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当烟花碰到闪电 > 第7章 三山岛

第7章 三山岛

    驱车半个小时,我们一家四口就抵达了新家。

    相较于影视剧中男主角搬到新家,迎面而来就是一股子的花香味不同,我的新家扑面而来的是专属于三山岛这个岛屿的海腥味。

    在来到这个地方之前,我从未见过海,无法想象大海的宽广,更无法想象渔民们每日在此忙碌的景象。

    我的新家位于一片住宅楼,在最里面的三单元三楼三零二,面积比老家所住的那套房子看起来要小很多,但胜在这个新家住起来有一种到了三亚海滨度假的气息。

    而当下正处于毕业季,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的小朋友,学生党们都在思考未来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我也不例外。

    我跟着爸爸、妈妈和姐姐一起从货车上搬东西,由于我的年纪还小,就只能拿一些我能拿得动的小物件,像暖瓶啊、被子啊、杯子啊,来来回回不知道上下楼跑了多少趟。

    听到我们上下楼搬东西的声音,单元楼内的住户也一个个的走出家门,热情的帮我们一起搬东西上楼。

    时隔多年,我记得仍然很清楚。

    一楼的一零一是打渔为生的渔民一家,三口人,姓吕,他家也有个小朋友。

    是女生,足足比我小五岁,正是喝奶爱哭的年纪。

    他家的女主人似乎重女轻男,我来到三山岛的这一年,这位“阿姨”每次看到我就没有好脸色。后来我爸爸经过打听才知道,不只是我,这阿姨对其他两个单元楼的男孩子也是一脸厌恶。由于当时我的年纪太小,没少被她欺负,后来在我们离开三山岛后的几年,不知道他家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这阿姨居然吃百草枯没了。

    一零二是一对老夫妻,爷爷是退休老教师,奶奶是某企业的高管。他家也有小孩子,是他们老夫妻那刚会走路的小孙子。只是,那小孩儿不经常来他爷爷奶奶家,我在三山岛住的这一年,总共也没见过他几次。

    二零一是我妈妈今后要上班的那家企业总经理的儿子和儿媳妇在住。他们是一对刚同居的情侣,在他俩结婚那天,我记得在我父母的带领下还去莱州宾馆吃过他们的喜宴。

    二零二没人,房子一直都是空的。

    三零一,也就是我家对门。这里面住人的比较多,也挺杂乱。我经常见到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出入,不知道他们是打工族还是朋友合租,只知道那里面至少住了有十几号人,里面似乎没有电视机,我每次上学、回家都没听到里面传来任何电子设备的声音。

    搬完所有家具和小物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多钟,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做饭了。

    我的爸爸妈妈正要去做饭的时候,就听到门口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

    “鑫瑜,去开门!”

    鑫瑜是我姐,说话的是我妈。

    我姐听到这话,马上来到了门口查看,竟是吕叔叔带着三条刚从船上打来的带鱼,为示好特意给我们送了过来。

    吕叔叔先是喊了我爸一声,看到是我姐才立马换了语气,对正在厨房里忙碌晚饭的我爸我妈说:“老曲?!哟,小闺女,你爸爸呢?老曲!兄媳妇!我给你们家送三条带鱼,这是刚从船上打来的,你们一家四口今晚尝尝鲜。”

    听到是吕叔叔的声音,我爸立马快步来到了门口,接过他手里的三条带鱼并笑着对他说:“老吕?哎呀,真客气你这伙计。好好好,谢谢了哈!老吕,你这就得走?要不,你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吕叔叔婉拒了我爸的好意:“不了不了,你弟媳妇还在家里等我呢,以后有时间再叨扰。”

    我爸见他要走,也只好客气地敷衍一下:“那行,不送你了哈。”

    说着,他俩就在楼梯口挥手道别。

    看着吕叔叔下楼的背影,我爸才关好了房门。

    后面,爸爸就把这三条带鱼冻在冰箱里了,因为今晚没有吃鱼的打算,只能以后什么时候合适了再什么时候吃。

    刚来三山岛的第一晚,爸爸妈妈似乎对我要上小学还是再上一年幼儿园大班起了争议。

    因为,摆在我们家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爸爸虽然被调到了三山岛的政府上班,可他由于身份敏感,要召开的会议更是层出不穷的缘故,因此他不敢说有合适的时间能接我放学;妈妈找的工作是在企业内当掌勺厨师,一天要管企业内员工们的三餐,更没时间接我放学。姐姐要去莱阳上医学院了,就更不用说了,几个月才会回家一趟,平常都要在大学里学习。

    如果是要上小学,那每天的午餐和晚餐由谁来给我做?

