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亡明 > 第33章 三岛终归一

第33章 三岛终归一

    “鹤芝兄弟,陈某最是敬佩行侠仗义之人,这碗酒敬好汉。”

    “诏兄胆略过人,有勇有谋,为陈钱山岛民除去红毛夷大害,在下惭愧。”

    陈诏和周鹤芝两人单独在一间小木屋里对坐而饮,太阳即将下山,李西山岛依然平静。

    “鹤芝兄弟双拳难敌四手,不必惭愧,世道越发败坏,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罢了。”

    “诏兄,某虽不过兄弟数十人,但也不惧怕那红毛夷,实在是不敢贸然将他们屠灭,唉,杀几十个红毛夷举手而已,可岛上那七八百岛民何辜?”周鹤芝长叹一口气眉目低沉。

    “红毛夷来打过我三回,都不得胜,于是放下狠话,警告我等若敢对他们不利,他们的战船每年都会来几次,死一个红毛夷就要用一百个岛民陪葬。”周鹤芝说完将碗里黄酒一口干了。

    “红毛夷确实势大,仗着船坚炮利,横行海上,现如今,咱们还真拿他们没办法。”陈诏说完拢起双手,喝了小半碗酒脸有点微热。

    “诏兄既然敢来这么一手,可是有什么好打算?”

    “鹤芝兄弟,你是愿意一辈子飘在这海上小打小闹当个仁盗,还是想作个豪侠纵横四海搅他个天翻地覆?”陈诏略带坏笑的看向周鹤芝。

    ...

    明朝时期,虽然还不存在民族主义这种东西,但自古以来华夷之辩,汉人朴素的民族观念还是很强的。

    朱元璋立国之根本口号乃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天朝上国思想深入人心,除了中国,皆蛮夷尔。

    陈诏在这个时候还没办法用民族主义去号召大明老百姓,但不管是辽东的鞑奴,还是欧洲的西夷,都已经侵门踏户,打上门来了。

    周鹤芝在海上已经飘了两、三年,想必感受更深。

    然而,陈诏引经据典讲民族大义,费尽口舌画牛肉大饼,也未能成功将其收入帐下。

    一夜过后,周鹤芝略带歉意的向陈诏表示,兄弟们认为闽洋太乱,暂时只想待在浙洋抢倭人。

    陈诏可以理解,毕竟他还只是个初来乍到的新玩家,海上并没有关于陈诏这号人物的英雄故事,自然不能吸引江湖豪杰投靠他。

    将缴获的荷兰人银子赠送一千两给周鹤芝后,陈诏便返回了陈钱山岛。

    第二日,有一名重伤的蛮牛兵没能挺过一夜,失血过多而死,只得就地安葬。

    陈诏也没啥办法,古代医疗水平低下,战场上的伤很容易致死,以后可以搞点高浓度蒸馏酒,处理好伤口总能降低死亡率。

    将陈钱山的岛民编户齐名后,挑选了二百余青壮编入舟山舰队,剩下的岛民还是留在岛上,等待后续迁移。

    第三日,留下三十蛮牛兵在陈钱山守岛,陈诏带着大部队返回了泗礁山。

    通过两次偷袭战,历时两个月,终于将舟山外海三大岛合为一体,下一步的计划也就自动解锁了。

    “毛兄,这个周鹤芝,你了解多少?”陈诏坐在毛家客厅里,和毛英喝茶谈事。

    “抢劫过我商船两次,都是在日本的海贸线上,不过他并不杀人,只越一半的货,算是个仁盗吧。”毛英无奈的说道。

    “我见此人确实有一股勇猛之气,是个将种,咱们舰队缺少海战大将,本想招揽他,却没有成功。”陈诏惋惜道。

    “来日方长,只要他还在这海上讨生活,总是有机会的。”毛英安慰道。

    “我已经和他谈妥,往后只要他在海上遇见挂着咱们东洋公司旗帜的船,就不会劫掠,也算是善意了。”陈诏带着不甘说道。

    “如此甚好,陈兄弟能说服这等海上贼寇,也是本事了得的。”

    “毛兄,既然三岛已定,拓垦大员方略也要早做准备,你近期派遣一艘商船去鸡笼跑一趟,打探佛郎机人虚实,不要打草惊蛇。”

    “好,二月已至,海上贸易是该要恢复了。”

    ...

