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坏了,我成李儒了 > 第五十七章 冢虎现世 卧龙出山

第五十七章 冢虎现世 卧龙出山

    “你是谁?”

    “原袁绍手下监军,司马仲达。”

    小小的房间内,两人相对而坐,一人不怒自威,一人却如同一片古井,黑色的瞳孔似乎让人越陷越深。

    “为什么要来我们这里?”

    “就像在绝望之中,给落魄的乞丐吃一碗饭,一个道理罢了。”

    两人的呼吸声出奇的保持了一致,在这幽暗的空间中,一下又一下。

    “哦,那么既然我是一个乞丐,你又为什么还要找上我?”

    “不,我既然给你帮助,就是想让你记住我,我看中的,是你的未来!”

    对面那人突然看向曹操,他的眼神让曹操的心为之一颤。

    那双眼睛如狼似虎。

    “你说你叫司马仲达吧?”

    “我叫司马懿,字仲达!”

    “你这样大才,我肯定会用,明天最迟明天,我一定会给你你想要的名头。”

    司马懿恭敬的对曹操一拜,慢慢的退了出去。

    “我到底是用还是不用?”

    闭上了眼,空荡荡的房间内,他现在很迷茫,如今的他真的如同一个乞丐,看似风光无限,实际暗藏风波。

    人才,他手上的谋士,也不过只有郭嘉,和一个不安分的许攸而已。

    可他很犹豫,从司马懿的眼睛中看到了那一抹藏在深处的野心。

    “铛铛铛……”

    空荡荡的房间里多了一道声音,从门口传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还伴随着时不时的咳嗽声,可曹操似乎早已听惯了这脚步声又或者是这咳嗽声。

    “咳咳咳,将军心中所想必然是为司马懿用还是不用吧?”

    曹操将头扭的过来,看下这张略显苍白的脸,忧虑的说。

    “我观这司马懿,真是使乃大才,可惜看其眉间如狼,我观其有狼顾之相,担心他会成为一个祸端!”

    郭嘉捂着嘴,转过头,咳嗽声不减,好不容易缓过的劲。

    看着曹操对他一脸关切,郭嘉心里却暗叹一声。

    “大人,如今,今时不同往日,用吧……”

    眼睛流露出一丝颓唐,郭嘉点了点头,却显得那么无力。

    他明白,曹操亦明白。

    不经意间,郭嘉擦拭掉了自己手中,粘上的那抹血迹。

    “我们还是先谈谈吕布吧!”

    南阳城,小山边。

    “我家主人已经说过了,不见!单叔叔你不会连这点道理都忘了吗?”

    一所庄前,一个身穿赤衣的男子在一个小孩的面前请求着什么。

    而在他身后,立着三个人。

    一人红面长髯,表情傲慢。

    一人黑面粗犷,表情狰狞。

    一人白面碧眼,表情据恭。

    “哼,已经第三次了,我看此人傲慢无礼,大哥乃帝王之胄,又何必如此放低自己的姿态。”长髯者看着庄子上隆中两字,一脸不屑。

    “俺看老二说得对,俺们已经这么给他面子了,大哥既然想见他,俺看倒不如直接把这里拆了,看他出不出来!”

    说罢,他撸起袖子,自己来到门前,欲要一脚踢开,可却被刘备和徐庶拦住。

    徐庶在一旁冒着黑线,嘴里不停的说着:“冷静,冷静!”

    这次是他把刘备请来的,如果他们真的把这里拆了,估计自己也不能好过。

    在劝架的声响中,刘备的眼睛瞥向那个在门前的童子,从他们第一次到现在,那怕是刚才张飞欲要踹门之际,那童子脸上却都没有过多的表情流露出。

    他的脑海中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或许他只是用来来测试我们吧。

    这时门内传出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公即为帝王之胄,何必来寻我做你之相,如今南阳新平,张怀民尚且在南阳府中,你大可去寻他!”

    声音传到刘备的耳中,微微一窃喜,连忙恭敬的说道。

    “先生有所不知,如今我不忍这汉室的江山落得满目疮痍,何况献帝年幼,如今朝廷虽名存,但张怀民却手握重权,我不知其心是否忠于汉室,是否如董卓那般以复兴汉室为由头满足自己的野心,如今我刘氏的天下的命运却被一外人所左右,我却不甘心呀!”

    童子一笑,慢慢把门打开,将刘备引了进来。

    站在门前,等到刘备进来的时候,却关上了门,将门外的众人拒之于门外,刘备会意。

    “徐先生,

    二弟,三弟你们在此等候片刻。”

    院子,刘备刚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男子,手持羽纶扇,平静的看着刚走进来的刘备,一袭白衣,倍显超然。

    刘备见状,当即一拜。

    “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曾两次晋谒不得相见,以留书一封,不知可曾阅过。”

    诸葛亮微微一笑,左手持扇亦对刘备恭手一拜:“南阳野人,疏懒成性,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惭愧。”

    右手指向竹帘。

    “将军请。”

    入门,便问道了一抹暗香,寻着味,房间内装点十分朴素,一盏香炉,几卷竹简,一地草席,已经墙上晦涩难懂的星象图。

    刘备内心由衷的感叹,越发的感觉眼前这人不可估量,不免有些出奇。

    缓过神来,却看见诸葛亮早早的都坐在了座上,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不免有些尴尬,等坐在位上,解释道。

    “方才看先生雅舍看似朴素,可却给人返璞归真之美,不满有些出奇,望先生见谅。”

    诸葛亮略微一笑,扇扇子的手未曾停止摆动。

    对着刘备说道:“小小寒舍,不足将军挂齿,倒是将军的手书,亮已拜阅,足见其忧国忧民之心呀,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将军下问。”

    身旁的童子拿着刚沏好的一壶茶,放在了桌面上,茶香沁入二人的鼻中。

    刘备眼中敬意不减,反问道。

    “南阳名士之意,徐元直之语,岂是虚谈,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哦。”诸葛亮微微一笑,将手上的扇子放了下来,两手作揖对刘备寻问道:“德操,元直皆当今高士,亮乃一耕夫,安敢谈天下大事?”

    手中端起茶壶,慢慢的给两人的茶杯中各自倒上一杯,抬头,看向刘备的眼睛。

    “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

    茶杯递到了刘备的面前。

    “先生过谦了。”

    刘备顺手结过诸葛亮给的茶杯,声音有点发颤,却亦问道:“大丈夫抱经事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原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己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放下在嘴角的茶杯,诸葛亮眼神中带着一丝惊讶,看着刘备的眼睛,可刘备却丝毫为动,茶杯放在了桌子上。

    “如此,愿听将军之志。”

    草屋外,关羽正看着手上的书本,不时的问在他一旁的徐庶,而张飞因为耐不住寂寞,早已经趴在地上睡熟了。

    几声鸟叫划过,一切却是如此祥和,林中几片树叶落了下来。

    “荀彧兄,对不住了,看来他不是我们……。”树下一个黑袍的人,靠在树上,远远的望着那间草屋,嘴里念叨道一半,突然被一人打断。

    李儒一愣,慢慢的回过头,看向身后。

    “你是谁!”

    公元200年1月,天下的格局至此改变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