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坏了,我成李儒了 > 第六十一章 碌碌汉臣 皆放其私

第六十一章 碌碌汉臣 皆放其私

    “教主,刘焉活不长了,可他的儿子刘璋对我们不是很对付。”

    汉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祭坛,令人灰色难懂的符印用一种诡异的排列方式,贴在地面。

    祭祀声,不知从何处漂起,房间内,蜡烛将投影映在墙上,模模糊糊的映出两个人的模样。

    “这张鲁有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他采取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被人称为:“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五斗米道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交五斗米。张鲁在内,自他父亲两世,信徒众多,粮草有了,人也有了,这些举动都表现出了他的野心,大人不可不防呀!”

    刘焉还没有死,可是刘璋的势力已经悄然开始了,为他的铺路。

    南乡,作为与刘协接壤的地方,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巨大的战争。

    “大人不要走呀!”

    安宁的南乡,此时街上却一群人哭哭啼啼,在他们眼里,刘备就像天使一般在这个乱世中。给了他们从来没有奢望过的安全感。

    可今天,刘备却要离开这里,看着身后的百姓,他深深的鞠了一躬,只是微微一拜。

    “各位父老乡亲们,我刘某并非并非遗弃大家而走而是为了整个天下,请各位理解。”

    低下头,三匹马背对着身后的百姓,一步步地离开了南乡。

    离开的小路上,望着前方刘备的背影,身后的诸葛亮放下了手中的书,此时的刘备给了他一种不同的看法:“究竟是谁看错了呢?”

    喃喃低语中,似乎在刘备的袖子上,沾染了一点泪。

    “孔明兄,刘焉即然快要死了,那么,如果我们到了之后,该在哪里去地立足?”

    沉思被打断,一种带着豪方的声音从诸葛亮的背后传来,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上。

    “元直兄何必问我,恐怕你的心里早已有定数了吧?”

    两人皆会心一笑,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一个人名。

    “刘璋!”

    哈哈的大笑中,似乎已经确定了某种命运,偌大的一个益州,迟暮的刘焉、害怕的刘璋。

    他会害怕,当他父亲死了之后,他会镇不住这些人。所以他需要人,甚至被刘备这种血脉宗亲,所谓的仁德之师,所深深的吸引。

    扬州所有州中最荒芜的地方,江东更是位于它边境。

    吴郡,在一排排兵马后的营帐中,站着两个衣着单薄的男子。

    看着眼前桌面上放着的一幅地图,时而沉思,时而释然,时而皱眉,时而一笑。

    “伯符,你且看我给你分析,如今,江东之地分四股势力掌握,南部的刘繇,乃为汉世宗亲,且围观深得民心;西部为王朗,其早年其驻守之地时,因撤销秦始皇的牌位批判暴政,被周围的所有人爱戴;西部则是我们,我们兵少,但胜在兵精;北部的严白虎,他以强盗出身,多山之地故可盘踞于此,此地易手难攻,可其军队多为土匪出身,民心不和,故依我之所见,击败他为上策!”

    扬州的兵戈声从天边传来,袁术的死没有为这片土地带来宁静,孙策的自立,更加为这原本安静的南方喷上了一抹血腥。

    “大人,为何我们还不动?”

    “莫急,莫急。”南阳中,李儒依旧是如此的平静,“看着吧,刘焉的死会为这方天地重新塑造一个新的格局。”

    一杯茶放在桌面,疑惑的看向杜袭:“荀大人最近可好?听说他跑到了北方去?”

    “昨日信使来报,这是荀大人给你的信,说等你想起他的时候再给你,出于尊敬,便没有给你,如今既然大人问起。”杜袭拍了拍手,身后上来了一个侍卫,手上拿着一玉匣呈给李儒。

    看着眼前的匣子,李儒却久久没有拿起。

    “等想起他的时候。”不断的低吟着这句话,心中不由得一痛,多久了,记得那还是曾经在对抗袁绍的时候。

    “他竟然在害怕我会忘了他,可谁又没有在害怕呢?”

    打开匣子,里面有一封信,信被一枚玉玺压着。

    “庆幸李兄还能记得我,时间呀,转瞬即逝,曾经与李兄的把酒言欢却转眼间就成了过往云烟,记得当初在我们两个的努力之下,偌大的袁绍灰飞烟灭。

    李兄,可不要否定了我的功劳哦,如今你应该已经知道我离开了许昌,我实在待不下去,曾经以为在这困难的时候,留在陛下身边的都是忠臣,可竟然都是一群群蛀虫,献帝与司徒不止一次想去改变,可却一次次的失败,这乱世之中,无数人只为自己而活,已经有的人早已经混到了陛下身边,如今陛下尚幼,纵然懂事英明,可恐其危害心智,我已决定带陛下远离,待到陛下形成人礼之后,自会归来,可恨这碌碌群臣,我只能相信你,当你拿到玉玺自会有人而离开,可忠心之人永远不会离开。”

    署名上面写着两个名字――刘协、荀彧。

    怅然,李儒久久不能平静,有多少人为了它而拼死拼活,可如今却在自己的手上,冰冷的质感,并没有旁人所说的神奇的魔力,可却让他感受到满满的信念。

    “杜袭,现在多少年?”

    “回大人,新更三年。”

    李儒摸了摸那玉玺。

    “六年后,我等你归来。”

    合上匣子,李儒看着杜袭,眼中闪过一次锋芒,说道:“从各个部队中抽取善于刺杀的精英,随我去进京!”

    “是!”

    公元194年3月,刘备来到益州,受到刘璋的礼待。

    同月,孙策依照周瑜之计,攻打严白虎,攻打的前一天,将逃回

    山上的所有路封死,奇袭严白虎,扬州一下子吞并一半。

    同月张怀民进京,汉献帝宣李儒为摄政王,称自己年幼,由他代理之,天下震动。

    同月曹操第一个前来祝贺,陆陆续续,所有的活下来的诸侯,共同看着李儒捧起玉玺。

    “苍天鉴德,后土明心;山于垒土之所成,海于滴水之所形。古来继天位者,皆因其德,寡人之愚钝,念其德无可感天,遂使这汉家土地落此倾颓。吾之有愧,愿随帝师行之北,修其生性,除其顽劣。

    念,国不可一日无君,地不可一日无主,幸得司马之所忠,吾欲效古之先贤,愿予之其摄政,汝之所做,其若尧舜禹之所行。

    碌碌汉臣,皆放其私,观其容如见其王,此为天下延寿,愿请诸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