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1985,7天成万元户 > 第26章 闻到希望的味道

第26章 闻到希望的味道

    “挣工分的那会儿,从年头干到年尾,全家人一年总的工分也就7000多个,一个工分三四毛钱,全年就两三百的应分钱,扣除已经支取的,还有实物折算的,一年到手的现金才几十块钱。”

    王起凤很感叹。

    “要是能多赚几个工分,一个工分能多分几分钱,就很让人高兴了,真不敢想,往城里送一趟菜就能挣100块钱,这钱能有这么好挣?”

    大集体时,家里5口人,陈二全一年的工分大概有3000多,王起凤有2000多,三个娃平时帮个忙,放个牛,拣稻穗之类的,每天能有两三个工分,加一起,全家人全年近2000的工分。

    一家人一年挣7000多工分。

    工分不是钱,只是分钱的依据,一个工分多少钱,得看全队一年的收入有多少,年底的时候,生产队会将全队的收入算个总账,统计好每家每户的出工量,汇总计算全队的出工总量,减掉各种费用,就是一年来生产队的净利润,用净利润除以全队的出工总量,就是一个工分的价钱。

    但这还不是每家每户到手的钱,家里谁还没个急事?要看病,或者要买什么东西,需要提前支取钱,到手的钱还得用应发钱减掉这一年支取的现金和实物折价。

    一年下来到手能有几十年块钱就算不错了,可这会儿,就一车的菜,却能卖这么多钱,真像是捡钱。

    王起凤啧啧称叹,甚至还掐了自己一下,生怕这是在做梦。

    陈平将手里的大团结递给她,“你摸摸,再闻闻,看香不香,是不是真的?”

    “我还真得好好的摸摸,好好的闻闻。”王起凤拿着大团结,放在手里摸索着,又放在鼻子前闻了闻。

    钱都不是新钱,自然闻不出什么油墨味。

    却让人高兴。

    能从上面闻到希望的味道。

    “妈,这钱你和我爸拿20块,志强和丽娟一人拿10块钱,剩下的给我。”陈平直接将钱做了划分。

    他一个人拿了大头,家里的其他4个人,一人10块钱。

    “都是一家人,不用分那么清,我和你爸不拿,志强和丽娟也要不了那么多,而且你是老大,还得要准备结婚的事,这钱全部都你拿着也没关系。”王起凤说道。

    “做生意得要有本钱,这个钱你拿着就好。”陈二全也是这个意思。

    只是两老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

    还没有分家,大儿子却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有点不太自在,不过倒也没生出怨怼的情绪,只是跟传统的行为习惯有些不太一样,认为分得太清,太直接,好似不像一家人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亲兄弟明算账,还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兜里有钱,心中不慌。”陈平道,“我们是一家人,我知道即便你们心里有些不太舒服的地方,但肯定也不会见怪,所以话还是敞开了说比较好。”

    “给爸妈你们20块钱,主要是因为你们帮了忙,而且自己兜里有钱,要买个什么东西,自己就能买,不用问子女要,问子女要,你们肯定抹不开脸面,今天这么分,往后也是类似的分法。”

    “至于给志强和丽娟分,自然也是因为他们同样出了力,而且往后志强要结婚,得要攒老婆本,丽娟也要嫁人,嫁妆也得攒,带嫁妆去婆家,才能有底气,如果婆家还不错,这个钱还可以用来改善婆家的生活,也是改善自己的生活。”

    他看着陈丽娟,“退一步来讲,我和你二哥结了婚,有嫂子过来,你跟嫂子不对付,手里有钱,可以不用看人脸色。”

    “钱这方面计较清楚,没什么丢人的,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提的,分清楚,算清楚,是为了避免生出隔阂。”

    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前世,陈平在供销系统工作,经历了不少次的改革,系统内的,系统外的,作为旁观者目睹,作为经历者参与,甚至领导,一些言行举止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越是婆婆妈妈,扭扭捏捏的改革,就越是如隔靴搔痒,叫的大声,却不见成效,问题不能解决,而越是彻底,越是敞开去做的改革,越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哪有大哥都还没有结婚,就考虑我嫁妆的事,这也考虑的太远了些吧。”陈丽娟道。

    “你都18了,不远。”陈平道,“咱们家没有什么嫁出去女儿泼出去水的说法,该是你,你就拿着,现在是这样,以后也是这样。”

    女人不敢回娘家,没有娘家,父母有原因,但本质是因为娘家的哥哥弟弟,当不起这个支撑,做不了主。

    前世,自己这个傻妹妹在婆家受了委屈,但是她却没有跟自己说,而是自己一直受着,后面他找妹夫出来喝酒,醉了后,才从妹夫嘴里问出了一些话。

    要不是知道妹夫对妹妹非常好,他非得趁着酒劲,将妹夫一顿揍。

    兄弟姐妹结婚分家,各自以小家庭为重,没错,但分家不分感情!

    他接过王起凤递过来的钱,抽出4张大团结,一人给了一张,剩下的自己放进兜里,这钱还得作为扩大生意规模的本钱。

    “我去趟镇里,看看有没有卖箩筐的,买些箩筐回来,借的这些箩筐你们洗一下。”陈平说道。

    用来装菜的箩筐他还没有买,这会儿还得开小货车到镇上去看看,有没有篾匠在卖箩筐。

    “去吧,街边要是没有卖的,就干脆还是去土产杂品门市部买得了,这些借的箩筐用久了总归是不好,别人还得要用。”陈二全说道。

    陈平点点头,出门,开着小货车,又往镇上去。

    屋后,陈二全几人看着小货车离去。

    “儿子说话好利落。”王起凤道,“像是干部说话,不讲情面。”

    “你才看出来?早上收菜那会儿我就发现了,卖完菜回来结账的时候,就更像了,几句话就镇住了场子,真有公社干部的本事。”陈二全道。

    他看着陈志强和陈丽娟,“你俩,包括这个家,往后多半还是要仰仗你们大哥,才做了一趟生意,你们大哥就替你俩考虑到往后,主动给你俩分钱,往后他发达了,更是不会亏待你俩,好好出力,用心做。”

    “爸,大哥前面也给我们分钱了,每次都给2块钱我俩。”陈丽娟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