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造化仙缘 > 第24章 进山

第24章 进山

    孙先生从大殿中走出,看向众人,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朗声说道:“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正是诸位前往翠云山历练的好时机。去年你们的收获都不错,王师侄更是采到了一株两百年年份的野山参,希望你们今年能够再接再厉!收获满满!废话我就不多说了,诸位,启程!”

    “是!”众人齐声喝道。

    周清云等人来到马厩,各自挑选了一匹健壮的马匹,侧身上马,向着城外疾驰而去。

    马蹄踩在平整的石板路上发出“噔噔噔”的声响,各式各样的建筑飞快地自身旁掠过,周清云跟着队伍来到了西城门。

    看到是阳武堂之人,守门的士兵立刻驱散了门前排队的人群,让周清云等人先出城。出城的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了,不敢有一丝怨言,等到阳武堂之人尽皆出城后才回到原处排队等待出城。

    周清云回头凝望那高耸的城墙,这里是他的第二站,马上就要进山了,希望能有好收获。

    队伍不紧不慢地前进着,两个时辰后,周清云来到了一座小镇前。

    小镇名叫云翠镇,就坐落在翠云山脚下,是进山之人最后的补给点,也是出山之人临时休整以及交易的场所。

    小镇很是繁华,大大小小的建筑临街而立,足有近百家。

    各方势力都在小镇上派驻了门人,开设商铺、酒肆以及客栈,收购货物、探听消息的同时还能赚取一笔不错的收益,并且还可以为自家进山之人提供便利,可谓一举多得。

    阳武堂同样在此派驻了不少的人手,周清云等人将马匹交给他们后,稍作休整便准备进山了。

    远处的翠云山连绵不绝,它就这么突兀地拔地而起,宛若一座天堑横亘在天边,雄伟壮阔,让人忍不住心生膜拜。近处的山峰上树木繁茂,翠竹成阴,山陡壁峭,激流澎湃;极目远眺,可见重峦叠嶂,似有接天之势,更有流云泻动,缭绕在山间,朦朦胧胧,仿佛一片人间仙境。

    这里也确实一些人梦想中的“仙境”,无数人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期盼着一夜暴富,一夕改命。

    有人成功了,但更多的人失败了,甚至有不少人永远留在了这里。

    可以说,翠云山是无数人的向往之地,亦是无数人的腾飞之地,是无数人的伤心之地,更是无数人的埋骨之地。

    春天到了,山中的树木早都抽出了新芽,大地上更是星星点点的点缀满了绿意,一株株嫩芽破土而出,里面或许就有他们需要采集的药材。

    进山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走在山间的小道上,不时可以遇到往来匆匆的行人,或是背着药篓,或是牵着猎犬。

    周清云等人进山后就分开了,各自选了一个方向,搜索而去。聚在一起虽然相对安全,但历练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且收获也很有限,因此分开是最合适的选择。他们的武艺虽然在同境中垫底,但也比山中那些只会些三脚猫功夫的人要强,平时机灵一点,不贸然深入深山,危险其实并不高。

    与想象中采药匠只背着一个药篓、拿着一个药锄的形象不同,此刻的周清云可谓装备精良。

    只见他手里拿着柴刀,不时将挡路的灌木砍断。背后背着特制的药篓,里面是药铲、药锄等一应采药工具;药篓一侧挂着水壶等器具,另一侧挂着麻绳等物品;药篓下方则是横插着一捆毯子,而在毯子里却是卷着一柄长刀,那是阳武堂学徒配发的制式长刀,隐蔽的同时也不碍手,可以非常方便地拔出对敌。腰间挂着两个布袋,一些常用的器物就放在里面,方便取出。而在他的右侧绑腿中更是隐藏着一大杀器,正是他从陈烨手中得到的那柄匕首,这是他的一大底牌。

