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超级零售商 > 第十三章 自行车

第十三章 自行车

    离开伦敦大学后,普莱斯才好奇的问道:

    “老板,咱们是不是给的太多了?50英镑都可以在泰晤士报上打好些天的广告了。”

    “过几天你就明白了。”杨树拍了拍普莱斯的肩膀说道。

    普莱斯看着自家故作高深的老板,无奈的耸了耸肩跟了上去。

    上了出租马车后,杨树对车夫道:“去查尔斯•班尼特车行。”

    “好的,先生。”

    普莱斯好奇问道:“老板,我们去查尔斯•班尼特车行干什么?”

    杨树以一种看傻子的表情看着普莱斯,没好气的说道:

    “当然是去订购车量啊,难不成我们去吃饭?”

    “……”

    查尔斯•班尼特车行是北伦敦地区一家专业生产各类车辆的工厂。大到火车车厢,小到板车都是他们家的经营范围。

    查尔斯•班尼特作为车辆制造业的巨头之一,自然也是改良俱乐部的会员,所以杨树很容易就见到了他。

    “福克斯,我的朋友,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查尔斯,我来找你是要和你谈一笔大生意。”

    “怎么?你准备放弃你的商行,投身出租马车行业了?”

    “当然不是,我想在你这里定制一批车辆。”

    “定制车辆?”

    “是的。”说着杨树将一份图纸图纸递给了查尔斯。

    查尔斯接过图纸仔细的看了起来,图纸上的是手推车。看起来就是一张柜子装了四个轮子和一个顶棚。

    “你做这玩意儿干什么?”

    “当然是卖货啊。”杨树理直气壮的说道。他拿出来的就是后世烂大街的手推售货车的图纸。

    杨树准备雇人推着售货车满大街的转悠,出售棒棒糖和冰可乐。

    “你要订购多少辆?”这玩意儿的生产工艺很简单,但是创意很好。

    “先订购二十辆吧,多久能完成生产?”

    “五天吧。我给你个折扣,每辆车五英镑,怎么样?”

    杨树盘算了一下,道:“很合理的价格。”

    然后他又递了一份图纸过去,这次的图纸是一辆自行车的图纸。

    查尔斯有些疑惑的接过图纸,不明白杨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过很快他就没心思考虑杨树卖什么药了,因为他的注意力都被眼前的图纸给吸引了。

    杨树拿出了的自行车图纸,和这个年代的自行车相比除了都有轮子、坐垫、把手和脚蹬子以外,基本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钢管制成的菱形车身,大小相同的前后轮,充气轮胎,以链条和齿轮推动,前叉后闸保证安全性。

    按历史轨迹,这款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自行车需要到1888年才能出现,而现在整整提前了十六年。

    为了获得这份图纸以及马氏不锈钢的生产工艺,杨树需要额外增加一万英镑的销售任务。

    十几分钟后,查尔斯放下了图纸,赞叹道:“这真是天才的设计!”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什么价钱?”

    “免费为我提供手推售货车,以及查尔斯·班尼特车行三成股份。”

    “成交。”查尔斯相当的爽快。

    杨树提供的自行车图纸包涵了大量的专利技术,单是链条齿轮驱动组合以及充气轮胎就可以让查尔斯赚的盆满钵满。

    两人很快就细节问题打成了一致,并签署了协议。

    普莱斯在一旁看的头晕目眩,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家老板是怎么做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一家至少价值十万英镑的工厂的三成股份的。

    。。。。。。

    一个星期后,在钞票的驱动下,威廉姆逊完成了对不锈钢的检测,并出具了相关的证明。

    杨树也顺利的与布伦斯特完成了股份转让协议的签署。

    完成协议签署后,杨树将仓库里的数千只不锈钢盆拉到了布伦斯特钢铁厂,并向他们移交了马氏不锈钢的生产资料。

    布伦斯特也开始动用家族力量,开始在英国各地开设安利连锁商行。

    于此同时,经过简单培训的售货员们也开始推着售货车出现在了伦敦学校、广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

    系统提供的棒棒糖并不是后世最常见的圆球形,而是这样的。这种棒棒糖颜色鲜艳,量大管饱,很容易吸引小朋友。

    而杨树给每个售货员开出了六个先令的日薪,每天销售量前三的还可以额外获得三个先令的奖励。

    所以售货员们全都铆足了劲的吆喝着杨树编的口号:

    “安利棒棒糖,给你与众不同的甜蜜体验。”

    随着售货员们在伦敦的行动,棒棒糖开始在伦敦的小朋友圈子中风靡起来。

    最低一个便士一个的棒棒糖以其低廉的价格、漂亮的外观,迅速挤占了其余糖果市场。

    而售价五便士大号棒棒糖以及售价一先令的超大号棒棒糖,虽然价格贵,普通孩子买不起。

    但是架不住有钱人家的孩子们的强烈购买欲啊。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和同学朋友攀比的心思,而超大号棒棒糖只需要一个先令就可以让他们达成成为众人瞩目的成就。简直不要太划算了。

    即便自己的零花钱不够,他们也会央求父母掏钱。

    棒棒糖的销量与日俱增,可乐也在杨树的策划下销量大增。

    为了扩大可乐的销售量,部分售货车上被特意安装了一个小炉子,用于炸制鸡腿、鱼块和薯条等油炸食品。

    在杨树看来,早期可乐不好卖的原因,完全就是因为没找对销售方向,单卖可乐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打开市场。

    但是将可乐和油炸食品放在一起就不一样了。可乐和油炸食品是天然的绝配,尤其是冰可乐。

    一瓶冰可乐加上一份炸鱼薯条或是鸡腿才卖五个便士,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中学生,还吸引了不少成年人。

    这年头的英国底层人民的收入虽然涨了不少,但是社会贫富差距却在拉大。穷人想要吃顿肉依然是很困难的事情,要不然廉价的炸鱼薯条也不会在英国大行其道了。

    这一举措不仅带动了可乐的消费,还极大的促进了油炸食品在伦敦地区的流行。

    随着出货量的不断增加,杨树发现自己距离完成系统任务依旧遥遥无期。

    卫生纸、棒棒糖和可乐这三种商品都卖不起价钱,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要不是系统只看销售额,不看纯利润,杨树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不行,还是要想办法继续扩大销售规模!”杨树如是想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