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坏了,我成李儒了 > 第四十九章 南下之威 半路夭折

第四十九章 南下之威 半路夭折

    “大人,南顿到了。”

    一座普通的县城前,除了几辆驮载着重物的马车在地面上碾过的声音外,这里安静的出奇。

    南顿,作为与袁术接壤的地方,纵使昔日如何的繁华,这里现在除了几张在风中的旗帜外,变得格外凄凉。

    下马,今天只是他一个人来到了这里。

    李儒淡淡看着周围的一切,而在他眼里似乎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在浮现。

    可当年那个同他走过最初那段日子的人,却因为自己战略上的失误却永远的留在了回忆中。

    看了看车夫。

    “走吧,随我,进城。”李儒却在心中暗道,“朱将军,如今就让我一人搅动着乱世吧!”

    豫州,南阳作为天下南北之间的棋眼,不知从何时起却落入了袁术的手中。

    风吹过路上的灰尘,衣衫褴褛的乞丐跪在地上,拼命地闻着飘了的鱼肉香,抬起了头,却看到的是一扇厚厚的门镶在一座恢宏的府邸上。

    却只能摸着肚子,叹着气。

    “大人,探子来报,如今李儒他已经到达了南顿,此人诡计多端意图定然不轨,如今,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我们趁其未做准备时,主动出击。”

    只有耳边一阵阵喘气声,阎象半跪在地上,却迟迟得不到袁术的回应。

    “吧唧,吧唧……嗯……阎爱卿有心了,起来吧。”

    纪灵慢慢的把头抬起,却看到袁术正躺在椅子上,喝着碗中的蜜汁。

    “大人,如……”

    “阎爱卿,此事我已经与杨长史商议了,不可进攻。”

    桌前,袁术擦着自己嘴角的油,悠悠的说道。

    袁术一旁,杨弘瞪了一眼阎象,阎象也只好压回了自己心中的话,转而抱拳看向了杨弘。

    “不是杨长史莫不是怕了那个李儒?”

    “哼,在我看着这十分不明智,凡出征当师之有名,如今我们如果先出兵,那么造反的称号就实打实了,而李儒他联合他人皆是这个由头,那么倒不如忍一时,不然我们就是下一个袁绍!”

    可阎象听后也毫不示弱,目光死死地盯着杨弘反问道:“难道这只能任由其打我们?,难道这天上地下汉室还能蹦哒?难道这坐实说明我们不然袁绍?”

    “你……袁绍手下谋臣众多,善用兵的精,都败了,更别……”

    杨弘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感觉闭上了嘴,不敢在说下去,他将眼光偷偷的看向袁术。

    “吧唧、吧唧……”

    袁术的嘴也没有停过,只是他眉头与手头的筷子在谈袁绍的时候,略微跳了跳,顿了顿。

    “你……阎象,你会后悔的!”

    杨弘知道阎象抓住了一个决定袁术的点,而自己竟然又把他放大了,此时,早已多说无益。

    迈步,阎象在冷笑,杨弘只好离开房门,也只是不甘得去甩出了这一句话。

    “哒哒哒……”杨弘忧愁的走在冷风中,却如叶子一般左右打转。

    突然间多了一阵风。

    “大人何须烦恼,这袁大人你说他打,你不说他还会打,要知道当李儒打败了袁绍后,这个结就早已经结好了。”

    “不必多说,我虽然知道,可就是不甘心啊……”

    公元193年9月,袁术军,阎象突然率军攻击南顿,对此李儒的南方之路已经悄然开始。

    风随着南阳的街道,刮在了南顿前杨弘的脸上,而他一抬头,就看到了令他这辈子都不会忘掉的人――李儒。

    “杨大人,别来无恙啊。”

    李儒靠着墙,似乎想仔细看着纪灵,却看道了杨弘的嘴一张一关:“李儒,我可是托了你的福,在冰河中我没有死,你只是让我对你的印象更深!”

    可李儒摇了摇头,没有回答,满满的转过身去,只留下了一个对背影的印象。

    而杨弘也冷哼了一下,随后便告别了这次简短的碰面,而随后暴露出了在身后的阎象大军。

    “传我将令,所有人,不得进攻,只守不攻。”

    三天后。

    南顿城内。

    “大人,如今阎象多次进攻下部队中怨声四起,在不给一个明确的时间将士们都快不耐烦了。”

    一座小阁楼的顶部,李儒只是在看着他面前的这个男人,叹了口气。

    “将军,我知道你们心急,可我们如今与袁术军势力比谁胜?与军素质比谁胜?与将才比谁胜?”

    将军沉默了,赤裸裸的真相却摆在眼前“那……”

    “不用,我自由定夺。”

    公元193年9月末,南顿城双方在这里几乎僵持了一个月,乏味的对垒在乏味的城前更显乏味。

    风,吹过南顿的血,卷入了一所军帐中。

    李儒他此时拿着一张文书在发抖,而他面前的地图上此时他画了三支箭头,一支指南阳,一支指南顿,可一条箭头,却似乎没有画完。

    “一步呀!一步呀!皇甫,我得罪你们什么了!”

    李儒正看了看桌上的地图,不甘的摸了摸,欲要勾勒那最后一笔,却在叹息中,走出营帐,只能抬头看着那无情的天。

    公元193年9月,在南顿领兵的李儒被强行给召回京中,而领兵却改为将领皇甫嵩之侄皇甫郦。

    风吹过南顿的旗,此时一支军队却盖过了这风。

    “大人,这是李大人让我给你的之后的行动。”

    马车内,一信使拿着一封书信献给了坐上那人。

    “哼,就他那身份,必定包藏祸心。”那座上之人看也没看直接打开窗户,任由风将纸带上远方。

    “皇甫将军:

    我们之间我无须多言,可如今请放下私人恩怨,听我一言,如今我诱其先攻,以夺其理,再加上袁术骄奢,如今我早已策反袁术军中将领……,经过我的推算不出几日袁术运粮之时,偷袭运粮车,帐内必定会乱,这时趁其懈怠里应外合,则可胜之。

    望君谨记”

    无处不在,生生不息。

    风吹过每个角落,如好奇的小孩子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打在了一辆马车里,却只是掀起了窗帘。

    “败了,我们败了。”回城的路上,对皇甫郦,他明白,早已经看到了结局,他的嘴不停的喃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