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俱是不归人 > 第十三回:京师虎落平阳,厅堂鸡犬相闻

第十三回:京师虎落平阳,厅堂鸡犬相闻

    引言:为官从政只有两份工作,一份叫做为天下计,一份叫做玩命内卷

    判词:

    春过又江南,夏雨阑珊,残虹晓月向朱垣

    朝来再是登车处,片语支言

    把盏共贪欢,小字红笺,时过谁恨事随迁

    一梦千里还重聚,几度翩跹

    “父亲您这消息听谁说的?”

    “我在京城的几个朋友都这么说,往年到了这个时节,大将军府可是要采办上百万两白银的年货,可今年我那几个朋友走坏了靴子人家也不开口,说是大将军不同意

    人家倒是一句话了事,可自己囤下的那么多货不能烂手里啊,所以他们就到处托人打听,到底是谁背后抢了生意,这才知道的这事”

    龚成突然发现,往日里自己不怎么看得上的商绅竟然有这么厉害的手段,反倒是自己这个官场中人消息闭塞圈子狭窄,除了刘金刘纨竟想不出别人可以询问求证

    想到这里,龚成不免有一点生闷气,草草刨了几口米饭便回去歇着了

    没过几日,上头果然来了公文,先是对大将军的职业生涯大肆夸赞了一番,肯定了他的丰功伟绩和赤子忠心;然后又笔锋一转,说近年来由于梁大人身体抱恙,天子虽然多次带着御医亲自探视仍旧没有多大好转,虽说时下刚刚亲政百废待兴,但天子实在不忍心看着大将军再为国事伤了身体,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才勉强同意其告老还乡颐养天年,末了还不忘敦促百官要以大将军为榜样,为江山社稷不辞劳苦勠力同心

    可是,新任大将军谁来接呢,好像通篇没一个字交代?......

    当然,这个问题可不是如龚成这样的小官该去操心的,他现在更应该关心的是自己的年终述职,因为上头还有一份来文,今年司徒大人特意指派了十一个监察使,要赶赴各州亲自参加郡县一级的述职大会,而荆州的监察使,竟是当今天子的老师,太傅冯春

    于是他赶紧叫来孟思雨,准备检查他写的报告,孟思雨内心虽然忐忑万分,此时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只能硬着头皮上

    说实在的,孟思雨写的报告鼻子是鼻子眼是眼,该有的东西全都有,要硬说有什么毛病,无非也就是细节不够详实总结不够到位,可龚成通篇读下来就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哦对了,少了对自己兢兢业业工作态度的鼓吹

    可是这东西要怎么给孟思雨说呢,讲得太直白人家肯定要嫌弃我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思忖了很久,他想到了刘金当时的评价:差点火候,高度不够

    就这八个字,孟思雨又是一阵废寝忘食,七改八改过后,终于赶在腊月二十五之前定了终稿,看见龚成终于带着文件上了路,孟思雨顿时觉得身上卸下了千斤的担子,当下便决定晚上要去趟飞仙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话说另一头,由于此次汇报的对象乃是从二品的高官,大家都十分上心,提前一个时辰便来到了议事厅,为接下来的汇报准备腹稿

    按照议程,第一天参加汇报的是各级郡守,所以县令们其实并没有什么事,只是坐在后排凑个人数

    荆州一共十三个郡,上午六个下午七个,轮到刘金的时候已经到了申时,别看外边寒风凛凛,屋子里几个大火炉却烤得人暖意洋洋,再加上神经高度紧张,这会儿好多人都有一些疲怠,哪怕是坐在上席的太傅,眼下也有一点心不在焉

    龚成听了一阵,看来刘金的新秘书水平有些一般,加上刘金本来就不是勤政的人,连自己听着都觉得无趣,不免开始东张西望起来

    你看,旁边这位县令显然喜欢玩心跳,都这时候了还在奋笔疾书赶作业;角落的那位县令就胸有成竹多了,趴在桌上已经开始在流哈喇子;而后边这位...好像有点眼熟?

    对了!他不是那个求学时候认识的王达么?他俩当时在学堂可是出了名的让人头大,人送“王龚贵族”的称号,怎么他也做上县令了这是?

    看来下来可以约上一顿了,龚成这么想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