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俱是不归人 > 第八十七回:韩凉皓首经史,李章再版帛书

第八十七回:韩凉皓首经史,李章再版帛书

    引言:坚硬的角质、华丽的外表、婉转的歌喉,人们总是自以为是地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但在生灵自己看来,不过都是求生的手段而已

    判词:

    章台夜路报寒更,抚卷长思意沉沉

    礼义诗书皆大体,文韬武略总一身

    可怜朱门轻节笏,谁知玉殿慕征程

    长安已是糟糠尽,付与边关养庶人

    办成了寻找刘楚的事情后,李章成功为自己谋了一个新营生——以私人护卫的身份担任钦天监的门客

    两人一个是先帝最为亲近的肱股之臣,一个是先帝从行伍中一手提拔起来的虎狼之将,因此没有过多的磨合便拥有了不俗的默契,平日里龙螭若是不出门,李章在钦天监便享有绝对的自由

    但这样的悠闲可不大适合李章,眼看龙螭已开始闭关修炼,不出一月是断见不到人了,这可让李章闲得**疼

    这一天早上,他照例卯时起床穿戴洗漱,在观星台下的小山坡上打了一套十段锦,望着天上河汉的熹微与山下里坊中初起的灯火连成一片闪烁的星河,李章越想越着急,不行,再这样下去要废了,必须给自己找些事情做才行

    大步下山吃完早饭,李章逢人便问有无活计,但大家要么忌惮他与首座的关系不敢支使,要么自己也闲云野鹤无所事事,实在没人能够帮这位使不完力气的家伙泻泻劲头

    眼看历法科门可罗雀,听风门窗扉紧闭,回天堂更是远远地拉起警戒不让旁人靠近,李章只得闷闷地走向书记室再最后碰碰运气

    作为钦天监的文职单位,书记室倒确实没有让李章失望,里头早已有十余人在那里奋笔疾书,看样子正在赶夏值令的农课计划

    见李章推门而入,众人并无多少诧异,只瞄了一眼便重新伏回了案头,李章三两步转入后堂,来到书记郎案前便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的诉求“敢问书记郎,不知你们最近在忙什么,有没有在下能够帮得上的?”

    那人抬手刚想婉拒,却不料自己撞见了熟人“李将...李先生?”

    “书记郎认识在下?”

    “李先生忘了我不成,我站起来你好好看看?”

    “好生面熟!但是...”

    “汉中韩凉啊,当初我虽先帝入京,还是你途中照应我的呢!”

    “哦!哎呀,失敬失敬,没想到还能在这里遇到故知——不对,我记得先帝不是把你派去军机营的吗?怎么现在却在这钦天监?”

    “嗨,此事说来话长,我虽然生得孱弱了些,但自幼饱读经史,尤其对《孙子兵法》颇有见地,当年先帝让我随行入京,也是看上了我懂些学问

    去了军机营,我便一心想着报答知遇之恩,还整理了很多治军方略,可是先帝并不太重视,去多了反而心生厌恶,就把我扔到了边报处

    再后来,首座奉命修《道德经》内参,因人手不足前去找先帝讨要,先帝就直接把我派过来了...”

    李章从军多年,自然知道韩凉是因为什么触了先帝的霉头,但他现在的身份显然不适合再点破什么,只得强行岔开话题“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你现在也挺好的,那个...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哦哦,这个啊...嗯...我最近正在准备重印《道德经》供府内新人查阅,李先生若是不嫌弃,可以到后座帮我整理一下字版”

    “好说!好说!”李章登时就来了精神,几个箭步便窜到了后座,只见案上摆满了各种书卷,有《周易》,有《邹子》,有《六韬》,有《五蠹》,甚至还有《孟子》,几块字版被挤在角落,看来已经很久没动过了

    “先生...平日里要看这么多典籍吗?”

    “呵,那些都是无聊时候打发时光用的,我一个小小书记郎,哪用得上这些,原版的帛书就在左边《三略》下面压着,李先生找找便是,不必拘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