    翠云山中确实有着无穷的宝藏,仅仅半个时辰,周清云就遇到了十余种药材,一株株散落在山林间。

    “这是蒲公英,最常见的药材。性味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热淋涩痛,不过用量过大可致缓泻。全株可入药,花开时采挖全草,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即可。”

    “这是金银花,也很常见。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疮痈、清解暑热,脾胃虚寒者不易用此药。花蕾可入药,清晨日出前采摘最佳,在平整无尘的地方晾晒即可。可惜了,现在才刚发芽,要等到小满前后才能采摘。”

    “咦,这是苍术,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对湿阻中焦、脾失健运导致的脘腹胀满、呕恶食少、吐泻乏力等症最为实用,不过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此刻才刚冒出土,正是采收的好时节,采收时将根挖出后除去茎叶及泥土,晒至四五成干时装入筐内,撞掉须根,重复此番直至表皮呈黄褐色即可。”

    “……”

    周清云行走在山林中,一边留意着周围的情况,一边辨识着遇到的各类药材。周清云也就是稍微看看,根本没有采摘的想法。

    遇到的药材都很常见,价值普遍不高,辛辛苦苦采摘一药篓也不过几文钱,根本入不了周清云的眼。

    当然也有人专职采摘这类药材,他们一般不会深入山脉,就在近山采摘,一天一次出入山中,收获当天运出。虽然价值并不高,但日积月累下来收获也还算不错。

    如此情况当然不适合周清云,当然了,若是进山没收获什么好东西,出山的时候不甘心带上一药篓也是可以的,毕竟贼都不走空,堂堂采药学徒进山一趟药篓里怎能没药。

    周清云沿着崎岖蜿蜒的小路在山中前进着,这些小路都是进山之人开辟出来的,走的人多了,也便出现了。深山老林之中并不比平地,高耸的林木完全遮挡住了视线,不时有陡峭的山梁横拦在面前,茂密的灌木荆棘时常也会迫使他绕路。他的速度并不快,一个下午也不过翻过了几座山梁,赶了十余里路。

    站在一处山梁上,看着远处天边渐渐落下的太阳,周清云决定不走了,今晚就在这里露营。

    周清云在山梁的一侧找到了一个山洞,上面有明显人为开凿的痕迹。说是山洞,其实更像是有人依据山势,在石壁的凹陷之处粗略开凿出的坑洞,深不过半丈。这样的山洞在近山中有很多,虽然简陋,但用于遮风挡雨、露营休整再合适不过了。当然了,若是在翠云山深处遇到山洞,最好还是不要轻易进去,因为里面大概率已经有住户了。

    山洞近前地势较为平缓,周围的树木都被清空了,视野很好,不远处也有泉眼,确实是一个露营的好地方。

    仔细探查一番,确认没有危险后,周清云放下了行囊。

    周清云取出柴刀,走向旁边的树林,选中了一棵枯死的刺槐树,没几下便将其砍倒,又费了半炷香的时间将其砍成小截抱回山洞,准备工作就做完了。

    周清云点着木柴,然后取回一壶水,将其吊在火上。山泉水虽然清澈甘冽,但既然有条件,还是煮开了为好。

    太阳也已落了下去,大地一片昏暗,周清云坐在火堆旁边,取出准备好的干粮,吃了一顿美滋滋的晚饭。

    饭后,周清云取出一个铜铃铛,稍一摇晃,铃铛就发出清脆的响声,在空旷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刺耳。周清云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取出一盘细绳,在山洞周边布下了一个示警装置。

    周清云布的是进山之人最常用的示警装置,简便实用,只需将铃铛挂在离地面一尺的高度,沿着营地周围布下即可。别看它简陋,但效果却是杠杠的,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示警,深受进山之人欢迎。

    周清云测试了一番,效果很好,只要有东西接近,它都会示警。

    做完这些,周清云回到山洞,往火堆里加了些柴,而后取出毯子,和衣睡下。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周清云就醒了。

