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舞至巅峰 > 第三章 浩渺霁月倚云端 1月 第十二节 大红袍

第三章 浩渺霁月倚云端 1月 第十二节 大红袍

    那天饭局上,蕴雅几次忍住要掀桌子的冲动——到底还是怂——看着那袁老头儿一杯接一杯地自己灌酒,她下不去手。

    直到拿出了那箱钱,她彻底放弃了“想要一个解释甚至道歉”的念头。

    想到那箱钱,蕴雅甚至笑了——到底最后还是徐博士胜出,原本想找证据打别人的脸,结果却活生生把自己的脸打肿了。

    ——企业辜负了她的信任,还把她当猴儿耍了大半年,最后还想把她一起拖下水。她笑,可是眼睛里涌出泪水。

    对于这类……——蕴雅不知该如何称呼这类不能称其为“人”的“某类”,用小东北提到的那句西方谚语来形容他们,倒是很贴切。

    在“某类”面前掉一滴眼泪就是“轻视”自己。那场饭局蕴雅撑到结束,打了个车直奔机场。路上给酒店打了电话,让他们以最快速度将她在酒店留下的行李寄回她的公司。

    ……

    ……

    两个月前,即11月份的浅山会议。

    那天午后,蕴雅跟着总裁和海昌董事,翻过一片山林,远远的看见一片树林中露出几弯琉璃檐,再走近些,古树静立,树叶沙沙,几缕青烟从寺庙的楼阁飞檐处袅袅升腾。

    小寺庙里,绿荫葱翠,溪水潺潺,阳光剪碎了树影,斑斑驳驳洒在地上。青烟与光线织成一道道光柱,连接人间与时空。总裁和海昌董事坐在古树下,周身轻简,心静如水。

    绝大多数宗教胜地,都会把寺庙修在崇山峻岭的最高峰,以体现“一览众山小”的征服感和“人定胜天”的勇气。甚至有景区在山顶立一座硕大的雕像,或修一条扶手电梯把山一劈两半,把人类碾压一切的气势和无知展现出来。

    而这座寺庙却设在半山中间。所有建筑物和台阶都掩映在树木的华冠之下,隐藏在茂盛的山林之中。

    一路上,李总裁都在和海昌董事分析棫朴公司在国内和国外进行的一系列业务梳理和重新布局。如何“出海”,如何在组织架构上进行合理调配,如何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布局国内和海外渠道,融合跨境业务,如何加强公司核心人才的培育,建设人才梯队,以及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猛烈攻势甚至“搅局”……

    李总裁说:“人们把金融行业简单理解为‘钱的生意’,实际上,我们的工作是‘成就他人’,在科学上,在产业上,在国家的繁荣昌盛上,我们金融从业人员是促进剂,催发剂,润滑剂。人生最优解是在对人类事业的贡献上,只要我们棫朴公司保持这样的格局,年轻人就值得把青春放在这里,并值得为之奋斗。”

    蕴雅记得,那次董事会全票通过了李总裁的会议提案。那天山林尽染,天空青蓝,秋日朗朗,澄澈辽远,似乎“时空”在凝视人间发生的一切。

    ……

    ……

    “徐博士,对不起,那个项目……可以终止了。与这家企业,我们今后也不必再合作。”

    “哦?你查到什么了?”

    “我还没有正式开查,他们就给了我一箱钱。”蕴雅笑,努力以平和的口气说话,但话没说完,眼泪就涌上了眼框。

    蕴雅背过身,又气又恼,气的是自己怎么这么没出息,多大个事儿,不就是“被骗”了吗?这么点破事儿,居然控制不住要当众流“猫尿”?

    昨晚在家,她已经好好哭了一场,做足心理建设,跟自己说好“坚决不能在外面掉眼泪”,那是“弱鸡”才有的表现。

    可是,当她必须在众人面前揭开这道伤疤时,她还是心绞疼了。

    她曾经在总裁和项目组面前据理力争,她那么袒护企业,帮他们找资源,对接投资方,为他们短缺的资金着急上火,她曾那么信任那位所谓的“企业家”,把他当长辈,当老师,当艰苦创业的“榜样”,最后他欺骗她,贿赂她,也许背后还嘲笑她,贬损她,他们良心不会痛吗?

