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4

    那座灰色的庄园矗立在离河谷崖岸不远的地方,是个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很整洁的四合院式的建筑,漆黑的大门上有两个虎鼻铜环。

    太阳升起的时候,阿最敲响了门环。

    开门的是个七八岁的小孩,他半掩着门从里面探出头来,略带警觉地盯着这个风尘仆仆、身上鼓鼓囊囊的男人,明亮的眼睛扑闪着:“贵人找谁?”

    “我找游舒烨,”阿最眯起眼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是住在这里吧?”

    稚子仰起头,惊疑道:“我师父一直居住在山上,从来不从外出,也不曾听闻他有什么朋友,不知你是什么人?找我师父又是什么事?”

    “看来是找对了!”阿最嘘了口气,“我叫阿最,多年前尊师游历在外,曾和我叔父有过一面之缘,前不久我叔父去世,死前唯有一愿,便是令我来此地寻找令师,托付一物。”

    “既然是这样,那就请进吧。”稚子推门让开一条道儿,等着阿最跨进大门后,他“砰”地一声关上门,冲屋里叫道,“师父,有位客人来找您!”

    被唤作“师父”的人从屋内走出来,他一头乌黑的长发未及梳起,脸庞算不上年轻,看起来也就三四十岁,可却给人一种垂垂老矣的颓废之感,一身薄如蝉翼的道衣在这个季节的清晨不免显得有些单薄,他却不以为然,好像肉体早已习惯了春寒。

    他盯着阿最看了许久,直到对方穿过庭院走到台阶下,他才漫漫开口:“我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今日见到有人登门,竟然一下子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听他这话和他这神态,似乎并不想招待客人。

    不过阿最一向脸皮厚的出奇,不管别人想不想招待他,一脚踏上台阶,迎上他的目光,笑道:“也许也没那么久。”

    “师父”诧异地望着他。

    阿最旋即解释道:“我有一小友,名叫岁岁,是个能掐会算的小姑娘,前翻她梦游至此,回去后便大病成疾,久治不愈,她说朦胧中遇到一道友,颇具仙骨,所授颇多,想来就是先生了。”

    “师父”沉吟了片刻:“所以你是来为她而来的了?”

    “是,但也不全是,我有一只黑猫丢了,昨夜我看见它跑到了您的庄园。”

    “师父”看着阿最,久久不语。这时,开门的男孩儿从院子中拾起一把扫把,横拦到了阿最面前,怒气冲冲地把扫把伸向阿最,道:“师父,他刚才说他叔叔是您的故交,我才放他进来的,现在又是这种说法,肯定是个骗子!”

    阿最连忙摆手:“我不是骗子。”

    稚子道:“定是!”

    阿最无奈地耸了耸肩,望着“师父”笑而不语。

    “师父”拍了拍稚子的肩膀,道:“我这宅子里既没有金银也没有珠宝,他能骗去我什么东西?让他进来吧。”

    稚子似有不甘,但既然师父下了令,他又不好说什么,只好收起扫把,嘟噜着脸,不悦地把阿最放了进去。

    厅堂十分干净,家具都很古朴,不知道是用了多少年的黄梨木,擦得有些掉漆了,“师父”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等阿最落座后,他才问道:“那个叫岁岁的巫女可还好?”

    “应该还好吧!”阿最道,“昨夜她还赶着一堆的死尸,不知道要去吃谁呢!”

    稚子竟道:“死尸?”

    阿最应道:“是啊,很多呢!呜呜泱泱密密麻麻,跟蚂蚁群似的。”

    稚子又道:“师父你听他满嘴胡说八道什么呢?我说他是个骗子吧!”

    阿最道:“你不相信我说的?”

    稚子道:“师父说过,这个世上没有鬼神,所谓鬼神,不过是人的恐惧和欲求,你却说看见了死尸,还被人驱赶着,这不是谎话是什么?”

    “你师父既然这样说,一定是没有告诉过你,他并非人类吧?”阿最将目光从稚子身上挪到了“师父”身上,“我说的没错吧,先生?”

    稚子一愣:“你胡说什么?”

    阿最叹道:“你尚年轻,不知道天地之大什么都有,你说你师父是人,可既然是人,怎么可能不会老?”

    稚子又怒又骄傲道:“我师父是修习仙术之人,当然不会老!”

    “也许是用了什么吸收人的精气以保自己长生不老的邪术呢?”阿最弯了弯身,“说不定他还吃过人,也说不定你也是你师父养的食物呢!”

    “你你你……”稚子气得嘴唇发抖,拿水杯就要去泼阿最。

    “师父”及时地制止住了他,轻声道:“银鸥,你先出去吧,我要和贵客好好谈谈。”

    “可是师父……”银鸥本想将阿最驱逐出去,但看“师父”态度坚决,只好闷闷不乐地走了出去。

    直到银鸥的身影消失在庭院之中,“师父”才认真下来,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到底为什么来这里?”

    “山下的那个女巫说,有个男鬼曾经闯入到她的梦中,说你害死了他,非但如此,你还想用这里的阴气来掩盖你的不腐之身。”

    “师父”嗤笑一声,道:“我本就是不死之人,天生如此,你宁可相信一个小丫头说的谎话,也不相信自己亲眼所见,难道你不知道,导致这红河谷草木皆兵的,正是那个女孩?”

