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后

    这本书里有很多内容,是我多年前就断断续续的一些篇章,大概从2009年,我父亲去世到现在的2020年,这十多年里,我想了很多东西。

    以前怕被别人看见,都是默默在写。我记得有一次大姐翻开我的笔记本给别人看,都是我写的一些苦闷的心事,我特别难受,难受只是因为感觉到自己心里的阴霾本就难以驱散,有自卑,有不堪,有不甘,有难忘,有心酸等等,而被别人看见那种内向的羞怯就衍化成了无助感。

    从懂事以来,敏感、孤僻、内向这些词和我形影不离,以至于有那么一段成长里,家人、村里人甚至其他的外人都说我胆小孤僻,我因此延续着潜在的自卑。但我也因为这些缺点、缺失和弱点,轻易就可以抓取到知足和点滴转变的喜悦。我告诉自己,在同龄人里,苦的、坏的你都经历过了,无助绝望的你也走过来了,至今你还没放弃、没堕落,虽然觉得很累,但你依然认真努力,这就够了。

    生活清苦,但我庆幸年幼到现在,自己没成为所谓的浪子。我所有的善念,来源于清苦,来源于勤俭朴素的奶奶。长大后最绝望之际,我没有过轻生的念头,因为来到这个世界,实在不容易,我相信的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没有逆境,我们的情感如何能淘进深邃,如何知道幸福来之不易,又如何能轻易捕捉幸福。快乐很简单,如果每个人都从一无所有开始,或许就不会抱怨相比之下自己缺失了太多,而是认为,自己已经在变得越来越好。

    努力微笑,努力奔跑。

    个人能力有限,写作水平一般,不知道写出来会怎样。曾经害怕暴露自己的情感,后来想想,这不就是二十多年的自己吗?跌跌撞撞走过来了。一个真实的自己,真实的经历,把真实感受、真性情展现出来,不管写的好不好,对自己的个人意义是,情感大于文学性。我决定写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出版,因为那有些夸张了,而是觉得那些已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同龄人或者非同龄人也好,大家应该会感同身受吧,或许他们比较一下我,会觉得自己更幸运了,也或许,他们比我更不幸,那么相比于我,他们更坚强勇敢,一个人扛下了更痛苦的所有,这不也是种宽慰么!最低的想法是,哪怕没人看没人懂,自己当做一种情感总结、情感发泄,也未尝不可。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本书,每个人的故事曲曲折折,跌宕起伏。因为每个人也都曾经历过春的芬芳,夏的烂漫,秋的丰盈,冬的凛冽。曾伤春悲秋,喜夏厌冬,被四季的情感晕染了华发,走过太多的不幸,留下太多的遗憾,也享受过数不尽的点滴温馨幸福。

    万物沉默无声,情感不由人知,但是生而为人,我们却赋予身边异类共生的万物以情感。

    孤独是棵树,在成长的细枝末节中开枝散叶。

    《我们孤独而伟岸》,是零碎的情感分枝,是对生活和生命的体验、感悟。生命,孤独于灰暗,热忱于阳光;孤独于背影,伟岸于背影。

    许多轻描淡写的情绪情怀,其实在心底,往往就像倾盆大雨,惊天动地一般回荡在生命的记忆深谷中,挥之不去,以至于余生的现实和梦境中,都有许多似曾相识的气息和心跳。

    书中也许有许多不当的不成熟的见解,而此类,或许是我一个微渺的人作为矛盾体所暴露出的另一面:不完善不完美。

    一个立体的人,是好与不好的结合,所以没能做到真知灼见的字句,请谅解!

    最后,非常感激给予我鼓励和支持的读者朋友,你们说自己看哭的时候,我并没觉得自己真的写的有多好,而我却感动于,我找到了共情的你们,有情怀有情义的你们。

    往来多闲人,知音世所稀。衷心谢谢你们。我们互励共勉。

    让我们享有生命的同时,也继续感知生命,提升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