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俱是不归人 > 第九十八回:堂中卜五铢钱,殿前表归乡意

第九十八回:堂中卜五铢钱,殿前表归乡意

    引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能没马蹄

    判词:

    曾经秣马任天涯,铁骑待秋察

    将军振臂没黄沙,点点雪中葩

    龙易位,伍归家,老树伴昏鸦

    日夜梦里见芳华,登坛剑入匣

    又一年大雪将至,京中的游子都陆续收到了来自远方的挂念,正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每逢季节更替的时候,最见亲情

    韩凉虽然早已成家立业,但俗话说只要父母在世多大年纪都仍是孩子,故而也收到了驿馆的通知,李章一听就来了劲,二话不说打马出门便给取了回来

    拆开封装的麻袋,一份用蜀锦仔细包裹的乡情被顺势抖了出来,从冠帽、罩衫、腰带、鞋袜到被褥、面巾、杂什,通通被收整地井井有条,即便是一路鞍马劳顿也没有散作一团

    书记室其他人见韩凉的包裹品类如此齐全,纷纷想凑上前来打趣,但韩凉此时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正摸出五铢钱演算着什么

    不过他显然高估了自己的业务能力,虽说大家都是钦天监中人,但也是术业有专攻,有人擅长符篆,有人擅长占卜,有人擅长观星,有人擅长丹术——而韩凉作为半路出家的书记郎,只会写报告和引经据典,推演其实只学得些皮毛

    一旁的郭坤见韩凉眉头紧锁,自然猜到了他的心思,因此也凑上去一起解起卦来,不多时,郭坤咂了咂嘴,问道:“书记郎家中是不是有什么产业?”

    韩凉被这没头没脑的问题问得有些找不着北:“家母族中确有薄矿数井,可是郭先生何故问这个?”

    “此乃剥卦上九爻,此爻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恐非吉象,更何况周易有言‘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所以我才有此问...”

    韩凉显然被说得有些着急,赶忙一起分析道:“不怕郭先生笑话,我族本是贫苦之辈,只因家父早年在行伍之中救了我舅父,而舅父天生是个快意恩仇的人,为报恩情才家母嫁了过来

    后来两人纷纷因为战事不力被贬还乡,为谋生计,两人便合计拿了几处矿脉,舅父出资,家父出力,现如今打理地还算可以

    但有一件事我其实也一直很担心,家父还好,舅父从军多年,天生是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暴脾气,为此在生意场上没少跟人起矛盾,要不是家母时常在身边劝阻,恐怕不知生出多少祸端...”

    说到这里,韩凉突然想起了什么,撇下郭坤便向正殿奔去,母亲前几个月才来了书信,说要去兖州探望远嫁的妹妹,如今没有了她在舅舅和父亲身边,那岂不是!...

    龙螭依旧是一个人静静地守着正殿,就好似自己天生就是丹鼎旁边的一尊泥塑,见韩凉进来了,也只是微微地抬了抬眼皮子,问道“有事?”

    “禀首座,我今日卜了一卦,卦象甚是凶险,恐怕家中横生变故,所以...所以我想回去看看!”

    “准备回去多久呢?”龙螭整了整衣冠,慢慢站起来走向了韩凉,不急不慢地说道

    “汉中到京中距离颇远,加上如今又已经入冬,不利于车马前行,恐怕...不知是否允许来年春天再返回”

    “嗯...书记郎在这个时候走了,纪事和年表怎么办?”

    “我会交与世军先生”

    “哦,这样的话,书记郎也知道,钦天监如今不比以往,需要精简人手,若是世军履职得力,待你回来,我怎么安顿呢?”

    韩凉自然明白龙螭的意思,但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很久,反正目前所做的也不是自己中意的事业,又何必苦苦留恋呢,反倒不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首座说的,我都已经想妥当了,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

    “如此的话,那你先安心去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