    经过最后的商谈,和毛英的合资公司也终于落实到纸面上,双方签订了合同。

    陈诏出资六万两银子,毛英出资四万两银子,十万两银子的股本,正式成立东洋公司。

    以舟山-日本单一海贸线为基础开展商业贸易,未来将逐步开辟南下台北和北上辽东海贸线。

    而海贸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海上武力的护航,舟山舰队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在泗礁山停留一日,陈诏带着舰队返回了大衢山,除了生丝交给了毛英处理,从荷兰人那里缴获的其他物资都带了回来。

    四千余匹松江布可以为军队统一做军装,不够还可以再买,现在不差银子。

    一万余斤铜锭是好东西,正好用来铸造火炮,等在台北稳定后第一时间就要开设铸炮厂。

    一千二百余斤硫磺是黑火药的原料之一,还需要木炭和硝石,木炭很容易获得,恐怕硝石不大好弄,后面再想办法。

    此次从荷兰人手上缴获了二十八支火铳,早前从毛家兄弟那里得了十四支,林七老的大衢山仓库里翻出二十余支。

    这七拼八凑的,还真就能组成一支六十五人火铳队,就是型号不一,有轻型有重型,甚至还有三支燧发枪。

    从南直隶来的三十多个工匠,陈诏还没空去仔细统计,这次回来得抽个时间一一详谈。

    虽然在大衢山岛目前还无法开工,但也得提前做点准备,等去了台北可以早些各司其职。

    根据初步计划,舰队将于二月底开往台湾,在台北择岸登陆并建立据点,为后续更多移民做准备。

    陈诏将三岛可战兵力都集中到一起,除去看守陈钱山的三十蛮牛兵,目前在大衢山有步兵二百人、水兵一千一百余人。

    又是一次军事会议,陈诏召集武定远、徐忠、毛雄、郭虎头、宋小岙齐聚校场中军木屋。

    前几日从大衢山出发前已经重新编制了全军队伍:

    武定远升为百户,领一团(110人,蛮牛兵加水兵)

    郭虎头升为百户,领二团(110人,蛮牛兵加水兵)

    徐忠升为百户,领护卫团(110人,蛮牛兵)

    毛雄升为试千户,领舟山舰队(900余人,水兵船员)

    宋小岙升为试百户,领青卫团(110人,水兵船员)

    陈诏依然还叫领兵,统领全军,负责制定战略和军伍建设。

    “诸位,此次顺利拿下陈钱山,咱们的根基又稳了些。”

    “从二月开始,全军进入大练兵,操两日休一日,为月底攻占台北做准备。”陈诏用木棍指向地图上台北的区域。

    “佛郎机人目前还占据鸡笼港,咱们不必先去打他,等我军立稳台北,再去找他们麻烦。”

    “武定远,本领兵将六十五支火铳发配你团,你挑出六十五兵编为火铳队,以后你的团就以火铳为主兵器。”

    “诺!”武定远站立大声应道。

    “郭虎头,你团以长短枪为主兵器,你要练好长枪阵,特别是新加入的水兵,要特别加强投掷和列队军训,务必在一个月时间内与老兵完成配合。”

    “诺!”郭虎头蹭一下站起大吼一声。

    “徐忠,你团是护卫团,定职亲卫兵,以短刀为主兵器,当前你团就配倭刀,等往后找工匠给你们打造苗刀和全身甲胄,你要着重训练兵士的近身格斗术,要有决死冲阵的胆魄。”

    “诺!”徐忠听完也刷的一下站直,声音坚决。

    “毛雄,你舰队有九百余人,本领兵将那艘福船定为你的座舰,你要多和老水兵商议水军战法,要多多摸索海战的门道,以后舟山舰队可就是咱们安身立命之本了。”

    “诺!”毛雄兴奋的起立应道,手下有九百人,这在两个月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宋小岙,你领青卫团驾一艘大鸟船,往后本领兵出海就乘你的船,你要着重操练船员驾船技巧,可别拿本领兵的命开玩笑啊。”陈诏看着已经十七岁的宋小岙调侃道。

    “诺!”宋小岙猛的起立应道,声音还是有点稚嫩。

    其他四人听到陈诏的玩笑话,轰的一下笑了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