    在那一年的三山岛小学,周边没有任何的午托和全托,更别说是饭店了,周边儿除了树就是树。

    对于这一幕,我爸第二天一早就骑着摩托带我实地去看过,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晰。

    如果,是要再上一年幼儿园,午餐倒是可以交点儿钱去委托幼儿园的老师们照顾我,那晚餐呢?

    幼儿园不承包晚餐,下午四点就准时放学,那到了放学由谁来接我?

    父母对于这个问题开始商讨计划,而为了不影响我今后的学习,爸爸让姐姐先带我晚上出去看看大海,顺便呼吸一下海洋的新鲜空气,看一下周边都有什么好玩的。

    “鑫瑜,带你弟弟出去玩一会儿。哦,你把手表带上,你俩到了九点再一块儿回来。”

    我姐答应了爸爸的要求,帮我穿好鞋子就领着我下楼了。

    我俩在附近转了好久,从海边沙滩走到停靠大船的港口,再从港口沿来时的路往回走。

    看完了海,也就是晚上七点半多,时间还早,姐姐就带着我去周边的商铺转转。

    走出住宅楼再往北是一个很大的塑料棚菜市场,跟大多数人想象的菜市场不一样,门口是卖调味料的,里面才是卖菜、卖肉、卖鱼的商贩在进行各种吆喝。

    由于大家在方言上面有很细微的差别,刚来三山岛的我们完全听不懂他们这儿的方言。

    为了避免尴尬,我姐拉着我就往里走。

    忽然,她闻到了一股来自面包的香气,直接拉我来到了一家卖面包的摊位前。

    她看到女老板正在忙碌,大着胆子上前问:“老板,这个面包多少钱?”

    没等女老板开口,在摊位上正看摊的她儿子用稚嫩的声音告诉我姐:“三明治一块钱,奶油面包三块,这个面包卖十块。姐姐,你要哪一块儿?”

    看那小男孩也就和我差不多大,竟然就有一种小大人的感觉,我内心顿时就有点儿自卑了。

    同样是小孩子,怎么这小子就这么优秀?

    这小子的面色黝黑,一看就是没少帮他妈妈干活儿。

    尽管如此,但还是给人一种很可靠的感觉。

    我姐以微笑示意:“就要这块儿三明治吧,谢谢你啊,小弟弟。”

    面包摊女老板的儿子微微点头:“好,三明治一块钱。喏,给你,姐姐。”

    随后,我姐就把三明治给我了,她自己则从裤子口袋里掏出了一块钢镚递给他。

    而后,我们就看到他又把这一块钱递给了他妈妈,还用一种很傲娇的语气告诉他妈妈:“妈妈,你看,我赚到了一块钱哎!”

    女老板用一种宠溺的眼神看她儿子:“嗯,我家廉廉最棒啦!廉廉乖,一会儿咱们就收摊哈。”

    听到这话,那位叫廉廉的小男孩露出一道微笑:“好呀。”

    就在我们要拎着面包回家的时候,女老板叫住了我们:“哎,听你们姐弟俩的口音,应该不是我们本地人吧?有点儿面生……”

    我姐回头说:“是,女老板好眼光啊。确实,我们今天也是刚搬来,今后还请多多照顾啊”

    女老板回应了我姐:“行,你们姐弟俩吃好再来。”

    然后,我们俩就离开这个菜市场回家了。

    当我们回家的时候,爸爸妈妈已经商讨好了,他们打算让我再上一年的幼儿园,等上完这一年再想办法让我去上小学一年级。

    结果,我就又上了一年的大班。

    没想到,第一天到三山岛幼儿园,就让我又遇到了昨晚那个在面包摊的小男孩。

    他的确是叫廉廉,大名我忘了。

    总之,那一年我们俩的确算得上是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假期期间他没少邀请我去他家做客,而他妈妈一旦做好了新品面包也总会邀请我尝一口。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会在这里遇到一个与我发生太多故事的女生,她就是——苗苗。

    自从上了这个幼儿园,我父母和姐姐只接过我十次,而在我记忆中,几乎都是在一位叫史汉伟的叔叔家里面吃的晚饭。

    苗苗就是史汉伟叔叔的女儿,和我是一个班级的同学。

    苗苗的大名是史蓁蓁,有时候不在他家吃饭,而是在苗苗她姥爷的家里吃饭。

    我到现在都记得,她姥爷是个很慈祥的老爷爷。不得不说,她姥爷比我亲爷爷看上去都和蔼。

    而且,苗苗有个表妹,脾气特别大,不知道小名是什么。

    总之,每次我去苗苗她姥爷家吃饭,这妹妹都大吵大闹,好像特别讨厌我来她姥爷家吃饭。

    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

    她姥爷一直都想要个外孙,可老人家的两个女儿都没生出儿子,所以见到我才会那么和蔼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