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云集话两宋 > 第00012章.谁是冤大头

第00012章.谁是冤大头

    既然柴荣把矛头已经指向了张永德,那么这个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这里,我可以先把结论告诉每一位朋友,张永德不仅是个好人,还是个大大的好人!

    真的就是像他的名字一样,有德有才!

    而且还是永久牌的!

    好了,已经把结论告诉给大家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张永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我在上一章已经跟大家交代过了,就是我们这本书主要精力用在探讨人性而不是对战争的复盘。

    战争基本上都是非常血腥的,而且反反复复无穷无尽,但是人性确实是一件很值得品味的事情。

    张永德作为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可以说是非常长寿的,活了七十多岁。

    也许他的遭遇,对那句老话刚好是相反的,那就是好人不长命。

    他这个老好人是长命的,不管是哪个皇帝,哪个朝廷,对他都是恩爱有加。

    张永德是今天的山西阳曲人,在郭威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张永德就娶了他的第四个女儿,寿安公主为妻。

    后来跟着他的老丈人一起行军打仗,建立了很多功劳。

    正因为跟着老丈人一起,也就免去了血光之灾。

    因为,老丈人一家老小都被后汉隐帝给杀光了。

    而他,正跟着老丈人一起在外面行军打仗。

    所以,我们认为他的确是走了狗屎运,而且是大大的走运。

    老丈人当了皇帝,自己就被拜官成了驸马都尉。

    这个官职可不了得,可以说只是比三公低一点,是九卿之一,正二品。

    到了柴荣做皇帝的时候,又跟着他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多功劳,最后捞上了个官职,就是上面所提到的那个很敏感的官职。

    殿前都点检!

    不过,我们这里先不说这个官职究竟敏不敏感。

    单单讨论一下张永德的人品,话说后汉隐帝正准备除去郭威的势力,当时秘密执行这个计划的是一个叫常遇的人。

    此时此刻的张永德正在潞州,被他控制之后就告诉他,“你要是马上杀掉我了吗?我虽死无怨,但是就担心连累了您的宗族。”

    常遇非常吃惊,就连忙问他整个原委,最后张永德就彻底摊牌了,“当今国贼之人当政,郭公立誓为国除奸,我能于此事尽一份微薄之力,大事若成便是您的功德,不成而死也不算晚。”

    由此可见,这个张永德算是临危不惧的,而且还劝说作为工具人的常遇要识时务,不要被别人真正的当枪使了。

    非常幸运的是这个常遇也不是个一般人物,当他判断胜利的天平将会倒向郭威的时候,张永德的命自然也就保住了。

    尽管不知道常遇后来究竟何去何从,但是作为女婿的张永德,拥戴有功,皇帝郭威肯定是更加欢喜。

    接下来,就是把张永德的老婆,也就是郭威的四女儿,封为晋国公主。

    张永德本人也被封了一大堆的官职,这里就不一一表述。

    他的女儿晋国公主,可是郭威存活在世上的极少的血亲之一,再加上女婿在抢班夺权的斗争中表现还不错,那肯定要大大的嘉奖一番的。

    接下来的高平之战中,张永德和赵匡胤两个人之间就产生了交集,在情况万分危机的时候,两个人分别领兵两千人奋力反击。

    张永德的部下擅长骑射,在他的带领之下发挥了古代战争中远距离杀敌的壮举,给当时的敌人北汉和契丹的联军予以重创,这样一来就彻底的扭转了战局,取得了此次战役的根本胜利。

    从此之后,张永德和赵匡胤两个人之间就产生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而且赵匡胤以后做了皇帝,乃至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做了皇帝,对他都善待有加,最后就是长寿而终。

    作为忠厚之人,自然有忠厚之人的做法,也为柴荣挣了很多脸面。

    那就是对高平战役之中投降的军队的处置,张永德建议除了极少数的人必须杀掉之外,大多数人就留下来继续效忠新的主人。

    柴荣认为他这个办法真的很好,很容易收买人心,果然这个做法使得整个军队的军威大振。

    后来,在对契丹和南唐作战的时候,张永德因为战功被授予武信军节度使。

    他和赵匡胤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之中,渐渐的成了柴荣的两只左右手,彼此之间密切配合。

    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之所以对他还算得上不错,是因为看透了这个人的人品。

    有一件事实,就能够说明这一点,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当柴荣再次攻打南唐的时候,赵匡胤和张永德率领前锋抵达了紫金山,起初由于南唐人的水军实力比后周要强一些,后周军队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

    张永德在晚上派遣水性好的士兵埋伏在敌人的军船底下,并且偷偷的用铁锁链将其连接在一起,使得敌人的船只没有办法灵活的移动,进而大败于后周军队。

    为了犒劳那些熟悉水性的士兵,张永德很是舍得,考虑到朝廷的财政已经快枯竭了,就自掏腰包解下了黄金带赏赐给他们。

    后周的水军士气大振,最后一鼓作气捕获了几十艘后唐军队的战船,张永德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并且被提拔为这个敏感的殿前都点检官职。

    所以,当柴荣看到这块牌子的几个字的时候,确实已经对张永德起了疑心。

    难道这是有人暗示他,张永德会做皇帝吗?!