    ……

    徐博士递给蕴雅一杯咖啡:“来,压压惊。”

    蕴雅说:“也许我的名字真的没起好,要不是你们多了一个心眼,要不是你们的专业辨识能力,也许我真‘赔完了’。我不适合这个岗位,我看得懂财报,看不懂人心,总裁说得对,也许我早点转岗也不是坏事,有多大能力拿多少薪水。实在不行,我干脆……”

    “哎哎哎!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这样,要么无比自信,要么又彻底自我否定。要么上天,谁都不放在眼里,要么入地,希望换一个星球住。你这才第一个项目,刚刚起步就打退堂鼓了?总裁要认为你不适合,还会把你千里挑一放到我们部门来?”

    蕴雅一听“千里挑一”,又破涕为笑。她望着徐博士,他也就比她大五、六岁,怎么就那么“懂事”,那么有情商呢?

    蕴雅刚入职棫朴公司时,徐博士就曾告诫过她:“在金钱面前,人性是脆弱的。不要相信任何人……”

    “放心吧,”没等徐博士说完,蕴雅就付之一笑,“我什么没见过?华尔街经历过多轮金融危机,经历过大萧条,经历过各种圈套。我之前在美国实习时校对的法律文本、签的协议有几百页之厚,‘华尔街之狼’还怕这里的‘土狼’?”

    徐博士说,“正是因为华尔街经历过多轮危机,付出过惨痛代价,因此才建立了完备的金融法规、完善的金融工具。并且通过‘举证倒置’与‘巨额赔偿’机制,让‘造假者’望而却步。你海外留学多年,不一定能识别‘人性之恶’。”

    当初有多“不屑”,现在就有多“打脸”。当初自认为处处都能应付,现在才知道社会江湖险恶!

    蕴雅愧疚地对徐博士说:“这类人,既可怜,又可嫌。干这样的勾当,表面上还仪表堂堂。为了不让我看账,连电闸都拉了,难道这些人就这么轻易地毁掉自己的声誉,出卖尊严换金钱?连底裤都不要了吗?”

    “蕴雅,在金钱面前,人性会发生变化。以前,我也曾同情过他们,但我现在觉得,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不能突破‘诚信’这个底线。

    有些客户在你有价值的时候,与你称兄道弟;背叛你的时候却毫不留情,玩弄你如同弃子。

    我当初作为新手时也犯过同样的错识。最初我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难道不是因为你自己业务水平低,看不出来公司在业绩变脸之前高速增长的漏洞?难道不是你自己核查手段单一,没有查出企业光鲜财报里的水份?难道不是你自己过于轻信别人,掉进了企业阿谀奉承背后的‘做局’?

    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些‘害群之马’、‘老鼠屎’破坏了我们国家正常的营商环境,破坏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如果我们纵容这些行为,让这些不遵守商业伦理,不守诚信的公司得以漏网,又或者让这些‘造假者’付出的代价太小,那么这种行为就会伤害其他合法经营者,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受害者无罪’。不是我自身能力不行,而是这些行为本身就是‘欺诈’。那些背信弃义,不守商业规则的人,在人格上就已经跪于地上,受到世人的唾弃。但我们决不能只停留在藐视与唾弃,我们要发现一例,揭露一例,绝不姑息,绝不能让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人’再去损害其他公众的利益。”

    蕴雅若有所思:

    “徐博,我觉得有个现象很奇怪:那个袁董事长一个人造假,或者他们家族内部造假也就罢了,为什么财务总监、主管会计、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包括仓库管理员,全公司上上下下,全部串通一气,难道没有一个人有正义感吗?”

    徐博士道:“你心里的正义,也许与他们心中的‘正义’截然相反。正如你所看到的,企业上下联手‘做局’,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把钱诓骗到手,帮企业渡过难关才是‘正义’。

    不要以为我们受过一流学府的系统训练,就兼具商业型和技术型头脑。要知道,那些‘造假者’,同样也心思慎密,善于谋略,远不是外表看起来那样平和随意和循规蹈矩。

    运用现代化的金融手段为客户创造最大收益,是我们投行人的目标。但我们合作的对象首先是基于‘诚信’。每一个公司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即使山存艰险、路有崎岖,只有不丧失道德底限,才可基业长青。

    我很高兴的是,我们部门这些从象牙塔里出来的人,这些硕士博士,已经抛弃了所谓的‘善良’、所谓的‘鸡汤’,保持着超乎寻常的理性。蕴雅,你也要认清现实,逐渐露出牙齿。”

    “我?我可不愿意青面獠牙地工作……”

    “蕴雅,人性就是如此,女性在职场更要有‘铁腕’。你弱他就强,你老老实实,他就钻你空子。要有怀疑一切的勇气,要有鉴别一切的火眼金睛。

    我很欣赏你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今天鼓足勇气来道歉——这也应当是干我们这行的风格:保持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只有如此,你才能获得尊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