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

    我小时候由于父母亲工作的原因,在小学时经常转学,辗转不同的学校,其中一所与众不同。

    他是由一间山顶的寺院改建而成,由一阶阶石梯铺成的路,像蛇一样蜿蜒直下,它也是寺院通向外界唯一的出口。

    我也只能望着密密麻麻的台梯,叹口气。

    脑海中想起几天前报名的情景。孩子天性就是好奇,放眼望去整座山的树木少得可怜,几乎是布满杂草和矮矮的灌木丛。

    山脚下树木别说都挺茂盛的,衬托得这座山像个秃子一样,头上插着庙搭一样的帽子。

    还有一座在山脚下就已经格外引人注目的电塔,我这个没见土包子压根没见过,心里面还纳闷儿这是啥?有机会一定要攀爬一下。

    慢慢走到半山腰,已经远离了镇上的喧嚣,一片幽静。

    清晨有些薄薄的雾气,远远望去,蜿蜒的阶梯都还隐藏在云雾中,耳边能传来不知名的鸟叫声。

    望一眼脚下的小镇,大概能看清镇子被山给环绕着,虽说这山不高,但是占地广,加上又是要爬上去的石阶,才几分钟我就已经喘得不行了。

    我回头望向姑爷,他倒是一脸淡定,但是胸口剧烈起伏着,对他我没什么印象,初次见面就被我爸丢在他家了。

    “你这瘦猴子,爬山不行啊。”

    姑父说完,就单手拎小鸡般把我拎了几步路,放下我,又拽着我走一会儿,然后又像拎小鸡一样拎我起来,反复几次,也终于到了山顶。

    我已经累瘫了。

    姑父就更不用说了,他背靠着大树大口喘气歇息。我东瞅瞅西看看,对着一切都充满好奇。

    今天得自己走上去了。

    身边不时经过家长和孩子们纷纷侧目。在小卖部门口徘徊了好一阵,终于鼓起勇气进去买包零食,给了钱,撒腿就跑,身后老板说啥都没听清。

    安慰自己不是贪吃,是为了打打气,这么高的阶梯啊。

    一路上我边走边吃,吃完也就终于到了山顶。

    抬头望向学校,学校是一间破破的寺院,门匾上写着“光明小学”。

    正门还铺了一条石板路,连接着门口的池塘。池水看上去黑黑的,上面漂着些已经枯萎的荷叶还有莲蓬,我后来十分不喜欢这个池塘,因为有讨厌的蚂蟥,还有后来发生的一件大事。

    回头继续走着,迈过快到膝盖的门槛,就算是进到了学校了。

    报名那天这里是有摆一张小课桌的。老师看到我们就迎了过来,把我拉过去打量了一番,然后莫名其妙的把我狠夸了一顿。当时觉得挺突然又怪不好意思的,但是我相信入学后老师绝对有后悔过。

    进入学校大门后,没有围墙,而是由一圈两层三层不等的砖瓦房围起来的,形成一个“口”字。这些砖房被分成了教室、办公室,更多的是老师的宿舍,门外都晾晒着衣物。

    我的教室不在这里,靠着右手边的瓦房,直走到最尽头,就看到藏在花坛后面的阶梯,继续往上走去。

    像是又进入一个笼子,周围又是一圈围成“口”字瓦房,就是用些泥巴木材修成的,远看就十分斑驳。

    这些瓦房连在一起,只留下两个出口,一个是我来时阶梯,另一个就是这阶梯正对着的对面,像个贸然出现的缺口,看着很突兀。

    寺院大体结构就是这样的。

    这些本就没什么特别,比我以前的学校还要破破烂烂。

    但是在这些瓦房正中间有一间占地约三四百平的寺庙,修的宏伟有气势,我看着就像看到电视剧的皇宫一样,,虽说有一点墙皮脱落,但是红瓦和黄漆都光亮如新,和旁边灰头土脸的瓦房形成一个鲜明对比,真有点鹤立鸡群的架势,或者虎落平阳?

    操场就是瓦房与寺庙之间的空地,寺庙大门对着一个小小的演讲台,高耸着旗帜。演讲台右侧一排都是教室,其他的瓦房不知道是做什么的,门上没有挂任何牌子。

    寺庙荒废或许已经荒废很久了,朱红的大门用铁链紧锁,阳光透过门窗,隐约可以看到里面的佛像,和满地狼藉,有小孩子故意从门窗丢进去的垃圾,更多的是供佛的用品洒落一地,布满灰尘。再想望进去一点,也就只看到黑漆漆一片,更暗的地方还有什么吗?我不由得更好奇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