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风起云集话两宋 > 第00016章.为什么是赵家

第00016章.为什么是赵家

    前面我们提到过赵匡胤,再用非常手段排挤掉张永德之后,准备使用女人路线对付李重进。

    这里需要注意区分的是女人路线和美女计是两回事。

    千万不要误会了,的确不是一回事。

    并不是说李重进是个贪恋女色之辈,想用女色把他玩死是不现实的。

    赵匡胤走女人路线,这是和他的弟弟赵光义有关系。

    我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他弟弟赵光义进入历史舞台,也就是在这一时期。

    在此之前赵光义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只能够进行合理的推测了,那就是在他们父亲的身边,好好读书,好好学习!

    历史书上都这样写道,赵光义从小就很聪明,不喜欢舞棍弄棒,但是挺喜欢读书的,就是人们心目中爱读书的孩子。

    如果放在和平的年代,这种孩子应该都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的。

    数不清的发明,数不清的财富,都是由他们去创造的。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合理的推断,整个大宋王朝重文轻武,也许和这个皇帝有莫大的关系。

    为什么和赵光义有关系?我们这里先卖个关子,且听下面继续分析。

    那好,我们回过头来说一下小皇帝的母亲。

    小皇帝只有七岁的年纪,按照现在社会说法就是个未成年人。

    太后也是个小太后,只有20岁出头。

    也许现在刚刚在读大学,有很多事情也是个小白。

    但是历史的进程,把他们母子俩推到了潮头浪尖。

    话说符太后年纪轻轻的就守了活寡,如果放在今天的话,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但是在那个时候,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当了太后,并且又是位高权重,是垂帘听政的主角之一。

    这真的是高山仰止,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面对如此年轻的女子,尤其是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如果有男的想要有想法,那么恐怕脑袋是保不住的。

    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下,真正敢有想法的就只有赵匡胤一个人了。

    因为只有他赵匡胤,才符合条件。

    只不过,赵匡胤的想法并不是要把这位年轻的太后占为己有。

    而是有其他的更多的想法,更为重要的想法。

    这个时候他就想起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的老婆,正是这位年轻太后的亲姐妹。

    我想朋友们看到这里,应该就基本上明白是什么个意思了。

    也就是说,赵光义的老婆完全可以凭借这一层关系去实现她老公兄弟两个的真正的目的。

    历史有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感觉到啼笑皆非,以一种很奇特的进程往前面推进。

    我们既然在前面把大周的政治局势看成是一张麻将桌,那么现在在这个麻将桌旁边,围观他们打牌的人中,就有了可以让赵匡胤糊牌的角色。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赵匡胤当然很自然把自己的想法和最亲爱的弟弟赵光义交代清楚了。

    赵光义当然是心领神会,这亲兄弟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

    况且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光义应该是很开心的。

    这种事情,他当然会全心全意的要自己的老婆去干。

    就这样在兄弟二人的怂恿之下,赵家二太太打扮的花枝招展,穿上了朝服就到了万岁殿。

    在大殿的门口,是早已等候多时的传令官。

    “请夫人随我来,太后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谁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两个女人,再加上两个大男人也可以演出一场精彩绝伦的历史大剧。

    赵家二太太此时此刻满脑子都是兄弟俩给他交代的事情,跟着传令官,诚惶诚恐的进宫之后,就立刻跪倒在她姐妹的石榴裙之下,然后开始了攻心计!

    “亲爱的姐姐,现在皇帝驾崩了,我亲爱的侄儿子做了小皇帝,你可要担当起你的责任来呀!”赵家二太太按照事先想好的话术,这个时候诚惶诚恐的脸色凄凄的对她姐姐开始诉说衷肠。

    “妹妹,我现在是在垂帘听政呢?!难道你这还看不出来掌管朝廷大政的是你的姐姐呀!”

    妹妹只觉得一阵香风袭来,原来姐姐早已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她的面前。

    姐姐觉得妹妹有些不懂道理,心里有些不快。

    好在他们两姐妹小时候关系就不错,自从自己做了皇后这种关系还是继续维持着。

    只听那赵家二太太继续往下说道:“姐姐,妹妹不是这个意思。妹妹是因为担心姐姐的安危,所以才这么说,不怕得罪姐姐!”

    “那妹妹这么说又是几个意思呢?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妹妹的意思是说,李重进心怀二心,这绝非道听途说!我就怕将来我的侄儿子会受到委屈,还会连累姐姐……”

    “啊,难道你说的是真的?!”