    尽管在目前为止,张永德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叛的举措,可是柴荣为了安心,最终还是免去了他的这个职位,并且拿回了军权,这是后话。

    当柴荣看到这些信息,曾经专门找过赵匡胤,私下问了他的意见如何。

    赵匡胤一听,就明白了个八九分,心想是谁这么缺德,居然把这个老好人放在火上烤?

    柴荣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基本上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

    后周帝国的明天,容不得掌门人有任何差池,柴荣的身体确实是一块心病。

    据说,柴荣得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他在视察前线的时候,偶然到了一个地方,前面这个地方的地名取得很不好,叫做什么病龙台。

    柴荣当时就感到愕然不止,仿佛感觉到心跳停顿了一下,当天夜里就病倒了。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帝国的最高领导,柴荣还是坚持在前线指挥战斗。

    并且经过周密的安排,要准备一场与契丹的大战。

    在闲暇之余,柴荣和赵匡胤之间就曾经为这件事情,有过一些交流。

    但究竟赵匡胤的态度如何,有没有在两个好朋友之间作出选择,尤其是帮张永德说几句好话,历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接下来就是他的好朋友的官职被免了,由他这个所谓出身贫贱的人担任这个重要官职。

    我们不能够因为赵匡胤是这个木牌事件的直接受益者,就武断的认为这些事情是他在背后偷偷摸摸的干的,因为这么胡思乱想,的确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赵匡胤接受这个职位之后,一切似乎又已经恢复了平静。

    可是,对于后周的柴荣皇帝来说,他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了。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五月七日,柴荣的病情越来越重,他已经没有办法在前线亲临指挥了。在此情况之下,赵匡胤等满朝文武官员苦苦相劝,他这才无奈的回京城开封养病。

    从他出征在外到回到京城,也只有两个月的时间,生龙活虎的柴荣已经是夕阳残照了。

    除了上述木牌事件之外,对他造成致命打击的是他女儿的晋国公主突然死亡。

    对于病入膏肓的柴荣来说,如同雪上加霜。

    尽管已经把姐夫的官职给罢了,换成了对自己忠心耿耿老实巴交的赵匡胤。

    但是,柴荣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活三十年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帝国的继承人的问题,这对于他来说的确是一块心病。

    因为此时此刻的皇太子柴宗训,是一个不懂世事的七岁小儿。

    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毛都没长齐。

    按照最新的民法来说,这七岁的小孩根本就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一切必须要得到监护人的帮助才行。

    让柴荣感到很是悲哀的是,他自己继位做皇帝的时候是三十四岁,后周的骄兵悍将非常多,都有很多都不服他的,更何况自己只有七岁的皇太子。

    于是,在千难万难之际,柴荣用最后一点力气给他的帝国做了一系列的部署,包括以下方面。

    一个就是册立皇后,把皇太子生母的妹妹立为皇后,这样新皇后就会对已经死去亲姐姐的儿子更加痛爱,也会全力保护他。

    另外一个就是托孤,选择了三个文臣,就是当朝宰相范质等人。

    在军权方面,除了罢去张永德的官职之外,把他流放到澶州,将他彻底的排除出了权力的核心,把整个帝国的军权完完整整的交给了赵匡胤。

    如果硬说张永德有什么过错,那也只能够牵强附会的说他曾经说过错话。

    就是柴荣看过木牌之后,正在犹豫决定该如何处置张永德。

    张永德反而自己找上门来了,劝慰柴荣赶快返回开封,以免得半路上会发生不测,意思就是万一柴荣在出征的过程中驾崩,这后周的天下则有可能会易主。

    柴荣心里很是生气,不过表面上看不出来就反问了一句,这话是谁叫他说的。

    张永德哪里知道,柴荣对自己的态度已经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对自己已经开始产生怀疑,已经不再信任了。

    只是简单的回复了一句,“君臣之意皆愿为此!”

    意思就是说,是大家让他这么说的。

    这样一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彻底崩了。

    张永德自己被免除官职不说,而且被流放到外面。

    由于赵匡胤实际掌管了这项重要职位,这就从客观上实现黄袍加身,天下易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随着只有三十九岁的柴荣的故去,后周帝国已经迎来了死亡倒计时。

    柴荣之所以选择赵匡胤,是因为柴荣当初曾经有一段时间做过皇太子备胎,并且也是同样曾经被流放到澶州。

    大家就像躲避瘟神一样躲避他,只有赵匡胤离开郭威来到他的身边,成为最早投奔他柴荣的。

    因此,张永德和赵匡胤尽管是柴荣的左右手,但是在柴荣的眼里,赵匡胤毫无疑问是他采用最有力量的那只手。

    在必要的时候会留一手!

    在必要的时候也会下死手!

    所谓时势造英雄,也许真的还是有点道理的。

    说到这里,我认为赵匡胤最后能够实现他的宏图霸业,除了他的个人的才能之外,运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至此,木牌事件也算得上是告了一个段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