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1985,7天成万元户 > 第2章 陈平,你变了

第2章 陈平,你变了

    “你在红星服装厂上班,一个月有二十多块钱的工资,平常也没见怎么用,2块钱都没有?”陈平还想要再试一试。

    朱妍跟父母一起下放到长丰镇下面的村子,户口也跟着转了过来,从非农业户口变成了农业户口。

    高中毕业后,她进了乡镇企业,一家只有几十人的集体制服装厂,规模不大,效益不太行,工资也不高,一个月二十多块钱。

    可哪怕是这样的工作,也让人羡慕,很多人想进去都没有门路。

    朱妍能进去,不是因为她的高中学历,而是因为她父亲是小学老师,又是从城里下放的,迟早要回城里,所以镇上卖了个人情。

    没有财富人脉,穷人寸步难行。

    陈平也是高中学历,却没能进去,只能在家务农,大多数的农家子弟,跟他的境遇差不多,农门难跳。

    “陈平,你变了,以前从来不会顶撞我,更不会找我借钱。”朱妍道。

    面前的人还是那个人,可总感觉不太对,以前很老实,话不多,几句话脸就红了,比女孩子还要害羞,现在却找自己借钱了,还连续顶撞了她好几次。

    看他架势,还想到自己身上搜!

    “真没带?那算了。”陈平摆摆手,转身,还是往供销社走去。

    他没变,只是多了几十年的经历,而且跟朱妍生活了几十年,哪怕因为上门,受窝囊气,可总归在一个被子里睡过,手习惯的就要去搜。

    肌肉记忆。

    好在终于回过神,止住了。

    “陈平,给你三天的时间考虑,想跟我处对象的人很多,而且我爸妈最近可能会有调动,能回城里去,我俩如果结婚,你肯定也能跟着进城,再让我爸托关系给你找份工作,你就能吃上商品粮。”朱妍下了最后通牒,“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能吃上商品粮,意味着可以端铁饭碗。

    不少长相不错的农业户口姑娘,为了能在城里扎根,嫁给残疾人,就为了获取在城里落户的资格,用一生的幸福换取一张纸。

    城乡二元结构,好似一道天堑,隔开了城乡之间的通道,一边是铁饭碗、商品粮,一边是贫穷、落后。

    朱妍也转身走了。

    她不信陈平不就范,自己有模有样,而且马上就要搬去城里,陈平如果跟着一起,能拿铁饭碗,吃商品粮。

    上门怎么了?又不吃亏,处了一年,就只让他牵手,他就甘心?

    不用三天,顶多一两天,陈平肯定就能想清楚,主动找自己,那时非得让他好看。

    陈平没回头,继续走。

    非农业户口的确吃香,能吃商品粮,哪怕一些副食品,日常用品放开了,不需要票证就能购买,可有票能买到平价粮油,没票只能买议价的,会贵不少。

    再有,国营单位招工,大部分都只招收非农业户口,能在国营单位谋一份差事,意味着端上铁饭碗,是国家的人。

    农业户口受歧视,别说在城里找工作,就是去城里待的久了,还可能会被当作盲流给抓起来。

    不过陈平不慌,户口政策会越来越放开,而且再不济,等赚了钱,花钱买个非农业户口就行了。

    乡镇上的供销社属于基层供销社,经营的商品种类不止一样,门市部自然不止一处,卖猪肉的肉食部在副食品门市部后面。

    隔着十多米,因为从村里购买的生猪也圈养在这,所以位置离着正街稍微远点。

    陈平到了肉食部,冲案板后的一人道,“张叔,切一斤肉,包饺子用,我没带钱,记在我爸陈二全的账上。”

    切肉的这人叫张金斗,在肉食部干的时间不短,跟十里八乡的很多人都认识,陈平的父亲陈二全,原先是长丰公社下面一个生产队的会计,公社时期,经常到供销社这边来办事,倒也是熟的很。

    陈平从兜里摸出半包红花牌香烟,递给张金斗一根,张金斗抬了抬手,示意手上有油,陈平也没磨叽,帮着将烟递到他的嘴上,又摸出火柴给他点上。

    红花香烟,江城的香烟品牌,零售价9分钱一包,没什么别的优点,就是便宜。

    “包饺子啊?我给你切一斤五花肉。”张金斗叼着烟,从肉案下面提了半边肉出来。

    这半边肉都是上好的五花肉,藏在了底下。

    切了一斤,扎了个洞,用绳子穿起来,还搭上了一截猪大肠,递给了陈平。

    五花肉肥瘦相间,很紧俏,做红烧肉,扣肉,香的很,张金斗故意放在下面藏着,如果陈平不递这根烟,肯定切不了这么好的肉。

    搭上的一截猪大肠,也能成一道菜。

    供销社的职工不仅地位高,端的是铁饭碗,同时还能时不时的在权限范围内捞点好处,有亲戚和熟人过来买肉,给切上好肉。

    平常宰杀生猪,猪下水之类的还能自己留着打牙祭。

    肥差一个。

    离开了肉食部,陈平去了粮油门市部,仍旧用老子陈二全的名头,赊了了两斤的面粉,这才回家。

    从镇上到家里,有两里的路,步行十几分钟也就到了家。

    路两旁的水田里,晚稻的秧苗插下了,地里种着辣椒、丝瓜、番茄、苦瓜、茄子、花菜、香瓜等瓜果蔬菜。

    成片,长势喜人。

    长丰镇属于江城的郊区,两万余人口,挨着江城,是江城重要的蔬菜瓜果供应基地,50年代,镇内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后面经历了水改旱,旱改菜,蔬菜瓜果大面积种植,达到了2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近7成。

    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家的积极性很高,粮食,瓜果蔬菜的产量都上涨,大部分的耕地仍旧是种植瓜果蔬菜。

    这么多的瓜果蔬菜自己肯定吃不完,大部分都卖给了蔬菜收购站,蔬菜收购站是供销社下属的机构,等于是卖给国家,鲜有人私自售卖。

    一个是以前公社时期,就是卖给蔬菜收购站,习惯了,再一个,长丰镇虽然在江城郊区,但离着城里也有段路,自己运送麻烦,最后一点,市场刚放开,虽说允许私人去城里摆摊售卖蔬菜,可还是怕,没有人敢私自贩卖瓜果蔬菜。

    “这都是钱啊。”陈平看着成片的瓜果蔬菜,乐开了花。

    第1桶金就打算从这里着手,还是做老本行,贩卖蔬菜,不过这一次不是帮着供销社贩卖,而是要自己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