道君也改称为灵宝天尊。

    不过作为和早期太上老君互别苗头的天尊,其实灵宝天尊的存在感并不强。

    上面有个开天辟地的老大元始天尊,下面是有着真实历史支撑的道德天尊,作为一个折中的天尊,一般人根本就不了解这位天尊的具体事迹。

    至于那位玉清元始天尊为什么会是第一等的主神,还位列在上清灵宝天尊之上,自然是和灵宝道大有干系。

    不过这些都和现在的顾清河没什么关系,因为现在的顾清河发现自己的系统界面出现了一些变化。

    系统可以说是顾清河安身立命的支柱之一,现在出现了这种未知的变化,顾清河顿时就紧张了起来。

    系统界面上的职业一栏德鲁伊这个职业开始闪动,散发着阵阵光芒。

    顾清河将意识集中到职业栏上,就获得了一些反馈。

    【德鲁伊职业接触到本世界特有的文化知识,契合程度为中,即将发生转变,可形成新的变体职业,需要接触更多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

    职业,其实就是一条道路,一条通向超凡的道路。

    不同的职业,便是不同的道路,通向的最终方向也不同。

    法师,是以解析万物为目的;牧师,是以追求与神合一为目的;德鲁伊,是以自然平衡为目的;术士,是以挖掘血脉为目的......

    目的不同,自然就会导致手段的不同,所以造就的职业也各不相同。

    因为一条道路并不是适合所有的人与环境,所以,自然就会有大智慧者,创造出更适合自己,更适合环境的道路,而这,就是变体职业。

    以核心职业为主体,将这些职业中的种种能力,改造成适应自己或适应环境的能力。

    以德鲁伊为例子,一般的德鲁伊基本上都是以森林为主要活动区域,所以德鲁伊的种种能力必然是偏向森林环境的,像是穿林步技能,就是很典型的森林地形下的产物。

    但是,沙漠,山岭,草原,海洋,这些环境难道就不是大自然了吗?

    这些环境当然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以维护自然平衡为目的的德鲁伊,也是会在这些环境中存在的。

    那么,穿林步这种能力在沙漠,山岭,草原,海洋等环境下,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所以,更加适应这些环境的德鲁伊变体职业就这样被创造了出来。

    沙漠之中,有荒漠德鲁伊的存在;山岭之上,有山地德鲁伊的存在;草原之上,有荒原德鲁伊的存在;海洋之内,则有水栖德鲁伊存在,甚至是有些自然派系的德鲁伊最不待见的城镇中,都有城镇德鲁伊的存在。

    这些变体职业有的更强,有的则变弱了,但都是适应了当地的环境而做出了一些能力上的改变。

    而现在,因为德鲁伊职业接触到了这些道家的思想,顾清河的德鲁伊职业即将产生一些变化,这自然是让他游戏期待。

    毕竟德鲁伊职业的文化内核,其实还是外国欧美的那一套,流于表面,自然是不如本土的文化内核更让顾清河接受。

    如果能够用道家的文化内核,替代原本的文化内核,顾清河是很高兴的,而且适应这个世界之后的职业,不说强弱,肯定是更加适合顾清河的。

    而现在,顾清河就需要从秦敬之那里,获得更多的有关于道家和道教方面的知识了。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语言问题,语言不通,始终是一个大难题。

    《老子》、《庄子》、《列子》这几本书都是用楷书抄写的,华国人基本上都可以无缝识别出繁体字,将繁体字转化成简体字,所以顾清河还是可以看懂的。

    但是,秦敬之的这几本书中,并没有《黄庭经》,现在让他现场默写出来也可以,只不过这处大厅里也没有什么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

    如果在外面的泥地上书写,只怕是要写上一整个院子了,而且耗费的时间也太长了,虽然顾清河并不在意,但这种行为就有些太过了。

    看着恭敬地立在自己身前的秦敬之,顾清河其实有些难以启齿,毕竟刚刚救了他,就惦记别人家传的知识,让顾清河有着挟恩图报的感觉。

    不过这还不怎么着急,等到以后有机会了,可以慢慢地从秦敬之那里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离开这处山寨,把那些被掳掠来的人们给送还回家,然后找个安生的地方,好好学习一下这个时期的语言。

    系统在顾清河翻看完那几本书的时候,就已经把其中的内容给记录下来了,所以顾清河就将《老子》和《列子》也递给了秦敬之,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秦敬之把这几本书贴身收好,知识,在这个封建社会时期是很宝贵的一种财富。

    在还没有诞生纸张的时期,古人以竹简记录,那时候的一本书不过几千个字而已,就得几十上百个竹简才能记录下来。

    所以一个学富五车的人,他一辈子的阅读量,可能还不如现代社会中一个普通学生几天的阅读量。

    西汉时期的东方朔,自称自己通读了四十四万字,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阅读量了,但现在随便选一本完结的网络小说,最少都有一百万字。

    当然,这之间肯定是不能如此比较的,但也可以证明古代知识的宝贵程度。

    作为奉道世家,世代供奉上清道,秦敬之一家自然是虔心信奉,不过也正是因为虔心奉道,所以秦父在朝堂之上颇受排挤。

    此次为父守孝,秦父就不打算再次回到朝堂之上了,谁知此次回乡,竟然遭此大难,全家遭劫,仅剩下秦敬之一人独活。

    甚至如果不是遇到了顾清河,秦敬之最终都难逃一死。

    看着秦敬之将书籍都收好,顾清河就打算在这处山寨中仔细逛一逛,看一下是否有别的遗漏。

    秦敬之在前面领路,很快二人就来到了大厅旁边的一处小屋,这栋小屋可比那些草棚子强多了,内里还有不少家具,一看就知道是个寨主头目的居所。

    仔细查看了一番,顾清河从一个柜子里发现了几封书信,信上写着的一些内容,也给顾清河解答了不少的迷惑。

    为什么这个山寨的大寨主竟然有一柄长槊,而且武艺也颇为精熟。原来这个大寨主竟然是不其县里刘家的三子,来鹤山这里自然是身负家族的任务,想用这鹤山的山匪培养出一批私下的打手。

    所以这些山匪仅靠着剥削附近的一些村寨就能过活的很不错,不需要自己再种地养活自己。

    暗地里有刘家送来的粮草补给,加上劫掠一下附近的村寨,足够养活这个山寨上七八十号人了。

    而二寨主、三寨主和四寨主都是刘家的庶子,跟随自己的嫡兄,一起帮忙掌控这处山寨。

    至于这个刘家为什么想要培养一批打手,这几封信中则没写,不过顾清河心知,也不外乎是那几种可能罢了。

    想了想,顾清河将这几封信收好,带着秦敬之去别的房间里搜查。

    别的房间里倒是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不过顾清河倒是在一件房屋里看到了一柄麈尾,倒是颇感意外。

    而秦敬之看到那柄麈尾则是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麈尾其实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后来士大夫们谈玄论道时经常拿着它,所以延续成了一种习俗,变成了名流雅器。

    秦敬之一家世代奉道,自然对这东西不陌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