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坏了,我成李儒了 > 第七十八章 天子归来

第七十八章 天子归来

    “回来了?”

    “回来了……”

    “比预期可是要多了整整四年呀,陛下啊!”

    汉献帝,新更13年,时在外游历了10年之久的献帝回到帝都,昭告天下,于同月,今24岁的献帝宣告在三日后行加冠礼,举世瞩目。

    “皇天苍苍,后土茫茫;汉室不复,终现曙光。青衣子衿,宴宾贤良。”

    皇宫,一名穿着朴素的男子静静的站在地上,看着他面前的一位而立之年的男子。

    默默的,他恭敬一拜。

    “孤无至亲,唯有司马与荀公待我如至亲,孤之大事,此加冠礼的主人还望先生来做,再谢李公。”

    座上那人看着他的眼睛,久久没有说话,二人,站了许久,青年的腰始终弯着,而男子却始终看着,默默的他点了点头。

    再抬起,坐上的男子已经离开,留下了一杯温热的茶杯。

    门外,下起了细雨李儒看着周围的一境一物,泯了泯嘴唇,叹了口气。

    十四年了,从长安城的那个小娃娃到现在的少年,多久了,多久了……

    三日,许都的宫廷。

    “并州太守张扬到!”

    “中郎将公孙瓒到!”

    “益州刘备使臣到!”

    “扬州孙权使臣到!”

    “塞北匈奴使臣到!”

    “司隶张绣使臣到!”

    “……”

    小雨淅淅沥沥,李儒看着窗外的古乐响起,不时有些出神。

    “大人,曹操没有来。”

    品了一口茶,张怀民嘴唇一动打破了自己的沉寂。

    “莫要怪我心狠,你才是唯一值得培养的对手!”

    放下茶杯,他的眼中露出一丝忌惮,若有所思。

    “倒是这个张绣,背后的贾诩才是一只真正狡猾的狐狸。”

    他离开窗口。

    挂在墙上的衣服被他披在了身上,他看着铜镜前的自己,微微一笑,“没什么了,快走吧,今天可是个大喜的日子!”

    雨滴,打在窗前。

    宗庙门,乐起,一众礼服,簇拥着一名男子立在正中。

    男子的头被放在一双大手上,而他的一侧,荀彧亦身穿黑色礼服手持笏板,带着郑重的语气说道。

    “人乃国本,民为国根,治世之人必先有治人之才,今之弱冠,先觉治人,请带缁布冠。”

    语音中,张怀民的身体微微一倾,他将一旁的黑色帽冠郑重的放在了刘协的头上。

    “民之既定,方可安国,国之可治,天下可存,公虽曾幼,今知苍茫,请次加皮弁。”

    刘协站起身来,身旁的下人脱下了他原先的旧装,紧接着新装着在他的身上。

    李儒慢慢的摘下来他头上的缁布冠。

    拿起,放下,缓缓的将鹿皮制成的皮弁放在了他的头上。

    “国泰民安,社稷既定,义得于人,命得于天,乃敬以鬼神,感可运天人之间,着爵弁。”

    刘协身上的服装再次更换,恭敬的对李儒一拜,而他则摘下了那顶皮弁,为他换上了那顶最后的爵色之冠。

    “三冠即正,君当自立,姣姣少年,今朝为人,纵人老少,祖岂敢忘。”

    刘协转身对着宗庙上的跪在地上一叩首,起身,再次一拜。

    “前路坎坷,涂无全同,尊师重道,行可立身。”

    再一转身,刘协深深对着荀彧士孙瑞与李儒分别一拜,士孙瑞欣慰的一笑。

    “独行天下,终挫土灰;友与游,行可幸。”

    眼看向众人,弯下腰。

    “孤谢过各位来此观礼。”

    所有人皆站了起来,对着鞠躬的刘协不约而同的同时拜了一拜。

    公元205年四月,时二十四岁的汉献帝刘协在许昌举行加冠礼,取字“伯合”。

    五日后的夜晚,大殿内。

    “陛下,你叫微臣是有何事?”

    李儒抱着拳,恭敬的看着他面前这个刚刚成年的男子,眼中却不透露出一丝的感情。

    “李卿呀,你扶持我有多少年了。”

    刘协看着眼前的这个男子,岁月使自己愈加健壮,可他原本的黑发飘飘却多出了几抹银痕。

    不由的一叹。

    “回陛下,微臣跟随陛下以有十年有四了。”

    “十四年了,想我第一次见到张卿的时候,李卿那时候差不多和现在的我一样大吧?”

    李儒依旧躬着身,可眼中却藏着了感动。

    “李卿已经三十多岁了吧,这么多年了,如今却还是孤身一个,不想给自己这一脉续点香火吗?”

    刘协拍了拍李儒的肩膀,似乎是不经意的问道,可是却让李儒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单膝跪地,李儒低着头,郑重的说道:“如今国家未定,岂可叹家事,国之未安,那怕我终身不娶!”

    “言重了!”刘协又拍了拍李儒的肩膀,“言重了,言重了……”

    不断的重复。

    一步步,第一次,是献帝将李儒一个人留在了一旁。

    “他长大了,那我也可以放心了。”

    夜,他也走出来大殿,看着眼中的满天星辰,李儒却望而生畏。

    问题他回答了出来,陛下却让他的内心感到害怕,第一次他发现了陛下长大了,第一次,他发现陛下对权力的欲望,曾经的天真却一去不复返,像极了他,像极了自己。

    他没有怨言,这,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

    只是……却是勾起了他心中早已沉浸了许久的那一行回忆。

    他遥遥头,一步步离开这空荡荡的地方。

    “弟弟,你今天满十八岁了,如今世道乱好不容易能有个空闲时间,姐姐提前给你亲自给行加冠礼。”

    破旧的小庙里,门外两个大汉守在外面,表面上像在保护,可实际却是软禁。

    这两个稚气未退的小孩子的手,互相紧紧地握在一起。

    “给你戴布缁冠,叫你以后治人。”

    一块小小的黑布被她拿在手上给男孩绑在了头上,接着从自己背后的包袱里拿出一件小衣服披在了男孩的身上。

    “给你戴皮弁让你以后有治国的能力。”

    一块小小的毛皮被女孩一折,解下黑布,放在了他的头上。

    黑布,女孩她一笑,慢慢的给他套在身上。

    “我给你带爵弁,让你以后知祖宗,明事理。”

    一顶小小的帽子被女孩擦了擦戴在了男孩的头上,擦了擦男孩眼角的泪光,可却不知自己的眼睛里也露出了泪水。

    “姐姐……”

    “没事!”她一笑,转过身偷偷把自己眼中的泪水擦拭,回头又是一笑。

    “你名济,嗯……以后就给你取名叫怀民了,哈哈哈,弟弟,怎么样?”

    “嗯……”男孩他看着女孩的脸默默的点头。

    女孩从自己的包袱内掏出一块灵牌,摸着男孩的头。

    “来,也得给爹说一声……”

    公元205年,时24岁的汉献帝刘协,再次把持朝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