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天狼星 > 第十一章第一次接触3

第十一章第一次接触3

    “伙计们,再看一眼木星我们就出发了。”朱庇特提醒到。

    探索者号调整方向,很快脱离了木卫二轨道转向木星轨道,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飞船很快就完成加速。三人紧盯着木星的方向,很久才移开目光,飞船在完成最后一次加速后,终于摆脱了木星的引力朝着火星方向前进。经过这次行动,三人已经非常疲惫,各自沉沉睡去。

    几天后飞船已经完全脱离木星的影响。三人的精神已经恢复到极佳状况,于是又开始忙碌起来。朱庇特驾驶飞船,伊万负责观测,欧罗除了负责每天的生物培养还要开展新的研究领域——外星生命。

    工作之余伊万总是喜欢侃侃而谈:“诶!这小八可真够笨的!都几天了还是没搞清楚外星人所说的含义,还有它里面的大脑是不是已经死了,这几天营养液没怎么变化。”

    “它可没有那个能力。”朱庇特说。

    “你说计算机都发展到量子时代了,这人工智能怎么还是这么笨呢。除了计算数据其他的完全指望不上,装上的狗脑袋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这你可要问我们生物学家了。”

    这时欧罗正好从培育室中走出来。

    “这么说吧!现在的人工智能就是人工智障。我对人类目前的人工智能完全没有信心。因为方向完全错误,路线都错了怎么发展都是错上加错。”

    “高人,那你可要给我们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伊万语气中略带一丝调侃的说到。

    “伙计,我可不是针对你。虽然你的量子机器狗,哦机器人,很厉害但充其量无非是计算能力的叠加,就算这台机器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无非也只是可控的,存在边际的,但是人类的认知和行为都是没有边际的。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事物,但机器不会做任何数据库不存在的操作,最大的障碍还是认知系统。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自己的生物本身这一点,在机器身上却永远不会发生。机器始终会把世间万物理解为数据。退一步讲假如我们的计算机已经获得全宇宙的数据,能够计算所有的变化,机器也只是通过2进制的数字完成的,并非它们自身认识到这一点。再退一步讲假如机器通过人类的帮助完成了认知革命最终统治了宇宙那你觉得最害怕出现这种状况的人是谁?是你是我还是其他什么人?都不是,而是资本家。显然他们最先反对深层次的人工智能领域,所以我说你们现在的方向是错的。”

    “那你倒是指明一个方向给我。”伊万继续追问。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人工而非智能,要让机器服务人类本身,给人类附能而不是给机器附能。”欧罗补充到。

    “你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可控性有了,智能化也有了,而且还解决了人类对机器文明的恐惧。”朱庇特肯定了欧罗的说法。

    “这确实是个好方向。目前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已经大大提升的计算能力。如果这时候再加上人类的思维确实会有奇效,但是我们只能找到狗脑做实验,可没有一个活人愿意拿出自己的脑袋给我们做实验!眼下最关键的还是这个天狼人,上次在我们讨论名字的时候它突然开口了,那就叫nom。。。诺姆怎么样?”伊万说到。

    “这是个好主意。”欧罗表示赞成。

    “同意,有一个问题你们注意到了吗?这几天那家伙似乎没吃过东西。”朱庇特轻声说到。

    “诶,还真是!也不知道它吃不吃蔬菜和肉?”伊万说到。

    “等会送点食物试探一下。”欧罗说到。

    “对待天狼人还是要谨慎行事才对。”朱庇特提醒着另外两人也包括自己。随后又补充了一句:

    “我们打开了魔盒却没法控制它的方向。”

    “我会谨慎行事,放心!”欧罗回答到。

    三人简单的交流结束之后又开始了漫长的旅程,飞船的尾部持续向外喷射着蓝色的火焰。飞船上的日子虽然枯燥但时间却过得飞快,每天固定的流程让几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在飞行了700多天后终于进入火星的轨道。完成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着陆器成功着陆在火星基地。在这里他们终于见到了这个火星基地唯一的守门人科林列克上校,他自称为火星人。

    “你好上校。”伊万诺夫上前打招呼。接下来是欧罗,最后是朱庇特。

    “欢迎来到火星,我是火星人科林列克。”

    一阵爽朗的笑声在基地响起。随后四人又紧紧相拥在一起也许只有他们才能明白身为宇航员的苦难与喜悦,同是天涯沦落人正适合此刻的他们。

    片刻之后,科林列克首先打破了沉默。

    “虽然已经看过你们发回的信息但是这么近距离观察到外星人真的不可思议。”

    “是啊!没见过外星人之前真没法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神奇的生物存在。”欧罗附和着。

    朱庇特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老伙计,先说正事吧!等会有的是时间让你们两个外星人培养感情。下一步我们先和地球方面取得联系。告诉他们,我们已经成功着陆火星基地,等待他们进一步指令。”

    科林列克回过神来说到:“我已经把你们的情况告知地球方面了。你们现在需要做的只是等待并且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从这里向地球通话要顶着20多分钟延迟进行。参加会议的是联合政府主要的9个太空探索合作国,潘文俊任会议的总指挥。走吧,伙计们!我带你们先去看看通讯室。”

    于是科林列克便带着众人来到了通讯室。里面的装饰很是简单,一张圆桌几张折叠凳,最重要的在圆桌中心的全息投影。整个舱室是靠模块组装起来的,谈不上美感却给人一种踏实感,这里能够抵御火星上的恶劣环境。

    之后科林列克就带着众人参观起火星基地,首先来到的是生物实验室,科林上校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你们知道飞船上的动植物是怎么来的吗?人类在火星建设基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近5000多万公里最远4亿多公里。火星的公转周期是687天,地球是365天。约每780天,太阳、地球、火星位于一条直线上而且火星和地球位于太阳同一侧,此时地球离火星最近,而如果要等到最近距离则需要等到‘大冲’日,这个需要等待大约15.6年才会出现一次。我们知道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是椭圆的,那么当地球和火星都在近日点,此时地球和火星的距离最短,所以火星基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学会自给自足。火星的环境根本不适合任何生物生存。我们选了多种动植物样本。首先说说植物,我们在最初选择的100种植物中最终存活下来的只有四种,它们分别是土豆小麦大蒜和韭菜,而任何一场环境突变都会使这些生命灰飞烟灭,所以我们将所有的场所都建在地下用防护罩遮住,而太阳出来我们再把实验室抬到可以吸收阳光的高度。再说说动物,把人类送上火星本来就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我们还要把动物送上天更是巨额成本,所以与其将动物送上火星不如直接用动物的干细胞培养人造肉,最终我们选择用培养皿来培养人体所需的肉类,这就解决了我们的肉类摄入问题。这样初步解决了人类长时间在火星基地的生存问题,你们这次任务所食用的蔬菜以及肉类都是我们在火星上验证过并且可以长时间进行太空飞行的食物。

    解决了少数人的生存问题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才是重中之重——改造火星,让火星成为人类的后花园。火星基地要想移民更多的人类需要大规模的建造更多的生态设施,最终达到改造火星的目的。当然这不是最终的方向因为地球上任何一处的戈壁滩都比火星更适合人类生存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选择住在那里,所以我们的工作不是要把火星变成地球而是把这里当作试验田和未来太空航行的补给站。顺便说一下,火星基地现在足够100个人来生活,期待你们加入‘火星人’行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