    山间的薄雾还没有散去,清风吹拂而过,树叶沙沙作响,早起的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开会,似是在提醒周清云新的一天开始了。

    简单洗漱一番,吃过早饭,周清云收拾齐全东西,踏上了今日的行程。

    穿梭在山林中,周清云刚开始还颇有兴致地观赏着身边的风景、聆听着耳畔各种鸟兽鱼虫的声音,但奇峰峻岭见多了就感到千篇一律,鸟鸣虫吟听惯了也会觉得兴致索然。

    而且随着越来越深入山脉,人烟的痕迹越来越少,一股莫名的气氛渐渐笼罩而来,孤寂、焦虑、慌乱……,种种情绪萦绕在心间,说不清,道不明。

    周清云知道这是正常现象,人毕竟是有群居属性的,一旦远离人类社会,那种孤独的感觉就会袭来。再加上人在独处时最爱胡思乱想,孤独混合上焦虑等其他的情绪,最终化为精神上的压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着道。而且它理不清、剪不断,即便是察觉到状态不对,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慢慢熬。

    刚进山的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一般都是循序渐进,随着进山的次数增多、时间增长,也就慢慢地适应了过来。

    周清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而且比现在还猛烈。那是在他意识苏醒的之后,兴奋劲过去,便被远离熟悉环境的孤独感以及身处异乡的不安等情绪所笼罩,天天焦躁不安、疑神疑鬼。此事一直影响了他很久,直到在灾民营里呆了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

    周清云此刻再度感受到这种精神压力,虽然劲头很小,但也不得不防。

    适应环境是通病,即便是前世的“社牛”也不敢保证他们能轻而易举地融入新环境。但对付焦虑周清云可是很有经验。前世那么多的遭遇,读过那么多的鸡汤,他早就找到了适合他的办法。相比于发泄以及立目标的做法,周清云更喜欢约几个人去大排档逛一圈。

    周清云不是美食家,他只是纯纯的吃货。只是想起那一道道菜名,不争气的眼泪就从他的嘴角流了下来。

    “搞点什么尝尝鲜呢?”临近中午,又被此事勾起了食欲的周清云打算先将干粮往旁边放一放,搞点野味来尝尝。山中的野味很多,像野兔、野鸡、竹鼠等,周清云都遇到过好多次了,不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它们就跑没影了,根本抓不到。

    思索中周清云突然看到了不远处的一条河,脑中灵光一闪:“羊没有,鱼还不是有现成的!就来个全鱼宴吧!不过这里条件有限,深山老林之中要什么没什么,做不到那么精致。”

    这里的物产确实富饶,周清云来到河边,稍加寻找就在一处水潭中找到了目标。潭水清澈见底,鱼儿皆在其中随意地游动着,颇有一番“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既视感。若不是水面上微微泛动的波纹,周清云恐怕真的会怀疑它们在凭空而游。

    潭中的鱼条条肥美异常,周清云轻而易举地就用药篓从水潭中捞出了两条,刮去鱼鳞,除去内脏,留作备用。

    周清云生起一堆火,将一条鱼用竹条串上,架在火上烤。而后取出铜锅,将另一条鱼放入锅中,用来水煮尝鲜。

    周清云不时转动着竹条,没过多久,鱼就在烈火的熏烤下发出滋滋的声响。另一边,周清云挖来多种野菜,洗净之后放入锅里炖煮,香味也慢慢弥漫开来。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盛宴就做好了。闻了这么长时间的香味,周清云早就已经忍耐不住了,他先拿起烤鱼,撕下一块鱼肉放入嘴里。

    “嗯!好吃!真鲜!”感受着唇齿之间的鲜香味,周清云忍不住赞叹道。固然没有佐料相辅,但这种原生态的鲜味却更吸引着他的味蕾。为了品尝美味,周清云也不再讲究,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周清云却是没想到,就在他大快朵颐的时候,在远处的树林中,正有一双阴毒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他。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