    阿最听着。

    “师父”道:“她本是大巫女景熙的族裔,继承了她们景氏一族的巫术,可随着信仰巫术的人越来越少,所以景氏一族的巫力也越来越衰微,为了让巫术发扬光大,她来到我这里请求指点,我虽是救死扶伤之人,但是多年来不再踏出这片山谷,也不想管尘世之间的事,所以拒绝了她,她愤恨而去,从此以后没了消息,前几日我看山谷里阴气沉沉,知道她又回来了,昨夜山林中哀风怒吼,想来也是她在作祟,所以点了一夜的灯,为迷之指路。”

    阿最浅浅一笑:“那祖延师呢?”

    “祖延师?”“师父”咀嚼着这个名字,终于从漫长的回忆里寻到了一点蛛丝马迹,道,“你是说小延啊?他在二十二岁的时候因我而死,至今已经十五年了。”

    “因你而死是什么意思?”

    “师父”歪头看了他一眼,目带哀伤,道:“他知道我思念亡妻,想为我做渡魂人,只求我能见亡妻一面,我答应了,可他却再也没有醒来。”

    “那你见到你的妻子了吗?”

    “见到了,”“师父”说,“她夜夜出现在我的梦里。”

    阿最哑了一阵:“你的妻子叫什么名字?”

    “师父”凄然一笑:“她叫景熙。”

    大悲之年,景熙被族人烧死,尸骨无存。那一夜,大雨瓢泼,一个男人在祭坛旁,喘着粗气,双手扒着土,扒得双手血肉模糊,嘶吼地近乎发狂。

    黎明雨停后,那个男人消失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在红河谷。

    有人说,那个男人就是妖狐所变,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不是。他不过是一个被人类抛弃的人,同那个巫女一样,不幸又可怜罢了。

    发现自己与众不同,是在八岁那年,跟他同年出生的小孩都已经背着书包上学了,而他还光着屁股,费劲地学着自己提裤子。

    他生长地十分缓慢,智力发育也很缓慢,他的父母好像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总是把他藏在家中,他没有朋友,于是爬上阁楼,透过阁楼的窗户看着街上的小朋友成群结伴,那时候,他并不懂什么叫朋友,也不知道什么是羡慕,他总觉得自己早晚有一天也会和他们一样欢快地奔跑在街头巷尾。

    他就那样在阁楼里度过了十几个年头,看着村子里的小朋友长大成人,看着他们的父母日益衰老,而他才长高一丁点。

    出生后的第十七个年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把他装在一个竹筐中,带着他离开了村子,安置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在那里,他才第一次接触到除了父母以外的人,他背上母亲给他准备的新书包高高兴兴地进到学堂,上课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然后回家,高兴地把新学到的知识讲给母亲听,他珍惜着着十几年来日思夜想得到的一切,可每当这时候,母亲的脸上总是露出忧郁的神色,仿佛在说“这一切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他当然不懂母亲脸上的忧郁,还以为自己书读得不好,所以更加努力的读书。

    在学堂的第三个年头,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比他高一头了,可他还是坐在第一排,像一棵趴菜一样一动不动。

    那一年,他们学堂的那个老先生因为年迈退休,学堂给换了新的先生,新先生点到他名字的时候特意看了他一眼,问:“你叫游舒烨?”

    他用响亮的声音回答:“是的,先生。”

    先生摇了摇头,道:“游舒烨,当我念你的名字的时候,你应该起身答‘到’。”

    他仰着头,认真地说:“先生,我已经起身了。”

    他的话立刻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瞧,矬子!”同学们如是说道。

    他巡着笑声看向同伴,他们笑得是那样放肆和欢快,他忽然感到无比悲伤和无措,人生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歧视,他哭着回家,告诉母亲自己在学堂的不幸遭遇,他母亲只是叹息着摇摇头,没做任何解释。

    他们以为他是侏儒,给他无尽嘲讽的同时,也给了他些许同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明白自己长不大并非是因为他是个侏儒,而是因为他们一族流淌着的神奇血脉使他们可以拥有漫长的生命,就像他的母亲会一直保持着年轻而又美丽的面容一样,可是知道这一切并没有让他感到开心,当周围的人都在长大、结婚、生子、老去、死亡的时候,他和母亲依旧过着每天都一样的无聊生活,好像时间在他们身上无法留下半点踪迹。

    随着居住时间变长,有些小孩开始朝他家院子里扔石头,边扔边骂:“老不死的妖怪!”

    有一次,他在睡梦中被扔进屋的石头砸中脑袋,鲜血淌了一枕头,母亲抱着他去找大夫,可无论他们怎么敲门,大夫就是不开门,母亲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血几乎流干,焦急地嚎啕大哭,却无能为力。

    他们是拥有漫长的生命,但却没有不让自己不受伤的办法,也没有左右别人想法的办法。

    小城市的民风如此,凡事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不知不觉就走了样,曾经的同伴们与他们日渐疏远,甚至觉得他们是妖孽,是不祥,是祸患,大夫不肯救治他,也在情理之中。

    他们不得不再次搬走。

    从此以后,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要搬一次家。在搬了不知道多少次以后,他终于长成一个健壮的小伙子,而他的母亲受够了漫长的岁月,在家中服了一颗药,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一点依靠,从此开始了孤独地流浪,那一年,他刚过一百岁生日,余生还很长很长。

    漫长的生命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生机,只有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寂寞,他依旧不停地流浪,直到有一天,他来到红河谷,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爱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