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青沟村

    应军的这次袭击,又一次打了北燕兵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应军依旧没有恋战,占了便宜后马上便撤出了战斗。

    “刚刚将军传来命令,我们偷袭的意图已经暴露了,而应朝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北燕传令官骑快马赶来传递命令,“现在我们两线人马后队改前队,前队变后队,往沃东郡运动,追击那股袭击我们的应军,把他们全部消灭掉,不能让他们脱身!”

    北燕军此时调转方向,直奔刚刚应军撤退的方向。

    因为此次北燕是全军开始追击,应故渊和韦松文也没有安排伏击,而是一路向沃东郡方向撤退。

    “多亏了北燕军没有什么骑兵,不然我们非得折在这里。”队伍向东逃窜时,韦松文一直在同应故渊强调这一点。

    应故渊:“若是敌人有成规模骑兵,本王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布置。”

    本来就经过了几次战斗,现在这支应军还一直跑步往东逃窜,将士们的疲惫值一直都不低。

    后边有几千北燕军在追击,如果继续像现在这个样子向东跑,被消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应故渊边跑,边拿着地图研究接下来的办法。

    “韦都尉,我们必须换一种撤退方式了,”应故渊说道,“如果被这样撵着往东走,迟早被敌人形成夹击态势,到时候我们就完蛋了。”

    韦松文:殿下,这都是你自己选的啊...

    “现在我们往北、往东都不现实,毕竟我们已经进入了沃东郡境内,若是现在继续往北和东两个方向跑,迟早遇到北燕的主力部队,现在往南跑,距离洋州境内也就百里之内,到时候与洋州的友军会合,我们兴许就脱险了。”韦松文说。

    范立兵在一旁边喘边说着自己的看法:“韦都尉,我觉得往南跑也不妥,我们能想到往南跑安全,北燕就想不到吗?他们若是派一股人马往我们南逃方向堵截,我们怕是插翅难逃!洋州那边为求自保,也肯定不会出兵接应,况且他们可能都不知道我们这边的情况。”

    应故渊拿着地图,疯狂的用自己的右手食指划拉着他们所能达到的地方。

    此时,一个叫“青沟村”的地方引起了应故渊的关注。

    “这个青沟村地形比较特殊,有沼泽、有丘陵,甚至还有河流经过,你们之前有谁去过那里吗?”应故渊问道。

    韦松文:“殿下,卑职虽然没有去过,却曾听别人提起过,此处虽说也没有什么特别险要复杂的地形,却常年有浓雾,特别容易迷路,曾有许多人前去,却无一例外全部经历了鬼打墙。您是想让我们往青沟村逃窜吗?”

    “不错,只是这青沟村在我们东北方向上,往那边逃,风险会很大。”应故渊有些顾虑。

    “不仅是遇到北燕军队的风险,那边的奇怪自然现象很有可能拖累我们,”范立兵讲,“下官的建议是还是另选地点吧。”

    应故渊果断道:“目前看我们只能往青沟村走了,别处虽然都更好走,可对北燕人来说也是一样,我们依旧摆脱不掉敌人的追击,若想摆脱追兵,我们必须要冒险!”

    韦松文和范立兵同意应故渊的说法。

    “既然现在我们没有别的办法,索性就将生死交给上天,我们往青沟村跑,看老天是帮我们还是帮北燕!”应故渊高声道,“韦都尉,我记得你营到队正一级,都是携带有沃州地图的吧。”

    “是的殿下。”

    应故渊:“既然如此,你让人通知下去,我们往青沟村跑!不过我们不能再集体行动了,接下来我们以旅、队为单位四散撤退,最终在青沟村会合。你营的这些军官识图用图的功夫都还有吧。”

    “殿下,在沃州,别的地方军的军官可能没有这本事,但我营的官兵哪怕是火长,都被卑职教学和训练过,用图方面还是可以的。”韦松文说。

    应故渊敢此番拆队撤退,赌的就是韦松文的部队能够有较强的组织性。

    ...

    应故渊同韦松文、范立兵两人带着一旅人继续疾行了大半天,于第二日傍晚时分赶到了青沟村所在丘陵群的外围。

    此处浓雾弥漫,虽说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却也是难以分辨方向,在此处发生迷路和鬼打墙事件,绝对算不上稀奇。

    就在应故渊一行人前方,一个身着紫色修行服的少年站立在雾中一动不动。

    “敢问这位小兄弟,这里可是青沟村地界?”应故渊对那少年喊问道。

    那少年对应故渊行礼:“兴王殿下,此处正是青沟村地界,我奉师父之命来此接应兴王殿下。”

    “小兄弟的师父是哪位啊?”

    “师父高深莫测,从未同我说过自己的名号,”少年回答,“请兴王殿下带人跟着我,我会带你们进入青沟村内,至于你们其他往这边赶的人,师父也都派去了人前去接应,请兴王殿下不必担心。”

    这少年说完,转身便走。

    应故渊招呼着自己身后的各位官兵紧随其后。

    又走了半个多时辰,他们抵达了这片丘陵的中心区域,而这里的雾气全部散去,山中有些许农田和水塘,与一片民房连接在一起。

    这些水塘碧波荡漾,绿水环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刑。一环接着一环,微风拂过,似有万千愁绪,湖中泛起了涟漪。

    农田中,有许多农民在劳作,他们时不时的望着到来的陌生人,却不影响自己手中的农活。

    在一处山坡上,已经有许多进来的应军队伍在原地休整。

    “故渊哥哥,这些农民都很正常,但是这些穿修炼服的少年们,却都是灵体。”文鹿对应故渊说,“他们只是对一般人显形了而已。”

    那个少年走到应故渊面前说:“兴王殿下,师父在那间房内,他很想见您。”

    少年说着,指向了距离应故渊最近的农房。

    “多亏了你们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我们才能暂时脱离险境,”应故渊笑着对少年行了个礼,“就算先生不说要见本王,本王也要去拜访先生,表达谢意。”

    应故渊说完,便走往那间民房,到达门口,应故渊简单整理了整理衣装和仪态,敲了敲门。

    “兴王殿下请进。”

    应故渊进入房内,只见这房间非常质朴,从茶具到桌椅床榻都透着一股质朴气息。

    房间中,一个一身白衣、羽扇纶巾,玉面潇洒且满目自信,有仙人之风的中年人坐在一个木质轮椅上,而神奇的是,这木质轮椅竟然能自动行驶,非常神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