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俱是不归人 > 第五回:小师爷急行军 巴国公骤入狱

第五回:小师爷急行军 巴国公骤入狱

    引言:历史都是成功者书写的,毕竟自然法则已经约定,失败者连基因无法遗传下去,更不要说事迹了

    判词:

    薄来厚往谁作古?拍案故垒西边

    纷纭中外尽流传

    愁逾多少事,幻灭旦夕间

    遥想当年怀楚梦,不堪今日尘寰

    道闻似然似非然

    真情苟且在,国是莫狂言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中秋佳节,要是换做往年,县衙定是要组织里坊张灯结彩好好装点一下市容市貌的,可今年先皇刚刚故去,自然是一切从简,不敢张罗

    时下正值秋收,府上好几个衙役都告了农忙假,独留龚成值班,日子难免过分清雅了些,县令刘金见近来也不会有什么差事,干脆做了个顺水人情,找了个省亲尽孝的由头,把龚成也给放回去了

    说来也巧,一来是农忙时节没有挑夫,二来好些地方的青壮男子都被征去服了人丁役,人手不足物流艰难,老爷子龚驰最近也没什么生意在家赋闲,一家人关着门一盘算,干脆决定回祖籍涪陵一趟,打发打发时间的同时还能去故里寻根

    虽然官家禁一切娱乐活动,但屁民躲家里鼓捣鼓捣也没人计较,月圆之夜,龚驰直接把饭桌搬到了院内,除了没有张灯结彩气氛显得有些冷清以外,满堂老小对酒当歌推杯换盏,也还是热闹

    从席上回房之后,妻子仍旧意犹未尽,深夜里非闹着要收拾第二天出行的衣物,一面碎碎念还一面翻一件试一件,搞得本就三杯酒上头的龚成更是急火攻心,趁着月色便把她给办了

    叮叮当当忙活完已是半夜,小两口刚睡下,却不料门外很不合时宜地传来了打门声,家丁骂骂咧咧开门一看,好家伙七八十个大汉打着火把要找师爷,把巷子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毕竟刚参加工作还是得树立爱岗敬业的人设,再加上这个阵仗怕是来者不善,龚成不得已只能穿了衣服出去应付,一番询问才知道,刺史传来特急密函,要求县里连夜抽调城防军,去往巴国找相国陶冬城报到,刘县令已经和都尉商量好了人手,这会儿请师爷随行督军来了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龚成简直想骂娘,但接过公文一看却硬生生把脏话吞了进去:京师接到密报,巴国国公刘东厚意图谋反,擢雍州、益州、荆州三面合围,要不惜一切代价在九月前将其押解入京

    龚成草草回房收了几身衣服一些细软,和妻子告了个别就这么随着大部队出发了,上马车的时候,由于还在贤者模式一脚不稳险些摔了个狗吃屎,好在马夫一把将其腰给搂住,引得人群一阵骚动,此处也不再赘述

    起初龚成还在感动,想着县令体恤自己一届书生难堪路途劳顿,专门备了马车,可过了半日他才明白,此次乃是急行军,让他坐车纯粹是怕他拖了后腿,一路上马儿简直是四蹄不点地,差点把他给颠成了脑震荡

    八月十七,一行人已到了巴国城门外,按理这个脚程简直可以算飞速,可谁料到竟是雍州军先到一步,眼下国公府已经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看这架势已经没龚成他们什么事了

    午时左右,陶冬城当众宣完诏书之后,临时联军向国公府发起了总攻,当然,龚成此时已经大功告成,正在相国的大帐内休憩

    歇息不到未时,帐外便传来了鸣金之声,没多久陶冬城也重新回到了帐中,听他的意思,巴国公似乎知道大势已去没有过多抵抗,联军一行势如破竹,只片刻就将国公府上上下下全部控制,此时逆贼刘东厚已被收监,明日他就会亲自押着上路

    相国出去没多久,又一个陌生面孔闯了进来,来人自称是相国府上功曹,对着一圈子人唱了个大喏,并一一记录下了大家的名字,说是此次合围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大功告成,他下来会写专题报告向京师秉明大家的功绩,大家可以各自回去复命了

    没有了赶工期的压力,返程的路走得格外自在,一路上有山有水有酒有肉好不快活,闲暇处几个好事者还不免凑在一起,聊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

    “诶,你说这巴国公也太怂了吧,既然谋反的心思都敢定,怎么抵抗的勇气就没有了?老子本还想着杀几个人立个功,跑了个寂寞!”

    “放屁吧你就,也不动动动脑子,没见着巴国公被捕的时候多少百姓站出来替他伸冤啊?依我看,这无非是当今圣上忌惮巴国公声名在外,会威胁到自己的九五之位,编了个理由先下手为强罢了”

    “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