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商民崛起 > 第18章 李大锤

第18章 李大锤

    “张公子……张公子……呜呜……你终于醒了……呜呜……你可吓死……我了”

    王雨霏的抽噎声回荡在耳边,张旸艰难的睁开双眼,只见王雨霏的一张俏脸近在眼前,可是不知怎的只觉身体晃得厉害,王雨霏的俏脸也被晃出了好几个,看的有些眼晕。

    “嘿,兄弟,你可算醒了,刚才可把你的娘子吓得不轻啊,哈哈。”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吓得张旸晕意全无,猛地爬起身来。

    张旸这才注意到,二人正坐在一马车之上,这马车跟普通的马车颇为不同,明显是经过该装后可以拉货物的,同时也有棚能休息。

    “哎呀,李大哥,你又说,我真的不是他娘子啦……哼……再说不理你……”王雨霏满脸绯红的嗔怪道。

    李大锤回过头来,看着还靠在一起的二人,露出一副我懂的表情,这些不光王雨霏,连张旸都不好意思起来。

    张旸脸上有些微热,知道被人误会了,但是明显自己是为李大哥所救,想来李大哥也是个热心肠的人,于是谢道:“在下张旸,感谢李大哥的救命之恩,不过李大哥确实误会了,这位姑娘是我做工人家的大小姐,确实不是夫妻。”

    那李大锤听到二人都矢口否认,也连忙表达了歉意,但是心里却明镜似的,心说这位公子这不过是疲劳过度而已,自己都说了好多次他没事,可是这一路上这位姑娘一直哭哭啼啼的,要说没有感情他才不信呢。

    不过李大锤对于李大哥的称呼好像不太满意,于是开口道:“两位可别叫我李大哥了,显得生分,我叫李大锤,就喊我大锤就可以了,哈哈。”

    听完李大锤的自我介绍,二人莞尔,张旸于是称呼他大锤哥,这次倒是接受了。随后张旸跟李大哥攀谈一下,知道了李大哥是铁匠,这是要南下谋生呢。

    张旸好奇道:“大锤哥,你怎么一个人上路呀?”

    李大锤听罢忽然沉默了半晌,平淡道:“其他人都死了。”

    “啊?”王雨霏和张旸没想到是这个结果,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李大锤又说道:“快十年了,那时鞑子入了关,屠城之后一把火给烧了,我那天刚好外出送农具,躲过一劫,现在北方更加不安宁了,鞑子抢劫时会掳走铁匠,帮他们铸造兵器,我就索性南下谋生。”

    李大锤说的平淡,但是张旸注意到他那古铜色的手臂上青筋暴起,显然即便是十年,有些伤痛依然不会被时间抚平。

    张旸不敢再聊这话题,于是跟李大锤讨教起了铸造之事。

    李大锤起初以为张旸只是为了转移话题,不曾想却问的十分的细致,甚至自己已经构思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铁件,于是也好奇问道:“张老弟,你说的这些零件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是做什么用的?”

    张旸回道:“嘿,这不我在织坊上工么,我看到织布机的运作方式后,寻思着可不可以用铁器做些零件,把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用我说的这些零件来做,人只要动动脚就可以了。”

    “真的?那我们每日的布匹数量岂不是会更高?”王雨霏也是第一次听张旸说这件事,虽然不知道张旸说的可不可行,但是心里却对张旸有种莫名的信任。

    李大锤对于可行性倒是不甚了解,只是看着张老弟也像个读书人,竟然会研究起这些东西,着实让他刮目相看,于是跟张旸细致的聊了聊,只看得雨霏在一旁干着急却插不上话。

    张旸和李大锤聊得正酣,眼瞅着已经到了村子,路上的时候张旸和雨霏已经同李大锤商议好了,这几天李大锤就暂且住在张旸家里,白天的时候到按照张旸的构想做一些零件,雨霏已经应允了相应的报酬,不过李大锤倒是实在人,却不要报酬,权当帮忙了。

    张旸同雨霏交代了几句,便同雨霏分开了,随后引着李大锤回到了家里,时间已经过了晌午,正好家里无人。

    等到张旸同李大锤收拾完之后,太阳都快落山了。张旸想着自己还有一钱银子,于是跟李大锤一起出了门,去买些吃食,张旸想的是反正也没钱,先把眼前的困难解决了,这晚饭天天不吃实在不是个好事。

    走在路上的时候,张旸只觉这些乡里乡亲似乎都在对着自己指指点点。

    “张老弟,没想到你还是个名人,你看走到哪里都有人凑出来看看,哈哈。”

    “看来今天是表现的太过分了,这下好了,村子里都传开了。”张旸自责道。

    等张旸和李大锤买完吃食回去的时候,张旸的爹娘已经回到了家,二老正看着院子里的一车行李发楞呢。

    张旸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才将李大锤和今天发生的事情给二老说明白,二老对着李大锤又是千恩万谢,搞得耿直的李大锤很是不好意思。

    吃晚饭对于老张家老说,只有逢年过节才有,今天破了例,张旸见二老心疼钱又是一阵苦口婆心的劝说,加上李大锤在一旁帮腔,二老才勉强接受人应该每天吃晚饭这个观念。

    张旸看到二老依然吃的很少,打算留着明日再吃,心道这件事也没办法立刻纠正过来,说起来还是穷啊,得赶紧挣钱才是。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张旸就带着自己的老爹去了事发的河边。

    张旸看着这蜿蜒的河水一筹莫展,问道:“爹,如果你下水,你会从哪些地方上岸呀?”

    “上岸的点也就那么几处,就在那里、那里、那里……”张为山边说边指出一些位置来。

    张旸一惊,心说难道还有什么玄机不成?开口问道:“呀,厉害了我的爹,这你也能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诀窍?”

    张为山被张旸一夸,有些飘飘然,有些骄傲的说道:“那是自然,其实在面上看不出什么来,水下可是有玄机的,因为我们这河要走大船,所有河床两侧都挖的很深,只留了这么几个位置让船工上岸用的。”

    张旸一喜,乐道:“原来是这样,爹,还得劳烦您老带着我去看看呢。”

    二人说走就走,这一查就是一上午,却没有半点收获,张旸本来兴致高昂,现下也有点颓,心说这查案果然跟演电视不一样,还真是不容易。

    一共就只有六处位置,全都查完后,张旸累的坐着歇脚,张为山倒是兴致颇高,恰巧遇到同行,兴高采烈的攀谈起来,言语中自然引到了张旸身上,将张旸堂上漏脸之事又说了一遍,引得同行叫好一片。

    张旸腹诽道,老爹你可别再给我吹了,到现在了没个进展,这不马上现原形了。

    张为山聊过之后,看到时间也不早了,过来叫张旸先回去吃午饭。

    张旸艰难的爬起身来,说道:“爹,就只有这六处吗?这根本找不出啥线索来,还有没有其他地方?”

    张为山说道:“还真有,本来是七处的,另外一处现在现在因为河流改道,现在已经荒废很久了,早就没人使用了,要不下午去看看?”

    张旸听罢,两眼放光,急道:“事不宜迟呀爹,我们现在就去看看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