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入场

    “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东西,让兴王殿下如此在意,此物若违反规定,本官必定将此事上奏陛下,治殿下之罪...”姜峰说着,便打开了这个包裹,当他打开了其中置物的盒子看到其中的东西时,竟惊讶到一时说不出话来。

    片刻后,姜峰才又开始说话:“既然是此物,那兴王殿下就拿去交予陛下吧...”

    应故渊走到木桌前,从中拿出了一个卷轴,其中似乎是应故渊所题诗篇。

    “今日是本王生辰,本王本想借着生辰题诗一篇,以密报之名给陛下一个惊喜,以此给陛下冲喜,没曾想你姜大人竟要现在就公之于众,哼,既然这诗提前见了光日,那本王就无法再献给陛下了!”应故渊怒斥完,便施出火术,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卷轴焚烧殆尽了。

    姜峰知道应故渊打开过这个包裹,但他此时并未发作,毕竟自己碰了此包裹,再说什么也已说不清楚了。

    “抱歉兴王殿下,臣也只是恪守岗位职责,多有冒犯请殿下海涵,日后臣必定登门拜访以谢今日之过。”姜峰说着,对着应故渊行了个礼。

    应故渊没有回应,带着陈荫儿和赵子翔直接转身离开,朝着应仙楼的方向走了。

    姜峰心中暗道:应故渊啊应故渊,前戏做的还真足啊。

    走入了应天街上,应故渊心里的石头总才算落地了。

    “幸亏在到达皇宫之前,子翔劝我在应天书肆悄悄打开了包裹,并将其中的东西换做了我临时题的诗,并且骗那姜峰自己打开了包裹,不然我今天绝对就完蛋了。”应故渊虽然故作镇定,但他额头还是稍冒出了些细汗。

    赵子翔:“王爷演技真是一流,否则刚刚那姜大人可能就看出您的破绽了,如果那物真的被姜大人看到,王爷真就百口莫辩,那女官绝对就找不到了。”

    到达皇宫之前,对包裹内的东西极不放心的三人进入了应天书肆,找了个角落打开了包裹,那盒子里先前装的,是一只插着刀子血已流尽的鹰!

    鹰,谐音为应,又能指大应国号,又能指大应皇家姓氏应氏,此物是挑衅大应皇家权威之物,如果送此物的屎盆子扣在应故渊身上,应故渊这一生怕是就完了。

    “看起来,有人已经把屠刀对准了我,”应故渊说,“我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的亲王,在朝中也没有根基和羽翼,为何要与我过不去呢?”

    赵子翔反问应故渊:“如果是想抓住王爷您的把柄来利用您呢?您虽没有什么职权和羽翼,但您是一位年少有为的年轻高手,如果能把住王爷,到时候很多原本他们手上该沾的血就沾在王爷手上了。”

    “如果是这样,那这姜峰姜大人,不是始作俑者,也是这个计划的参与者谋划者之一了,突然多出这么一个有权势的敌人,真的不好办了。”应故渊严肃说道。

    陈荫儿自知对这种事情并不了解,也就一直没有插话。

    应故渊一行人又回到了应仙楼前。

    “是兴王殿下呀,里边请里边请!”门口验贴的礼部官吏查验了应故渊一行人的名帖后,带他们进入了应仙楼。

    应仙楼内现在已经几乎坐满了,在接待的官吏引路之下,应故渊一行人来到了二层包厢之中,这说是包厢,也只是将一片小区域单独隔了出来,面向一楼大厅的那一面依旧是通的,只有一道矮矮的雕纹木栏杆相隔。

    应故渊注意到,自己所在包厢左侧紧邻着的,是太子的包厢,而太子包厢另一边相邻着的,是盛王的包厢。

    “这太子和盛王的包厢好大啊,相比之下咱们的包厢似乎就咱们三个所在的这一个餐桌,不过这酒、菜和肉都还不错,能给我设这么个包间我很知足了。”应故渊笑道。

    万贤盛会聚集了许多未来可能步入仕途的青年才俊,他们来此参会的目的大都是想借此机会得到各王侯高官的赏识,那些王侯高官想借此机会招贤纳士,正好一拍即合,太子以及盛王包厢之大,便是为了给他们提供相互敬酒相识机会而设计的,而应故渊并不被众人所感冒,所以他的包间就只有一张餐桌,包间面积相比之下也小了许多。

    “各位来访的宾客,本次万贤盛会现在开始!”担任主持人的竟是女官拓跋渊,她正站立在一楼大厅的最中央,“北冥鲲大陆之精华,汇聚在我大应,而我大应之精华,汇聚在京州,而京州之精华,则聚于国都应京之中!现今国力强盛,皇恩浩荡,各位才子聚此歌颂盛世,讴歌陛下文治武功,正可谓盛世诗出自盛会抒情的郎君啊!”

    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命题,很多与会才子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从自己餐桌之下拉出题字字板题写诗词,最终将所提符合本阶段命题的诗词交予本层公布诗词的礼部官吏处,每层再轮流将这些诗词递交给拓跋渊,由拓跋渊按每层每一轮读一首的规律逐轮朗诵。

    赵子翔也不顾得品菜喝酒,一直在自己的字板上题写诗词,之后不断交由本层的提交处。

    应故渊注意到,除了拼命要展示自己才华的才子之外,另有很多参会青年提着酒或者礼品,前去各个王侯高官的包厢或谄媚或自荐的,当然这些青年或多或少有些门路,否则包厢内的王侯高官是不会接见的。

    应故渊本身对古诗词这些东西并不感冒,听的多了,他甚至犯困打起了哈欠。

    “王爷,这些才子都好有才华呀,”陈荫儿微笑着对应故渊说,“他们所作诗词真的好好听,好有那种让人陶醉其中的感觉啊!”

    应故渊:“是吗?可是我觉得好无聊啊。”

    “王爷不是学习过创作诗词么,荫儿觉得您写给陛下那诗就很好啊!”陈荫儿笑道。

    “那首诗啊,是我以前背过的前人之作。”应故渊轻声回答着。

    赵子翔说:“如果是前人之作,以姜峰姜大人的见识当时应该就看出来了...”

    “那首诗的作者并没有将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我只是无意间得到了他的作品集罢了。”应故渊要是说诗是自己前一世背诵的,他们肯定不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