    太后听到妹妹提起这个名字,不由得越想越怕,想起了过往,甚至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她这个年轻的女人自从进入这个世界之后,干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应该就是生了这个小皇帝,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值得称道的事情了。

    听了妹妹的话,觉得她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太后就在心里开始了反复盘算。

    因为不管是张永德还是李重进,他们曾经都是嚣张跋扈的朝廷重臣,根本就没有把除了皇帝之外的其他人放在眼里。

    至于自己这个曾经的皇后,想必也是其他人之类的吧。

    现在张永德已经被老皇帝干掉了,原来的位置被看上去老实巴交的赵匡胤所占据。

    到目前为止,这个赵匡胤表现还是中规中矩的,甚至还是称得上是不错的。

    因为老皇帝的葬礼就是他一手操办的,而且对太后本人来讲也是非常的尊重,从来没有轻挑之色。

    太后听了妹妹的话,可以说真的是感同身受。

    作为一个政治素人,二十出头的年轻女子却掌握着这么大的权力。

    虽然说小牛拉大车不合适,但是合适还是不合适,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姐姐,你如果不想办法的话,那么大周的江山就危险了!”

    当妹妹的看到姐姐还是有些动摇,就干脆不再遮遮掩掩的,按照赵匡胤他们事前的吩咐,给太后直接了当的提了个醒。

    “妹妹说的意思是?!”太后如同梦醒打了个激灵,只不过这个年轻的太后还是没有完全明白妹妹的意思。

    “还不如用调虎离山之计吧,把他调得远远的,以免得夜长梦多!”

    就消这一阵功夫,赵家二太太果然不辱使命,居然把大周第一女子给说动了。

    果然赵家兄弟取得了政治斗争的胜利,尽管这个胜利只是第一步。

    过了几天之后,就传来了李重进被罢官的消息,接下来又传来他调到遥远的扬州当节度使的消息。

    兄弟两个人得到确认的消息之后,弹冠相庆!

    由此可以看到在家天下的封建时代,血缘关系的威力的确是很大的,包括赵家两兄弟以后当了皇帝,他们应该都能够深刻的感受到这一点。

    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过了不久就把他的两个侄儿子给弄死了,这就是明证。

    符太后还是太年轻了,她哪里是足足多谋的赵家兄弟的对手。

    自从李重进离开中央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力管大周中央的事情了。

    这种历史机遇,其实是并不多见的。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符太后缺乏执政经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和李重进的关系其实并不熟。

    甚至彼此都有可能是在防着对方,谁都不相信谁。

    成语说得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躲在最后的赵匡胤,还有他的弟弟赵光义,就成了最后的获利者。

    那么接下来要看朝廷中殿前司掌权的究竟有谁了。

    除了赵匡胤本人,还有早已和他称兄道弟的二把手慕容延钊,此外还有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等人。

    一说到这些人,如果你真的了解到他们和赵匡胤的关系,那就只能呵呵了。

    因为不管是真是假,他们都是和赵匡胤这个时候穿的一条裤子,在表面上别人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实际上就是如此。

    这就是政治!

    和殿前司相对的机构,那就是侍卫亲军司。

    这个机构名义上的一把手是已经调离出京城的李重进,二把手名叫韩通。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头目,这里就不提。

    除了一把手李重进和二把手韩通之外,其他的大大小小的中层干部都被赵匡胤给搞定了。

    也就是说,他们都站在赵匡胤的一边。

    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硬骨头还是有的,这个人就是二把手韩通。

    他的历史上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自从老大离开京城之后,他实际上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手底下掌握了数万大军,对新皇帝和太后也是忠心耿耿,说一不二的。

    但是,赵匡胤经过一番打探之后,确认了这个人有个致命的缺点。

    就是这个人勇气有余,谋略不足,是个只会打打杀杀的人物,但是缺乏脑子。

    对他来讲,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他没有!

    一说到相类似的人物,我们就想起了楚汉相争时期的楚霸王项羽。

    想当初楚霸王项羽,可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人物,可惜到了最后凄凄惨惨的在乌江边自杀了。

    以至于后世衍生出霸王别姬的凄惨剧目。

    韩通这个人物,因为自认为大权在握,通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有的时候甚至专门反着做。

    到了最后,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和光杆司令,朋友没有多少,仇人却是一大把。

    在这种情况之下,赵匡胤自然就等来了历史机遇。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赵匡胤经管谋事很机密,但是也并不能说是滴水不漏的,还是被一些人看出了端倪。

    比如谏官郑起,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角色。

    像他这种官职在朝堂之上是专门给皇帝出主意的,甚至耳旁风也不读奇怪。

    他曾经就在柴荣的面前打过小报告,说赵匡胤从后背上望去,有狼顾之相。

    历史上得到这种所谓殊荣的,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宰相司马懿。

    当时的曹操却不以为然,结果给他的后世子孙酿成了巨大的祸殃。

    除了他之外还有其他的同僚,也都发现了赵匡胤的一些蛛丝马迹。

    只不过当时柴荣对自己很是自信,以为只要自己掌权一天,赵匡胤哪怕再厉害都不敢有非分之想。

    况且赵匡胤和自己曾经是一个战壕的兄弟,自己对他有知遇,之恩可以说是自己一手栽培和提拔起来的,绝对不会做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柴荣也算得上是一个忠厚诚信的人。

    但是,政治舞台上的玩家通常都会遭遇到很严酷的对待,他们的这个牌局已经快到结束的时候了。

    而这个牌局的最后胜利者,那就是赵家,不会再有别人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