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万元户

    家里的那点积蓄,她还想留着,不能随意的动。

    一个是给儿子娶媳妇用,再一个就是应急,防止突然有个什么事情,需要用钱。

    想买电风扇,但舍不得买。

    这会儿看到提到屋里的电风扇,很惊讶。

    “我和哥去逛了一趟六渡桥百货公司,这百货店真是大,好几层楼高,里面很多商品,衣服,鞋子,搪瓷,脸盆,桌椅,还有自行车,电视机,洗衣机,里面还有彩电,彩电还是要票购买,没票有钱都买不到,很多人都在抢着买电视机。”陈志强兴奋的描绘着六渡桥百货公司的情况。

    陈丽娟很羡慕,“二哥,真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吗,你是不是在吹牛,有那么多人买电视机吗?”

    村里还没有谁家有电视机,就是有些村子,有些家庭稍微富裕的,买了电视机,但也不会很多,只有几台,而且绝大部分是黑白电视机。

    “城里人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商品粮,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赚的钱比我们多,我真没骗你,下次你跟着一起过去瞧一瞧就知道了。”陈志强道。

    “好,大哥,下次你带上我,好不好?”陈丽娟看向陈平。

    “行,下次带上你。”陈平笑着点头,“还是让你二哥坐在货车的车厢里。”

    听到陈平说下次带自己,陈丽娟很高兴,充满憧憬。

    “风扇你们有没有试过,是好的?”陈二全问道。

    “还没试。”陈志强摇头,“那售货员拐得很,我们想多问两句,就不耐烦,故意不搭理我们,跟旁边的人说话。”

    “他们是国家的人,当然神气。”陈丽娟说道。

    “国家让他们穿上那一身的衣服,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市民,不是为了让他们做大爷。”陈二全骂了一句,“给钱他们赚,还要看他们的脸色,这么做,商场迟早得要完蛋。”

    “说的对。”陈平点头,非常赞同。

    改革是全方位的,从政治到经济,政治层面上,各种体制的完善,从上到下,从行政管理到干部的人事制度,经济层面上,则是以商品经济理论为指导,将市场作为取向,对经济体制进行综合改革。

    其中就包括企业改革,以及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江城市实行了计划单列,被赋予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这种情况下,江城市的改革力度是会比较大的。

    国营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且不少单位已经在进行了,经营不善的国营单位会走向倒闭,员工会被分流到系统内的其它单位,或者是直接下岗。

    电风扇插上,按下开关。

    扇叶开始转。

    嗡~嗡嗡~嗡嗡嗡嗡~

    扇叶的速度由慢到快,声音由缓到急,风力很大,吹在人身上驱散了不少的热意。

    “今天就都在堂屋睡,挤一挤,吹吹风扇。”陈二全道。

    “那还得把桌子挪一挪,床搬出来。”王起凤道。

    “这个简单,晚上吃过饭,我和志强来搞。”陈平笑着道。

    床简单的很,两头木架子,中间几片木板,的确是实木,却都是便宜的松木,很轻。

    “我现在就要搬出来,哥,你们帮我搬一下,我要吹风扇。”陈丽娟喊两个哥哥帮忙。

    陈平和陈志强笑着,过去帮她将床搬出来。

    万事开头难。

    就如同走路,草深林密,没人走过,第一次走会多花费些工夫,多费些精力,但一旦走通了,再走就轻松了。

    瓜果蔬菜的生意亦是如此,起步了后,后面非常顺利。

    接下来的几天,小货车每次都满载着瓜果蔬菜,往荣西菜市场送去,不只是自己村的村民往陈平这送菜,包括其他村的村民,同样也开始联系陈平,让他将菜贩到城里去。

    用小货车贩菜的第一天,陈平送了6000斤的瓜果蔬菜,卖了750块钱左右,减去租金等成本,利润九十多块钱。

    第二天,陈平送了两趟瓜果蔬菜,加起来9000斤左右,卖了大概930块钱。

    第三天,除了自己村里的人,附近村子的村民,包括孙爱菊妹妹,也将瓜果蔬菜卖给他,装了两车半的瓜果蔬菜,1.4万斤,也就是7吨的瓜果蔬菜,卖了1820块钱左右。

    有能多赚钱的途径,而且还非常简单,消息越传越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陈家湾有个陈老板在收菜,比蔬菜收购站每斤的菜价要高出1分钱。

    托亲戚、托熟人找陈平,将瓜果蔬菜卖给陈平的人越来越多,各村子的村民,将瓜果蔬菜挑到自己村子的村口,陈平去收。

    开始的时候,各家各户的瓜果蔬菜多点,卖菜给陈平的户数少点,后面各家各户的瓜果蔬菜产量降低,但名气传开,卖菜给陈平的菜农多了些,最终,每天卖给陈平的瓜果蔬菜的重量在1.6万斤左右,要拖三次,总的菜钱则是在2000多块钱。

    不算用板车贩卖瓜果蔬菜的那两天时间,只算小货车贩菜的时间,第7天的时候,经手的流水超过了1万块!

    万元户!

    不过这个万元户却是个虚的,只是流水,实际的利润就2000多块钱。

    陈平不满意,可陈二全,王起凤,陈志强,陈丽娟几人非常满意,以前每天晚上睡觉都不关门,前两天开始,每天晚上睡觉,门必须关着。

    王起凤有时半夜醒了,还要去检查一下门窗。

    一周的时间就能赚这么多钱,别说放在农村,就是放在城里,也非常骇人了。

    这天,送完最后一车的菜,陈平回了村,老队长陈广生单独找到了他,“你贩菜的事情,蔬菜收购站那边知道了,你从村民手里收菜到城里去卖,蔬菜收购站那边收的菜少了不少,完成不了任务,挨了上级领导的批评。”

    终于是来了。

    陈平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

    “老队长,我这么做也是好心,是为了让村里人能多赚些钱,一年下来能多个一两百块钱,能让大家伙的日子好过些。”陈平跟老队长诉苦,“不偷不抢,蔬菜收购站完成不了任务,可村民也要赚钱,你说呢?”

    没等陈广生回话,陈平又一个马屁拍过去,“你是老队长,虽然现在不做队长了,但是乡亲们可都念着你的好,也受着你的恩惠,你可得要帮着咱们说说好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