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3杯酒

    “我这也是沾了老队长和王站长的光,要不然,肯定得在下面吃饭,这么热的天,在下面吃饭,连个吊扇都没有,不得是一身的汗?”陈平将功劳全部都放到了陈广生和王家明两个人的身上。

    王家明坐的板正,抽了口烟,夹在手上看了看,发现是红金龙,又多抽了两口。

    “镇上的饭馆,就和宴楼像个样子,不少请客吃饭的都到这个地方来,有时候来晚了,会没位置,普通人没位置,就在下面凑合着,或者干脆不吃,但机关单位的,特别是有相关的领导过来,没位置吃饭,总归不是那么好看。”王家明说道。

    “于是这2楼就非得是要有点身份,有点地位的才能够上来,设置了门槛,再要么就是没什么生意时,普通人可以上来,其他时候都是上不来的。”

    “还好我过来的时候,主动提了老队长和王站长你俩的名字。”陈平庆幸的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一盘菜端了上来。

    红烧猪肘子。

    这个菜要炖煮,需要花些时间,所以早就备着了,这会儿也到了火候,便端了上来。

    还没放上桌就已经闻到了香气。

    等放到桌上,更是香气扑鼻。

    “这的菜看着还真不错,这猪肘子一看就炖了不少时间,火候够了,又烂又香。”陈广生赞了一句。

    “和宴楼的规模比不上城里的饭馆,但饭菜的确是做的不差。”王家明点头。

    两人对这菜都很认可。

    “你俩先吃着,我去搞两瓶酒上来。”陈平到楼下,拿了两瓶酒。

    特制汉汾。

    这个酒虽然没有白云边那么贵,名气也没白云边大,不过却是地地道道江城本地的白酒产品,比白云边的度数也要高不少,60度。

    2块6一瓶,一瓶一斤的量。

    平常村里的人馋酒了,喝的都是散酒,即便是到饭馆来,喝的也一块多的白酒,特制汉汾放在乡镇上来说,算是比较贵的酒水了。

    请人吃饭,哪怕是乡镇机关单位的人,这个酒也不掉面。

    “老队长能喝白的,这个我知道,王站长,也能来点吧?”陈平问了一句。

    虽是问,不过手上动作没停,先是给陈广生倒了一杯,然后又给王家明倒满,最后才给自己倒了一杯。

    这么问,是担心王家明万一有个身体上面的隐疾,不适合喝酒,问都不问,直接倒白酒,显得有些唐突和冒失,问一句,王家明不说,那就是没问题。

    坐下来,陈平先抬了一个,“能跟老队长和王站长坐在一起,吃饭,喝点酒,是我的荣幸,这一杯,我先给干了。”

    他没多废话,直接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小酒杯,也可以说是酒盏,一杯酒不到一两,只有七八钱,一杯下去,陈平只是稍微咂摸了下嘴。

    一口菜都没有吃,他又将自己的酒杯倒满,冲陈广生抬了抬,“第2杯酒,得要敬老队长,感谢老队长带领咱们村走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也感谢老队长对我们一家的照顾,从你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再有就是贩菜这事,也感谢你,要不是你,不会这么顺利。”

    完全都是吹捧的话,内容也非常空泛,不过正是这种空泛,让人找不出毛病,只觉得陈平说的好像的确很有道理,自己似乎真的做了这些事,对村里贡献很大,对陈平一家很照顾,在贩菜的事情上的确也帮了忙。

    “客气了,客气了。”陈广生摆了摆手,“别光顾着喝酒,吃菜。”

    陈平在自己女婿面前这样夸自己,让他很有面子。

    女婿王家明在蔬菜收购站任职,有能力,对于他这个老丈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太过有能力了,却让他又感觉到压力。

    逢年过节,女婿过来,桌上都是夸奖着女婿的话,还有人过来特意找女婿,要女婿帮忙,他成了边缘人,心里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失落。

    陈平的这番话让他很受用。

    就在这个时候,第2盘菜也上来了,这是一盘香辣鳝段。

    野生的黄鳝,个头还不小。

    王家明不禁多看了几眼,这两道菜是真硬。

    陈平又倒满了第3杯酒,抬起来,对着王家明,“这第3杯酒,我得要敬王站长,得跟你道个歉,因为我收购瓜果蔬菜,导致蔬菜收购站受到了影响,王站长作为蔬菜收购站的领导,肯定为此承担了不少责任,这是我的错。”

    他干脆利落,将第3杯酒也一饮而尽。

    每一杯酒都有说法,每一杯酒喝的都不含糊。

    这顿饭局就是谈瓜果蔬菜贩卖的事情,他也就不拐弯抹角,直接在最后一杯酒里将这个事给挑明了。

    一个是表明自己敞亮,再一个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主动道歉。

    很多事就是看一个态度。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这样的标语也是讲的态度。

    “其实这个事吧,也不能怪你,毕竟你这么做也是符合规定的,不是有政策,说是允许私人贩菜吗?你贩菜,也算是为乡亲们增加收入。”陈广生说了一句话。

    他这明显是在偏帮陈平。

    “没错,是有政策允许私人贩菜,不再是统购包销,讲究的是多渠道经营,私人可以到城里去贩菜,但是蔬菜收购站原先跟各个大队都签订了包销合同,生产大队要将瓜果蔬菜贩卖给蔬菜收购站,不能私自拿到别的地方去卖,也不能卖给别的人或者单位,这个合同还没到期。”王家明说道。

    菜市场跟供销社签订包供合同,供销社下面的蔬菜收购站又跟大队签订了蔬菜的包销合同,形成了一条线。

    大队下属的各生产队负责生产瓜果蔬菜,蔬菜收购站作为中间商,负责收购瓜果蔬菜,而菜市场和集贸市场则是零售商,将瓜果蔬菜销售给市民。

    这是公社时期的规矩,不少菜市场、蔬菜收购站、还有大队互相之间都有合同,形成‘产、供、销’的协议。

    这件事情陈平其实是知道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要跟陈广生交好,搭上陈广生这条人脉的原因,就是为了让陈广生作为自己跟蔬菜收购站之间的一道缓冲。

    真要较真,不说其他方面,如果蔬菜收购站直接拿合同说事,让菜农不要将菜贩给自己,给村民施压,最后自己收到的瓜果蔬菜量肯定会大大降低,收入自然会减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