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俱是不归人 > 第七十九回:京中雪满高台,赵乐诗忆年华

第七十九回:京中雪满高台,赵乐诗忆年华

    引言:日差一寸,积年累月,谬千万里

    判词:

    日过竿头暗昏鸦,风入隙,卷窗纱

    雪迹天痕,相看更无他

    为怕冬来寒入骨,才出户,已归家

    庐堂拥簇话桑麻,邀共语,有粗茶

    山头应是,皑皑漫层崖

    踏破独缺红梅景,空负了、笔生花

    新皇登基,照例大赦天下

    百姓们终于可以无拘无束地穿上华丽的衣服游街访市,宫中也重回了往年张灯结彩的气氛,虽说这些天下来把赵乐和手下的几个小黄门累得够呛,但他们却是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这一日,刘楚照例卯时更衣上朝,听大臣们启奏朝事,去太傅那里学习治国理政纲要,完了还要去太后那里请早安,忙完已是日上三竿,却还没能落着一口早饭

    回未央宫的路上,刘楚看到了正在忙碌的赵乐等人,一时间想起了自己在柴炭司没日没夜做活的日子,心中不免触动,于是三两步上前叫住了他们

    一群人见天子亲自过来赶忙跪坐一团,生怕哪里装点得不如人意又要挨收拾,但刘楚是个随和的人,他只是淡淡地招呼众人不用拘礼,心思全然不在灯笼上头

    “你们几个这么早就来忙活,不冷么?”

    “禀陛下,这些都是我等本分,只要陛下喜欢,我们便不觉得冷”

    “呵,你们就不是肉体凡胎了,别拿这些糊弄我,嗯......这样,眼下举国同庆,你们作为朕的身边人也理应有这个权利,把这里的事儿忙完,你们便休息去吧,这两日不用当值了”

    “谢陛下!”入宫这么多年,人们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好事,心中都无比感激,膝盖也跪地更端正了

    三下五除二张罗完,赵乐招呼大家开了一个简单的班后会,大家便真的迈着轻盈的步伐各自回了住处,赵乐自己也难得一身轻松,抱着手哼着小调往西巷赶去

    这几日宫中的妃嫔多有人归乡省亲,值班的侍从少了不少,故而此时的西巷格外热闹,有人站在树下逗起了寄养的鹦鹉,有人邀来三五同伴在那玩骰子下注,墙角甚至还有一对年轻人偷偷取来糕点在那里对食

    见赵乐来了,人们都有些局促和难为情,但赵乐并无意打扰这难得的闲散,摆了摆手表示并不在乎,便自顾自回到了自己的屋中

    最宝贵的时间自然是要去拜会最敬爱的周公,赵乐毫不含糊地脱了靴子倒头就睡,全然没有注意到窗外已经悄然飘起了皑皑白雪

    醒来已过午后,原本灰暗的院子竟趁自己不留神偷偷换上了银装,没见过世面的几个小厮早就按捺不住下场打起了雪仗,玩骰子的几个也丢下了手中的宝贝,在园中肆意地嬉戏打闹

    这已经不是今冬的第一场雪,所以赵乐自然不会似外边的愣头青一般失了身份,他从柜子里找来一个锦盒取出一勺珍藏的雀舌,对着喧嚣开始静静地品起茶来

    这是自己进京的几个年头来着?明明时间过得不长,但赵乐心中却有了一种莫名的恍惚感,这一两年好似日日都做着差不多的活计,却又仿佛耗尽了自己半生的精力

    遥记得自己上一次入京的时候,天上也是飘着一般的大雪,赵乐不免盘算着,若是自己当初没有揭发刘楷这一档子破事,眼下又是如何呢?

    他或许会过得很好,也或许已经失意还乡,但应该绝不可能入宫做了不完人,但是纠结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论愿意不愿意,眼下便就是这个样子

    沉吟一二,赵乐从窗外唤来了一个叫做郑汴的小厮,叫他从内务府取来笔墨纸砚,就着上好的雀舌茶水晕开点点墨色,趁兴写下了一首绝句:

    柳棉吹遍窗前径,大梦疑是夜月明

    北风不解东风意,白首谁见鬓色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