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1.从小便有一种朦朦胧胧的观念,现实生活是无比重要且固定的,即便遐想也很少涉及到改变。况且一个生性怯弱的孩子,遐想得越多,就越害怕,他越是想要逃避一切,不敢面对,更不会对抗它作出改变。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甚至痛恨,学校带来的几乎只有强迫、抑郁,但他也无力改变,只能逃进小说世界。有时候很压抑,然而这压抑既无法发泄,也无法倾述,就像巨石一样深压着他,让他时时如鲠在喉几近窒息。

    2.他可能并不是那么爱看书,也许只是借助小说世界转移注意力;那些使他难堪竭力想要遗忘却印在他脑海里不时泛起波澜的记忆,一旦没有小说,最容易想起的就是这些记忆,记忆中被欺凌的怯弱的自己,遭受屈辱的难以忘记的场景,那时候心中的恐惧、惊惶,一切都记得清清楚楚,让他每每想起便面红耳赤,难以忍受,无比憎恨。

    时常幻想自己威猛无畏,力大无穷,重新在脑海里演绎那些场景;不是自己在被欺凌,挨打,而是在他们马上要欺负自己的时候,自己腾地站起来,重拳出击,狂揍他们,打得他们鼻孔流血,抓起凳子就往他们头上砸!对!就用那些空心钢棍,砸他们的手,从后面狠狠地砸他们的腿!腿打断!残废!死!脑袋爆开!血!脑浆!

    幻想中的他面露微笑,内心极度亢奋。

    3.他们可能丝毫没有意识到所做的一切对遭受他们欺凌的同学的感受,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对他们难以磨灭的记忆,因为他记得清清楚楚,中考时有人居然一脸正经来找自己借钱,还带着一副你不借就是小气和不讲义气的口气和表情。他们难道忘记欺负人的那些时刻了吗?他们难道就没有想起来过吗?难道我连一块都不肯借不是因为你们曾经欺负过我,我一直对你们怀有仇恨吗?找我借钱,这怎么可能!你们知不知道每次听到看到你们遭殃内心是多么愉快兴奋?一旦出事极其渴望老师知晓处罚他们,甚至在幻想中残忍地对待他们不知道多少次。难道他们意识不到这些吗?

    4.有时他回忆起在人生中最让他屈辱的几次欺凌,他时常幻想如果杀了他们能够不受到任何惩罚的话,他应该如何折磨他们让他们产生最大的恐惧后最好向他求饶时再杀了他们。

    5.事实上,后来再见到他们时,却觉得很亲切,他们也是一样,毫无间隙,久别重逢莫名感动,大家热情地互相问候,老同学了。谁也没有提起中学时我曾经欺负过你,你曾经欺负过我打过我敲诈过我,即便提起也是开玩笑,谁都没有在意。

    他曾经想,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没有为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过内疚过,有没有过。

    甚至有同学会产生当初很美好的可笑念头。

    时间消融了一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