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北宋朝 > 第31章 真相

第31章 真相

    黄石对这薛三是有印象的,此人相比那郑二礼貌许多,对其甚至还有些好感。

    “来人啊!绑了此人!”

    衙役听令,将薛三缚住。

    县令一拍惊堂木,问道:“薛三,这杨子明可是你所害?”

    薛三回道:“正是小人所为。”

    黄石纳闷,这薛三还真是一人做事一人当,承认得痛快。

    只见县令又问道:“你与杨子明有何仇怨非得毒杀于他?”

    “仇怨?自是有天大的仇怨,这杨子明便是一个猪狗不如的畜生!”

    杨员外听闻,怒道:“向来待你不薄,为何还污蔑我儿?”

    薛三笑道:“待我不薄?若不是你养出这等畜生,我何至于此?”

    “你……”

    杨员外被气得不轻。

    县令再拍惊堂木,说道:“薛三,你毒害杨子明是何原由,细细道来。”

    薛三神情一暗,似很悲伤,缓缓说道:“小人的胞妹,名叫薛小姝,年方十六,生来俊俏,可惜投到了穷苦人家。去岁,胞妹来为我送些衣物,被那杨子明瞧见,其便起了歹心……”

    说到此,薛三竟是把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少许,薛三继续说道:“那日,杨子明将我支开,唤郑二骗胞妹言我出事,胞妹便来到杨府。”

    说到这,薛三恨恨的盯着郑二,郑二瑟瑟发抖。

    “继续道来。”

    县令看了郑二一眼。

    薛三长舒一口气,说道:“胞妹未见到小人,便要离开,不料那杨子明早已将门窗封死,那畜生竟奸污了胞妹……”

    围观之人愤愤不已,杨员外面带愧色,郑二眼神躲闪。

    “肃静!”

    两班衙役呼声“威武”。

    薛三又继续说道:“那畜生得逞后,胞妹这才脱身,当晚便自缢了。”

    县令问道:“为何不报官?”

    薛三愤愤的回道:“胞妹自缢,家中前来报信于我,被那郑二得知,告了那畜生,便威逼于我,言明若敢报官便让全家在此地无活路。”

    县令又问道:“你既不报官,便是同意私了,为何又毒杀于这杨子明?”

    薛三回道:“碍于那畜生威逼,只得私了。只是想起我那可怜的胞妹,多有愧疚,日日难安,便起了报仇之心。”

    “将你如何投毒之事讲来。”

    “小人不想这畜生死得太利索,便抽空从外地买来砒霜分数次投放,这畜生果然并未察觉,只是身体抱恙些,连郎中都未能查得,以致今日毙命。”

    薛三说完,长声一笑。

    众人感叹,杨员外神色萎靡。

    黄石心情略有沉重,这杨子明当真不是个东西,死的好,只是可怜了这对苦命的兄妹。

    惊堂木一响,众人安静。

    县令看向郑二,说道:“郑二,薛三所言是否属实?”

    郑二诺诺的回道:“回官人,属实。”

    “尔等所言记录在案,签字画押。”

    县令话下,所有人等皆签字捺印。

    黄石同情薛三遭遇,便向县令行了一礼,说道:“官人,在下有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县令一愣,而后示意黄石说话。

    黄石说道:“此案薛三毒杀杨子明,事出有因,皆乃杨子明奸污其胞妹所致。薛三胞妹自缢乃失名节之因,薛三毒杀杨子明乃因其胞妹之死而起。凡总总,薛三罪不至死。请官人三思而后断。”

    众人觉得有理,就连杨员外也不言语。

    “本县自有考量。”

    县令说完便进去内堂,留下众人等待。

    约一盏茶的功夫,县令站至堂上,一声惊堂木,两班衙役齐呼“威武”,众人安静。

    “此案真相大白,所有人等签字画押,本县谨按律判如下:天理昭彰,因果循环。先有杨子明遣郑二诓骗薛小姝,使杨子明奸污薛小姝得逞,致薛小姝自缢而亡,后又威逼薛三不得报官。薛三因胞妹之死起报复之心,以少许砒霜多次投毒于杨子明,致杨子明与人争斗之时毒发身亡。杨子明奸污薛小姝致其身死,薛三投毒又致杨小明毒发而亡。郑二杖臀二十以示惩戒,杖毕当场释放。薛三罪该极刑,念及事出有因,又如实供罪,姑且从轻,杖脊十,刺配五百里光州,报州府发落。”

    县令言毕,众人称赞。

    黄石自是满意此结果,这样薛三仅是发配而无需秋后问斩,天下大赦便有自由之日。

    “啪!”

    “哎哟”

    ……

    自是那郑二受杖吃痛。

    一切完毕,薛三收监,杨员外带众仆抬走杨小明尸身,众人这才散去。

    黄石正要往外走,却被县令叫住。

    黄石这才仔细看这县令,人至中年,剑眉耸立,一脸正气。

    黄石问道:“官人可是有事吩咐在下?”

    县令说道:“今日还得多谢小官人从旁解疑,如若不然,此案中案便不好大白于人前。”

    “在下牵扯其中,自是要尽力而为。”

    县令笑道:“小官人才智过人,本县甚为敬佩。不知小官人可否有意留在本衙司职?”

    这县令想把自己留在身边,那肯定万万不行,便说道:“在下并无此意,多谢官人厚意。”

    黄石一言拒绝,县令便不再强求,而是问道:“小官人去往何处?”

    黄石回道:“回官人,在下是去往汴京。”

    县令捋捋胡须,说道:“此地去往汴京有八百里之遥,车马尚需半月,小官人自要避开险路,切莫夜行,免得碰上贼匪之流。”

    黄石没想到这县令对自己如此关心备至,想来是为感谢今日所为,便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官人指点。”

    如此互相告辞一番,黄石便出了衙门寻驴车而去。

    驴车旁有一人,正是挨了板子的郑二,撅着屁股东张西望。

    见黄石过来,郑二说道:“小官人,我家员外有请。”

    “哦?”

    黄石虽然心中奇怪,但还是跟着郑二来到附近的一处茶摊。

    一见到黄石,杨员外便说道:“先前多有得罪小官人,望小官人谅解则个。”

    黄石说道:“无妨,杨员外还请节哀。”

    “都是我那混账小儿,害了自己不说,也害了别人,是我教养的错。”

    杨员外说完,拿出一个鼓囊囊的小布袋递给黄石,继续说道:“今日因小儿之事误了小官人的事,小官人又查得中毒真相,这些钱财算我补偿小官人的。”

    “这……”

    黄石拒绝,但杨员外几番坚持,便收了下来。

    待黄石离开,杨员外打发走一众仆从,独自来到一个隐秘处。

    站在杨员外前方的是一个背影。

    “尊使,你吩咐的事已办妥当。”

    背影动了动,翻墙而去,留下一个字: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