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1985,7天成万元户 > 第16章 口径要统一

第16章 口径要统一

    “多谢赵主任。”陈平感谢。

    他左右看了看,声音放低了些,“小货车的租金,等我手上菜卖了后,再交给赵主任你。”

    卖了几天菜,手上有点钱,但跟500块钱还差得远,家中有些积蓄,但即便加起来,也还是不够,只能是等卖了菜,得了菜款后,再交500块钱。

    “我表伯很少夸人,他说你这个人不错,我相信他,自然也相信你。”赵峰点点头。

    一顿饭就花了35块钱,陈平给他面子,这点通融,他也愿意给。

    陈平开着车,先是去韩家墩国营理发店,接了陈志强和陈丽娟,跟王树海唠了两句,板车放到车后箱上,这才开车离开。

    驾照还没考,回头买一个就行,喝了点酒,也没太大关系,人清醒就行。

    1955年,交通法规《城市交通规则》开始实施,其中明确的规定‘车辆驾驶人员酒醉以后不准驾驶车辆’,但是判断酒驾与否的手段很随意,很多时候都是凭借嗅觉,用鼻子闻,处罚则是罚款50块钱,或者扣驾照。

    后面随着私家车的增多,交通事故增多,相关的规定才越来越完善,处罚也越来越严厉。

    小货车的车头是单排的,只有一个驾驶位和一个副驾驶位,陈志强被安排到了后车厢上吹风,陈丽娟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

    “我先去加个油。”陈平开着车,往加油站去。

    汽油论斤卖,70号汽油,三毛六一斤,一斤汽油差不多有0.6升。

    加满油,朝村里驶去。

    车窗摇下,陈丽娟趴在车窗口,看着外面的景象,“哥,我还是第1次坐这车。”

    生产队以前是有拖拉机的,小的时候,兄妹三人倒是跟着陈二全一起坐过,但小货车却是头一遭。

    她很兴奋,很激动。

    “头不要探到外面去,手也不要往外伸。”陈平提醒了句。

    路上的车还很少,但时不时会有树枝。

    开车比步行要快了不少,从村里到韩家墩国营理发店,步行要一个小时,开车10多分钟就到了。

    这还是路况不好,不少地方坑坑洼洼,路况要好,能缩短到10分钟以内。

    经过镇上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的目光朝着小货车看过来,甚至还有小孩子在后面跟着跑,见追不上了,有娃顺手捡起地上的石头子,朝小货车屁股扔。

    有家长怕惹事,赶紧跑过去拦住自家娃,照着屁股就是两脚。

    等到了村里,就更夸张了,路过的村人,或者经过某家屋前,村民纷纷行注目礼。

    “这哪来的小货车啊?”

    “你们看开车的,像不像是陈平?陈会计家的老大?”

    “就是陈会计家的,后车厢上坐着的不就是陈家的志强吗?”

    村里平日别说小货车,拖拉机都难得有一辆过来,小货车的驶入,很吸引人。

    “哥,把车窗摇上吧,村里的人看到了,就更知道我们卖菜赚了钱。”陈丽娟道。

    她还想要偷偷的多卖点菜,赚更多钱。

    这样大哥就有钱娶媳妇,二哥也能娶上媳妇,再把家里的土坯房修一修,隔两间出来,一间给大哥做新房,一间给二哥做新房,自己不急,晚点嫁人,还可以帮大哥和二哥带带娃。

    大哥给的钱也要留着,不能花,攒起来,给两个哥哥娶嫂子,结婚用。

    “车窗不摇上,让大家伙看清楚我们的脸。”陈平道。

    他故意将车速放慢,冲车窗外看热闹的村民打着招呼。

    “大娘,吃饭了没?”

    “大爷,你地里的菜长是真不错,种菜一把好手啊,我爸也说你种的菜好,我家比不上,人家种一亩地长一亩地的菜,你种一亩地长两亩地的菜。”

    “这车不是我的,是城里亲戚的。”

    一路打着招呼,没多远的距离,从村口到自家,陈平开了近二十分钟才到屋。

    家里虽然是土坯房,但是房前屋后都挺宽敞。

    在村子边,周围的空地稍微多点,没村子中那么拥挤,周边视野非常开阔,而且不远的地方还有处池塘,这池塘还是当初公社时,大搞水产养殖,生产队的人一起挖的。

    大夏天,屋子边有池塘,招蚊子,但能稍微凉快点。

    车刚停下,王起凤听到动静,从屋里走了过来,先看了看车,又看了看从车上下来的陈丽娟和陈志强,“你们怎么坐车回来了,这谁家的车?哪个送你们回来的?”

    她没注意到开车的是陈平。

    “妈,你仔细看看,开车的是谁?不就坐在那么?”陈丽娟指着驾驶位,还没下来的陈平笑着说道。

    王起凤这个时候才仔细去看驾驶室的人,见到是陈平,笑了起来,“还真是,你看我这眼睛,没发现,你怎么会开车的?”

    没发现自己大儿子有这个本事啊。

    “见人开过,就学会了。”陈平仍旧是一样的说辞,“妈,等会要是有村里的人过来,向你打听这车是哪里来的,你就说是城里亲戚家的,要是有人问咱们是不是把菜拉到城里去卖了,你说是卖给了城里的亲戚。”

    “再要问其他的,你就说一概不知道。”

    然后,他又看向陈志强和陈丽娟,“有人问你们,你们也都这么说。”

    口径要统一。

    拿城里亲戚当借口,既能替一些行为找到理由,又能扯上背景,如今城里户口吃香,都向往城市户口,有个城里的亲戚是件了不起的事。

    “行,我就这么说。”王起凤点头。

    陈志强和陈丽娟两人也应着。

    这几天,他俩已经见识到自己大哥的本事,以前就听大哥的话,现在就更听了。

    “哥,你刚刚为什么故意跟村里人打招呼,生怕他们不知道你开了车回来,他们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打听,也知道我们是卖菜去了,现在还特意提醒,有人问也主动说去城里卖菜,他们晚点知道,我们能多卖几天的菜,不是更好些吗?”陈丽娟问道。

    她刚刚一直有这个疑惑,这会儿到了家,听陈平的叮嘱,更奇怪了。

    “咱们家里就那几亩地,这几天菜地的菜差不多都摘光了,剩下的得要等几天才能长起来,而且即便长出来,也不够小货车拖的,想要继续卖菜,继续赚钱,就必须从其他人那里收菜。”陈平道。

    他抬了一下手,示意进屋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